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常熟市梅李镇天字村党:村里的事都按规矩办

admin1年前 (2023-10-31)常熟产业信息114

  原标题:常熟市梅李镇天字村党:村里的事都按规矩办

  天字村是常熟市梅李镇的一个合并村,共有58个村民小组、6304人,村党委下属19个党支部,有党员264名。今年以来,村党委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为主题,将“法治精神”贯穿于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使法治型党组织建设的实践鲜活而有力。

  陆建东的案头,放着厚厚一摞材料,封皮上的关键词是“法治型党组织建设”。他说,这是自己zui看重的一本台账。

  1972年出生的陆建东,有着22年党龄。2014年,在常熟市梅李镇寨角村党委书记岗位上干了3年的他,被调到7公里外的天字村任党委“一把手”。作为天字村6300多名村民的带头人,陆建东深切感到建章立制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重要性。

  今年以来,天字村党委以法治精神强化政治引领,加强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成效实实在在,村民心悦诚服。陆建东坦言:“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一切按程序办事,我的工作比以前轻松多了。”

  法律顾问昔日“熟人”成了“稀客”

  12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常熟城区的江苏世纪天合律师事务所时,邱国恩正在办公室翻阅案卷。

  从2005年起,邱国恩被聘为天字村法律顾问。“我在梅李镇上有接待站,以前一个月至少要去两次,村干部或者村民也经常打电话向我咨询法律问题。”当时,村民间的摩擦、村里与村民间的矛盾,尤其是很多租赁纠纷不知道怎么处理,有的村里解决不了,还会闹到镇里的司法所。

  邱国恩拿出一沓律师函底稿,笑着说:“这都是前些年我给天字村相关企业开的律师函,那时候发函数量蛮多的。有一段时间,村里让我多印一些放在他们那,代我发,省得我来回跑。”

  但现在,昔日村里的“熟人”正在变成“稀客”。“以前我一年至少要开具三四十份律师函,现在一年只有三四份。我这个法律顾问省力多了,村民间的纠纷大大减少,即使有也用不着我来调解。”邱国恩说,而村“两委”干部学法懂法后,在处理村里大事小情时都能做到有礼有节,村民也心服口服。

  “通过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无论是村‘两委’,还是村民,法律意识明显提高了,”陆建东说,“现在,我们村里的事都按规矩办!”

  “法”字当头“战斗堡垒”才能更坚固

  百姓百姓,百条心。一句俗话,道出的是不同利益主体诉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身处基层一线,陆建东常遇到这样的窘况:明明是办好事,可总有一些居民不买账,工作难免“吃力不讨好”。

  “今年9月,针对村民反映手机信号弱的问题,我们想筹建两个电信基站,可是工作刚准备展开,就遇到了阻力。”陆建东说,一些居民认为建电信基站会带来辐射问题,不同意在村里建基站,还有一些居民对基站选在哪里建意见纷纷。怎么办?村党委按照《村党委议事规则》《居民自治办事规则》,召集村民小组组长、居民代表、党员代表等组成议事会,专题研究讨论。在获得议事会赞同后,村党委、村委会在履行告知程序的同时,召开村民座谈会,请来专业机构解疑释惑。随后在专业机构主持下,将基站选建在与居住区有足够安全距离的地点。几番工作做完,村民们的异议没了,zui后基站顺利建成。

  这件事虽小,却直接反映出农村基层法治型党组织建设是否会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决策是否严格按照法治程序进行。

  “以前,村里的事,每个人都做得了主;现在,每个人都做不了主。因为,村干部只要按法律法规办事,你就说了算。而如果背离了法治精神,哪怕你是村书记,说了也不算。”陆建东颇有感触地说。

  为此,天字村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村级重大事项,按党委会提议、“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的程序科学决策,并及时公开决议情况和实施结果。

  而法律顾问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也得到凸显:对村级各项工作进行法律专业审查,村“两委”班子作出每项决策前、村干部就村民反映问题作出回复前,都要事先征求法律顾问意见,确保凡事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推进基层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必须先从强化村党委班子的法治意识抓起,才能有效推动各项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为此,陆建东给自己和党委一班人设定了一系列的“条条框框”:建立班子集体学法制度,熟悉掌握与村务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党章学习日”活动,推动党员自觉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按区域划分法治责任区,由每位班子成员负责一块区域的法治建设,加强对责任区域内的法治宣传教育…………这些经过细化的规定,都一一纳入到村的“法治型党组织建设台账”中。

