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滨江这个地方规划修改了涉及吴市、碧溪、浒浦、东张……
原标题:常熟滨江这个地方规划修改了,涉及吴市、碧溪、浒浦、东张……
《常熟滨江新市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8年修改)批前公示
有序推进常熟滨江新市区中心区的开发建设,积极对接近期开发建设项目,合理指导发展环境变化下的片区建设规划管理,我区特委托常熟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常熟滨江新市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8年修改)。目前,规划已通过专家论证,修改完善后进入报批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将该规划进行批前公示。
修改的范围共涉及四个基本控制单元,即为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A、基本控制单元B、基本控制单元C、基本控制单元D,总用地面积为456.99公顷。
本规划适用于该范围内的土地使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及改、扩建等规划管理工作。
随着《常熟市碧溪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2017年修改)的编制完成,对滨江新市区中心区内部分地块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次修改与《常熟市碧溪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2017年修改)协调对接,落实相关规划内容。
规划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但往往在编制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弹性因素而难以精确预见未来每块土地的发展建设情况。在实际开发建设中,通过对每块土地的详细研究,合理地、因地制宜地优化地块建设,有可能会存在与规划相矛盾的地方,修改后使得规划更具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为顺利推动滨江新市区中心区的开发建设,更好的适应城市的发展,有必要对原控规进行修改。
(1)本次修改结合实际情况和上位规划,合理组织了滨江新市区中心区的用地布局和配套设施,符合滨江新市区中心区的建设需求。
(2)本次修改调整了滨江新市区中心区的部分道路红线,进一步完善了滨江新市区中心区的道路交通系统。
(3)本次修改充分考虑了实际建设中的利弊因素,提高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综上所述,本次控规修改符合滨江新市区中心区片区的发展要求,是可行的。
规划修改后,规划居住用地(含商住混合用地和幼托用地)增加5.86公顷,主要为二类住宅用地和幼托用地。
规划修改后,二类居住用地增加4.41公顷;
本次修改由于原规划虹桥路两侧绿带宽度控制新增至不少于15米,使得道路两侧规划的二类居住用地略有减少;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A内龙腾北路西侧、望江大道北侧地块中的商务用地、部分教育科研用地修改为二类住宅用地;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B内江南大道西侧、扬子江大道北侧的二类住宅用地内部分修改为道路用地(原规划为地块内弹性道路);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D内江南大道西侧、青春路北侧地块中的商务用地修改为二类住宅用地;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D内龙腾南路西侧、青春路南侧部分住宅用地修改为广场用地;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D江南大道东侧、青春路北侧的二类住宅用地部分修改为道路用地(原规划为地块内弹性道路)。
规划修改后,幼儿园用地增加1.45公顷;
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A内江南大道西侧、虹桥路北侧的商业用地修改为幼托用地。
规划修改后,规划人口容量增加0.6万人。
按照原控规规划人口预测,根据人均规划居住用地26平方米,原规划范围推算居住人口容量为3.5万人。规划二类居住用地新增4.41公顷,按照平均容积率2.5,测算新增人口容量0.4万人。修改后,中心区规划人口容量为3.9万人。
规划修改后,规划取消了两处附建的幼儿园,新增一处单独占地的幼托用地,规模为32班。
本次修改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D内龙腾南路西侧的居住地块中附建的幼儿园(规模为12班)取消了;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B内江海路东侧的居住地块中附建的幼儿园(规模为15班)取消了;在基本控制单元B内虹桥路北侧、龙腾北路东侧新增一处幼托用地,规模为32班。
3、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修改
规划修改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减少6.63公顷。
规划修改后,行政办公用地减少0.03公顷;
本次修改由于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A内汽渡路的道路红线修改,使得汽渡路南侧沿线的行政办公用地略有减少;由于原规划虹桥路两侧绿带宽度控制新增至不少于15米,使得道路两侧规划的行政办公用地略有减少。
规划修改后,教育科研用地减少7.72公顷;
本次修改由于原规划虹桥路两侧绿带宽度控制新增至不少于15米,使得道路两侧规划的教育科研用地略有减少;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A内江南大道西侧、汽渡路南侧地块中的部分教育科研用地修改为商务用地;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A内龙腾南路西侧、四海路南侧的教育用地修改为商务用地和二类居住用地;将原基本控制单元B内龙腾北路按优化后的施工方案落实,使得两侧教育科研用地略有调整。
规划修改后,体育用地减少0.07公顷;
本次修改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B内江南大道东侧、扬子江大道北侧地块中的体育用地根据实际优化的施工方案落实。
规划修改后,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增加0.8公顷;
规划修改后,商业用地减少0.57公顷;
本次修改将原规划望江大道道路红线米,将原规划虹桥路两侧绿带宽度控制新增至不少于15米,使得道路两侧规划的商业用地略有减少;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B内江南大道西侧、虹桥路北侧的商业用地修改为幼托用地。
规划修改后,商务用地增加了1.40公顷;
