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莱坊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启合作共赢新篇章

admin3年前 (2022-10-06)常熟产业信息134

  莱坊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常熟经开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私营房地产顾问,莱坊将凭借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对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的洞察和掌握,与常熟经开区开启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常熟经开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正式升格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江苏自贸实验区苏州联动创新发展区,是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常熟经开区拥有全国十大内河港之一的常熟港,还设有国家级常熟综合保税区和常熟国际物流园。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0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8.8亿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常熟引领企业“乘风破浪”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鱼米之乡”的美誉,坐落于全球diyi大工业城市——苏州市的东北部,其市域面积1,2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0万,是江苏省zui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常熟近些年来发展日新月异,在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上都有新的突破,2021年常熟以2,672亿位列中国百强县前四强。截至目前,常熟外商总投资超65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达80个。

  除经济发展名列前茅外,常熟的地理位置也是得天独厚,东北濒长江,东南邻太仓,南接昆山市、苏州市相城区,西连江阴市、无锡市锡山区,西北与张家港市接壤,有着核心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目前常熟已逐渐构建起“高铁、高速、高架”三位一体交通体系和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全市三条高铁纵横交会、高架快速路达70公里,一小时可达南京、杭州,半小时到达虹桥、硕放两个国际机场。两个“一小时”、四个“半小时”的长三角核心通勤圈已建成,城市交通“骨架”全面拉开。

  二、产业要素集聚,优质企业纷沓而至

  常熟经开区坐落于常熟东北部,区域总面积156平方公里,经过近30年的开发建设,常熟优势产业链不断创新,新兴产业集聚。依托得天独厚的濒江临港和二路一桥(苏嘉杭高速、沿江高速、苏通长江大桥)的交通区位优势,常熟经开区紧紧抓住“沿江开发”这一战略机遇,发展令人瞩目。其地区生产总值达1,130亿,工业总产值2,955亿,吸引600余家外资企业落户,外资总投资446亿美元,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达59个。

  凭借一贯的争先意识,常熟经开区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引进了造纸、能源、化工、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在此基础上,常熟经开区还瞄准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及应用、声学产业及技术服务、海洋装备及通信、绿色智能核心汽车零部件、前沿高端材料、新能源及核心装备、现代物流贸易等新兴产业,未来将重点打造“2+4+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让产业发展向高质量迈进。

  凭借自身的产业、载体、区位等综合优势,常熟经开区已成为众多新兴产业发展的热土,众多企业齐聚,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

  声学作为常熟经开区的重点产业之一,自苏州·中国声谷落地以来就被外界广泛关注。为全力打造声学产业创新策源地,常熟经开区通过培植创造能力、集聚创新资源,以创新驱动产业,以产业实践创新,为声学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中国声谷并不只是注重招商,而是同步推进国际声学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加速中心、声学产业制造中心、声学人才培育中心、声学产业科技展示中心的“五大中心”建设,为声学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推进配套建设,强化载体筑巢引凤

  规划科学合理、产业定位清晰、创新要素融合、功能配套完善的特色工业载体是吸引、推动优质企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的重要基础,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常熟经开区重点打造了欧洲绿色产业示范园、长三角(常熟)国际先进制造产业园、苏高科智能制造创业园等特色工业载体。

  长三角(常熟)国际先进制造产业园,总占地面积279亩,总建筑面积约23.3万平方米,主要规划了综合配套中心、中试研发楼和标准厂房三个建设项目。未来将重点围绕汽车电子、智能座舱、声学、医疗器械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

  长三角(常熟)国际先进制造产业园

  苏高科智能制造创业园,占地面积约190亩,总建筑面积25.9万平方米,园区依托苏州地区产业集聚优势,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智造两大主导产业,聚焦细分行业领军企业,高科技成长型企业。

  新建苏高科智能制造创新园项目建筑设计方案

  除了极具特色的工业载体外,常熟经开区周边教育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充裕、医疗资源齐备,相信在常熟与人才、企业的同频共振下,将为区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莱坊亦将秉承着客户为先的理念,从更长远的角度与常熟经开区建立深厚而持久的关系,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后,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优质服务,助力常熟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举办“百年风华蕞美滨江”主题摄影展览