  “法”字当头,“战斗堡垒”才能更坚固。“推进基层法治型党组织建设,灵魂是依法,实现路径就是守法用法。天字村践行的这个理念朴素而深刻。”梅李镇党委副书记顾君明认为,此举在形成党组织较强的约束力的同时,大幅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也提升了党员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而在“法治”的约束下,党组织会以一种更健康的姿态,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本篇执笔 商中尧 宋治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常润股份: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增加实施主体、实施地点的公告

常润股份:常熟通润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增加实施主体、实施地点的公告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常润股份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

景美民安产业兴村强和美画卷新

景美民安产业兴村强和美画卷新

  近日,广东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在广州召开。会上宣布了广东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试点名单,共15个,廉江榜上有名。   成为首批15个县(市)之一,廉江凭什么?一方面,廉江底子好,产业实、地域广、环境美,为橙乡的发展提供无限可能;另一方面,廉江认线”具体部署,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抓好“百千万工程”,持续抓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会计学院:深入天字村再识智慧社区新样貌实践动态

会计学院:深入天字村再识智慧社区新样貌实践动态

  原标题:会计学院:深入天字村,再识智慧社区新样貌 实践动态   为了进一步了解我国“互联网+”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运行方式,更好地理解我国为加快政府主导和企业协同功能的社区服务所设立的“一网通办”大前提下智慧社区的功能模式和发展现状,在7月10日至7月14日走近苏州工业园区开展实地调查后,我校会计学院“2019智慧社区调查队”于8月1日至8月5日再次出发前往常熟市梅...

【古里镇】提档升级迎“蝶变”!古里这个产业园满载运行

【古里镇】提档升级迎“蝶变”!古里这个产业园满载运行

  近年来,古里镇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统筹落实常熟市存量更新要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以“亩均、创新、绿色论英雄”为导向,切实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用地更集约、更高效、更可持续地高质量利用。   康博智能制造产业园便是古里镇推进土地集约利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项重点工程,为全镇也是常熟市首批老旧工业点更新改造项目。园区位于古里镇康博大道以西、横塘河以北,紧邻204...

南通市分两批选派48名优秀村(社区)书记赴苏州学习

南通市分两批选派48名优秀村(社区)书记赴苏州学习

  26日,第二批南通市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苏州“跟岗培育”工作圆满结束,25名优秀村(社区)书记返回各自工作岗位,将跟班历练转化为实际行动和具体举措。   为系统实施南通市基层党组织书记“赋能提质”工程,自7月起,市委组织部首次采取“跟岗学习+实践锻炼”的方式,分两批选派48名优秀村(社区)书记赴苏州市善港村、北联村、灵湖村等一批先进村(社区)开展“跟岗培育”...

常熟市芦荡村:将生态与自然深嵌于乡村发展中

常熟市芦荡村:将生态与自然深嵌于乡村发展中

  秋收农忙时节,走进常熟市沙家浜镇芦荡村,百果飘香,鱼肥蟹美,一派充盈模样。鱼塘蟹池旁,穿插着宽整适宜的村中路面,不断焕新着人们对于农村面貌的印象。   田园诗画与现代基建的有机结合,是芦荡村在“强富美高”框架内,因地制宜探索出的独具特色和内涵的现代化形态。如今,这里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宽敞、环境美丽、乡风文明,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芦荡村成...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美丽村庄建设发展情况

苏州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美丽村庄建设发展情况

  截至去年底,苏州市已创建美丽村庄示范点86个、建成三星级康居乡村374个,今年还将创建10个美丽村庄示范点和300个三星级康居乡村。这些美丽村庄不仅为推动苏州市城乡发展一体化迈上新台阶、建设“强富美高”新农村发挥了巨大作用,也已成为苏州的一张新名片,展示着苏州乡村的生态之美和人文魅力。昨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振一率队视察苏州市美丽村庄建设情况。   视察组一行先后...

【百城千村万县调研行】江苏常熟市蒋巷村:绿色发展拓宽小康路

【百城千村万县调研行】江苏常熟市蒋巷村:绿色发展拓宽小康路

  小桥流水,荷叶田田,水天一色间,一只白鹭飞过,消失在金黄稻浪背后。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就在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   有机水稻是蒋巷村这几年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种田“老把式”王正楼给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现在采用有机种植,不用农药、化肥,改用稻田休耕养鹅、猪圈的粪便作为有机肥,减少了种植成本,增加了粮食的附加值。2019年,一年只种一季稻子,年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