本次修改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A内龙腾南路西侧、望江大道北侧地块中的商务用地移至原地块北侧,用地规模略有增加;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D内江南大道西侧、青春路北侧地块中的商务用地修改为居住用地。
规划修改后,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减少0.03公顷;
本次修改由于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A内汽渡路的道路红线修改,使得汽渡路南侧沿线的公用设施营业网点用地略有减少。
规划修改后,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增加了3.99公顷。
本次修改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A东侧汽渡路道路红线按照实际优化的施工方案修改;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B北侧望江大道的道路红线米;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B内江海路、龙腾北路和原地块内弹性道路按照实际优化的施工方案修改;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D内青春路以南的龙腾南路红线米;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D内弹性道路按照实际优化的施工方案修改。6、绿地系统规划修改规划修改后,绿地总面积减少了2.40公顷。
规划修改后,公园绿地面积减少了2.71公顷;
本次修改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A东侧汽渡路道路红线修改使得汽渡路沿线公园绿地略有减少;将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
内江海路东侧、四海路北侧部分公园绿地按现状修改为商业用地;由于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A内四海路南侧、金港路东侧地块内河道修改为地块内部河道,因此河道两侧绿带取消,由开发时地块内部控制;将原规划虹桥路两侧绿带宽度控制新增至不少于
米;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B内弹性道路的落实以及龙腾北路、江海路的修改,使得两侧公园绿地也做了调整。(2)防护绿地规划修改后,防护绿地面积减少了0.01公顷;主要为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
内青春路以南的龙腾南路红线宽度增加,使得防护绿地略有减少。
(3)广场用地规划修改后,广场用地面积增加了0.32公顷;
本次修改在原规划基本控制单元D内青春路以南、龙腾南路以西新增一处广场用地。
使用规划图《常熟市碧溪新区吴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前公示
根据《苏州市美丽城镇建设实施纲要》和《全市被撤并镇整治提升工作方案》,吴市办事处作为全市第三批被撤并镇,自今年开始按照“九整治、三规范”要求实施集中整治。为了理顺中心镇区与吴市片区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吴市片区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指导吴市片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实现城镇环境面貌的有效改善,我区委托常熟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常熟市碧溪新区吴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该规划经过方案座谈、论证、并已修改完善,进入报批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将该规划进行批前公示。
规划范围东至吴东路(规划),南至规划镇区界线,西至高浦塘西路-裕华河,北至通港路,规划面积334.08
碧溪新区中部以服务产业为特征,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居住组团。
规划形成“一心·两轴·多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心:公共服务中心,位于通化路振兴路交叉口,主要承担片区内的行政办公、文化娱乐、社会福利、医疗等公共服务功能。
两轴:问张路功能聚合轴,是碧溪新区的东西向发展轴;通化路片区发展轴,是规划区的主要发展轴线。
多区:围绕两轴,形成多个居住区、工业集中区和物流区、老街保护区。
规划形成吴市居住社区,人口规模1.80万人,划分为万福、高浦、桑园、三湾4
1处,独立占地;基层社区服务中心4个,主要结合居住社区中心和居住用地服务设施设置,不再单独划地。五、道路系统规划
规划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
规划主干路形成“两横一纵”布局形式,“两横”分别为通港路、问张路,“一纵”为通化路,红线米控制。
规划次干路形成“一横两纵”布局形式,“一横”为金高路,“两纵”分别为高浦塘西路、吴东路,红线米控制。
为了进一步落实总体规划对碧溪片区东单元的总体功能定位,优化用地布局,逐步完善各项功能设施配套,我区特委托常熟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常熟市碧溪新区碧溪片区东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该规划经过方案座谈、论证,进入报批阶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将该规划进行批前公示。
规划范围为西至徐六泾,北至虹桥路,东至福仁路—扬子江大道—碧溪新区总规建设用地边界,南至迎宾路—丝织路,总用地面积232.15公顷。二、功能定位
规划区功能定位为:以生活居住为主的综合性城镇片区。
规划区重点发展生活居住职能,同时优化产业用地布局。
“一心”:徐六泾生态景观中心,于规划区中部沿徐六泾设置大规模的生态公园,提供生态调节、休闲游憩等功能,打造规划区的生态景观中心。“三轴”:碧溪中路和碧溪东路公共服务主轴,是碧溪片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的主要轴线;虹桥路公共服务次轴,是对公共服务主轴的补充,是公共设施布局的次要轴线。
规划区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三类。
主干路:规划主干路形成“两横一纵”的布局形式。两横分别为碧溪中路和扬子江大道;一纵为福仁路。红线米。
次干路:规划次干路分别为:虹桥路、福鑫路、滨河路、新溪中路和碧溪东路、仁港路,红线米。
支路:规划支路有仪东路、老乌泾路、育才路和丝织路等,红线米。
规划区设置有初中、小学、幼托和文化中心、卫生院、颐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垃圾中转站和通信广电等市政公用设施;徐六泾公园等社区公园。
规划主要沿碧溪东路设置商业服务设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