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前列”!常熟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解读
7月25日,周勤第代表******常熟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向中国常熟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作题为《高起点启新程高质量开新局 为建设美丽幸福新常熟而奋斗》的报告。报告起点高、定位准,勾画了今后一个时期常熟发展的美好蓝图,明确了常熟今后五年奋斗目标五个“前列”。
主要经济指标排名在全国百强县实现赶超进位。产业链比较优势更加凸显,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攀升至同行业前列。
到2022年,完成工业投资三年1000亿元目标任务,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250亿元。力争到 2025年,工业总产值超6000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超50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比稳定在50%左右。 力争到2025年,引进2个以上百亿级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超80%。确保未来五年项目综合开工率保持100%以上、未来三年达产项目超200个,工业投资总量保持苏州领先。
到2025年,确保每个产业高地至少引进形成5家“链主式”企业、启动建设1个共享技术平台、产业规模增长40%以上。
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46%,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4%。引进建设声学、氢燃料电池等产业领域的重大创新平台5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0%。全市领军人才总量翻番,5家人才企业科创板上市,培育10家(准)独角兽企业与细分行业单打冠军。
城市标识度和影响力在全省乃至全国打响品牌,城市能级和竞争力保持长三角同类城市前列。
2022年,招商力宝、苏州奥林匹克青少年文化中心投用;2023年,日航国际、波司登凯悦、龙腾希尔顿、工人文化宫、海吉亚医院投用;2024年,UWC+创新岛、哈佛BI医疗投用。
建成适老温情、青年发展、儿童友好的协调型城市。宜居宜业的城市魅力更加鲜明,小城大爱的城市品格更加彰显,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稳居全国前列。
全力办好民生实事项目,确保民生支出占比不低于80%。未来五年,新建、改扩建39所学校,新增学位超3.8万个。确保70%以上的学生能入读普通高中,培养超2万名技术技能型人才。到2025年市域内就诊率稳定在90%以上。实现年新增就业2.1万人。到2022年基本实现美丽宜居乡村全覆盖。到2025年全市村均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1220万元。文明城市测评结果排在全国前列,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 05治理体系更加有效
城市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水平显著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走在前列。
构建全域覆盖的公共安全体系 构建绿色低碳的生态治理体系 构建广泛参与的群众自治体系
建成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一批“近零碳”试点企业。到2025年,完成400条生态美丽河湖建设、国省考断面优Ⅲ比例力争达100%。PM2.5年均浓度降至30微克/立方米以下、空气质量优良率超85%。实现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实现网格党建覆盖率100%,村(社区)援法议事制度覆盖率100%。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