江苏常熟经济开发区举办“百年风华蕞美滨江”主题摄影展览

  近日,由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办的“百年风华蕞美滨江——奋战一千天 打造一个新经开区”主题摄影展在碧溪美术馆开幕。当天,主题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同时举行。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长江之滨,行政区域和碧溪街道融为一体,改革开放初期,这里走出了闻名全国的“碧溪之路”,成为“苏南模式”的重要发祥地。作为常熟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阵地,常熟经开区建区29年,产...

抢先看!8宗约7436亩!常熟高新区2022拟推介地块曝光

抢先看!8宗约7436亩!常熟高新区2022拟推介地块曝光

  高新区真猛!日前,苏州常熟市发布2022年推介地块,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今年计划推出   位于金辉路以南、金麟路以西,出让面积93400㎡,容积率1.8,建筑面积168120㎡。   位于黄山路以西、黄浦江路以南,出让面积27333.33㎡,容积率2.6,建筑面积71066.67㎡。  ...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常熟高新区(东南街道)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常熟高新区(东南街道)

  小康村:成立于2005年3月,由原南滃、北滃、大滃、珠泾等四村合并而成。北靠204国道,南依锡太公路,东邻苏嘉杭高速,西接常熟市区。规划面积2085亩…[详细]   虞山镇东渔村位于东南开发区管委会和常熟职业教育中心南侧,西邻世纪大道,东邻古里“小康村”,全村耕地已全被东南开发区征用,辖区面积0.96平方公里,地理…[详细]   苏锋村地处东南开...

蕞强地级市成为综合性全球城市的必由之路

蕞强地级市成为综合性全球城市的必由之路

  在《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中,苏州定位为综合性全球城市,并与上海临港新片区、宁波一样,列为了第二方阵。但苏州又与上海临港新片区、宁波不同,没有门户功能,尽管2021年苏州港(太仓、常熟、张家港)货物吞吐量达到了5.6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811.49万标箱,连续多年排名全球港口前十,但洲际远洋集装箱运输需要通过洋山港中转,加上苏州缺乏通往全球的国际机场,因此,苏州不能以门...

苏州有哪些开发区

苏州有哪些开发区

  自1992年始,经国务院和江苏省政府批准,   苏州市共设立有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0个省级开发区,   1个保税物流中心和1个区港联运的保税物流园区。   国家级开发区: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张家港保税区 、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省级开发区:常熟经济开发区 、太...

《常熟市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2年修改)批后公布

《常熟市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2年修改)批后公布

  《常熟市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2年修改)批后公布   【发布单位:常熟市常福街道】【信息时间:2022-10-08 11:03 阅读次数:】【字号】【打印】【关闭】   目前,《常熟市虞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东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2年修改)已获常熟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现予以批后公布。...

国家税务总局常熟市税务局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物业管理及绿化服务公开招标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常熟市税务局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物业管理及绿化服务公开招标公告

  苏州新天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受国家税务总局常熟市税务局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等有关规定,现对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物业管理及绿化服务进行公开招标,欢迎合格的供应商前来投标。   1、本项目采购内容为:国家税务总局苏州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的保洁、保安、会务、食堂、绿化管养等服务。   2、本项目服务期限:29个月,自2020年8...

头版关注丨以“四敢”精神突破高质量发展瓶颈常熟打造更高品质“江南福地”

头版关注丨以“四敢”精神突破高质量发展瓶颈常熟打造更高品质“江南福地”

  新华报业网首页正文头版关注丨以“四敢”精神突破高质量发展瓶颈 常熟打造更高品质“江南福地”2023/03/18 10:49   1月29日,常熟中新昆承湖园区开工建设,总投资180亿元的52个项目集中签约;2月21日,常熟发布50条政策措施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其中,专门拿出超1.6亿元专项资金,推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