全省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工作效应显现
为落实省政府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的有关要求,月,省厅部署开展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工作,陆续批复了常州经开区、无锡新吴区、丰县等个地区(园区)试点方案,通过试点先行
试点一年来,各试点地区(园区)查清园区用地底数、明确目标任务、健全工作机制,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实施改造提升,盘活低效用地,促进挖潜提效;推动撤并整合,腾挪散乱园区,促进集聚发展;开展生态整治,优化空间格局,促进“三生”协调;探索功能转换,推进“产城人”融合,提升发展能级。通过试点,共盘活低效用地4.34万亩,试点项目容积率、产出效益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节约集约用地典型案例,试点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常州经开区芳茂山片区一期整治后效果图
常州经开区分类确定整治方向,实施“危污乱散低”出清提升行动,编制国土空间生态整治总体实施方案并通过省厅论证,探索片区综合整治路径,统筹实施农村集聚点建设、人居环境改善、土地碎片化治理、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更新改造,综合效益大幅提升,5个试点工业园区已盘活低效用地2235亩,完成土地整理1433亩,实施生态整治473亩,新增耕地864亩。淮安经开区推进工业用地连片整治,形成5宗50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存量工业用地。
无锡市新吴区东裕产业园“低效盘活+立体开发+混合利用”
无锡市新吴区确定拆迁腾退、开发建设、企业自改、政府包租四类低效用地再开发模式,盘活更新产业用地7718亩;将工业用地容积率1.6、亩均税收50万元/亩作为准入要求,2023年新上工业项目平均容积率达1.9,较2020年的1.2提升了58%。泰州医药高新区形成了招引复苏、兼并重组、司法拍卖、平台收购等八种盘活提升模式,以及司法清退、化工整治腾退、增减挂钩调整等五种腾退模式。
扬州市美德莱医疗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案例
扬州经开区开展“五提并举”助力园区“二次创业”,划定“退二进三”整治区、改造提升区、生态整治区,通过协商收回、兼并重组、司法处置、增资扩建等方式盘活低效用地4635亩。丰县经开区规划建设6个高标准专业园区,新上工业项目一律进园区,容积率由0.79提升至1.25。
常熟产业园调查范围与存量更新点位范围示意图
常熟市“零地增长”持续发力,推动城镇开发边界外的存量工业用地拆旧复垦,向城镇开发边界内的产业园区集中腾挪,首批确定23个存量产业用地更新片区,可更新总面积1.3万亩,已通过收回重供、市场转让、增资技改等模式盘活6483亩。南通经开区提出“空间再造”理念,腾退沿江化工企业及“散乱污低”企业,释放低效用地空间6480亩,为大型企业集聚发展提供保障。
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工作为全省持续深入推进工业用地提质增效提供了经验、探索了路径。下一步,在总结试点工作成效基础上,契合基层需求,统筹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设施建设等相关工作,明确细化支持政策,分类有序推进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厅开发利用处)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