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12个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案例入选全国典型!
昨天(1月12日)上午,由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联盟、江苏省苏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典型案例推介活动开启直播云发布,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个典型案例入选,其中苏州有12个。
发布会上,由苏州常熟市农业农村局推荐的《鸭血糯“1+N”产业融合模式》案例,入选“文化强链”类典型案例。这是继前不久常熟鸭血糯入选2022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和高标准通过德国食品安全权威检测机构GBA实验室检验后,再一次收获殊荣。常熟鸭血糯由常福街道中泾农地股份合作社、苏州稻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合生产。
“常熟鸭血糯脱颖而出主要取决于,一是,它的种子比较好,将本地的农家品种鸭血糯改良以后,比较适合在我们这边栽培;第二,就是土壤的质地,我们筛选了本地区特有富含铁质的鳝血黄泥土;第三,采用绿色有机的标准化栽种模式,新技术、新手段广泛运用到水稻生产全程。”常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公室产业发展部部长唐政辉介绍。
除此之外,由苏州太仓市浏河镇新塘村村民委员会推荐的《文化新塘特色产业》、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村委会推荐的《探索江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张家港市南丰镇海坝村村委会推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芦花鞋编制技艺》等11个案例,也分别入选全国“特色村镇”、“乡风文明”和“文艺榜样”等类别典型案例。
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近年来,苏州加快繁荣农村文化,体育文化蓬勃发展,首创美丽乡村健康行活动,连续六年成功举办七站活动,全国美丽乡村健康跑连续两年落户苏州,成功举办两届“乡村振兴杯”苏州市农民体育文化节系列活动,苏州市农业农村局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苏州农业遗产文化方兴未艾,拥有2项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5项省级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数量全省diyi。乡村文化加快推进,评定30个市级乡村文化基地,入围第二届全国乡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典型案例12个,数量全省diyi。
市农业农村局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张强表示,“下一步,苏州将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探索高水平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立足苏州特色优势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创新思路,接续发力,着力构建水平更高、内涵更全、特色更鲜明、示范引领性更强的新时代鱼米之乡的苏州样板。”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