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人”融合!苏州厚植创新聚变“土壤”催长产业“参天大树”
涌现出一批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
当下,抗体药、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相关的进展可谓日新月异。细胞培养是其中zui基础的操作,血清和无血清培养基则是细胞培养必不可少的关键原料,可以称之为细胞培养技术的“芯片”。而无血清培养基80%依赖进口,这对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长远发展不利。
就在去年9月,依科赛生物科技(太仓)有限公司推出T细胞袋装无血清培养基,这是国产diyi款T细胞袋装无血清培养基,有助于细胞基因治疗药物实现标准化、自动化、封闭式的规模化和商业化生产。
2022年,全市新增9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12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占全省18.8%、28.8%。1017家企业入围2022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示名单,7家企业产品获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
去年,苏州提出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先进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和25个重点细分领域,全面推进苏州市产业创新集群建设。
张家港市聚力构建以新能源、特色半导体、智能高端装备三大产业为引领的高水平产业创新集群;
常熟市重点推进“苏州·中国声谷”建设,引领声学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太仓市加快推动航空航天、新材料、创新药物及器械等产业发展;
昆山市抢抓数字经济脉搏,打响了“打造元宇宙产业看昆山,发展元宇宙产业来昆山”的城市品牌。
吴江区聚焦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累计培育世界500强2家、上市企业8家;
吴中区着力打造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及大健康、检验检测认证三大产业创新集群;
相城区重点推动数字金融、先进材料、智能车联网三大创新集群发展;
姑苏区重点推动数字创意和高技术服务两大重点产业创新集群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持续加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产业创新集群优势凸显,全国领先;
苏州高新区目标打造全国一流光子产业创新集群。
巩固苏州细分领域中产业创新集群的
“产业在沿江转型、创新在城区集聚”的
人是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活力之源
人的发展也离不开产业和城市的承载
“面向所有人、为了所有人”的人民城市
去爱护每一个家在苏州、来到苏州的人
作为zui早一批留美回国创业的科学家,在综合考察了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地后,童友之于2009年选择扎根在苏州工业园区,在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创办了开拓药业,致力于小分子抗癌药的研发,开始了在中国新药研发领域的不断开拓。
“从零起步”的创业之路注定布满荆棘,谈起创业初期的那一段时光,童友之回忆道,“像我这样的海归创业者,没什么可抵押的,然而工业园区还是帮助开拓药业申请到了贷款,公司好几次资金难关都是靠着这些贷款挺过来的。”
2020年5月22日,开拓药业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遇到对的地方往往是创业者的幸运。”多年后的今天,童友之仍为当初的选择而感到庆幸,“海归创业者回国,zui担心的启动资金、融资问题、住房问题苏州都给解决,让我们能静下心来做科研。”
苏州极为重视古城保护、太湖生态等
原标题:《“产城人”融合!苏州厚植创新聚变“土壤”,催长产业“参天大树”》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