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坊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启合作共赢新篇章
莱坊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常熟经开区)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作为全球知名的国际私营房地产顾问,莱坊将凭借对客户需求的深刻理解、对房地产市场运行规律的洞察和掌握,与常熟经开区开启合作共赢的新篇章。
常熟经开区成立于1992年,2010年正式升格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江苏自贸实验区苏州联动创新发展区,是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重要载体。常熟经开区拥有全国十大内河港之一的常熟港,还设有国家级常熟综合保税区和常熟国际物流园。202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0亿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8.8亿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推动高质量发展,常熟引领企业“乘风破浪”
常熟,素有“江南福地”、“鱼米之乡”的美誉,坐落于全球diyi大工业城市——苏州市的东北部,其市域面积1,2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200万,是江苏省zui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常熟近些年来发展日新月异,在城市建设以及经济发展上都有新的突破,2021年常熟以2,672亿位列中国百强县前四强。截至目前,常熟外商总投资超65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达80个。
除经济发展名列前茅外,常熟的地理位置也是得天独厚,东北濒长江,东南邻太仓,南接昆山市、苏州市相城区,西连江阴市、无锡市锡山区,西北与张家港市接壤,有着核心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
目前常熟已逐渐构建起“高铁、高速、高架”三位一体交通体系和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全市三条高铁纵横交会、高架快速路达70公里,一小时可达南京、杭州,半小时到达虹桥、硕放两个国际机场。两个“一小时”、四个“半小时”的长三角核心通勤圈已建成,城市交通“骨架”全面拉开。
二、产业要素集聚,优质企业纷沓而至
常熟经开区坐落于常熟东北部,区域总面积156平方公里,经过近30年的开发建设,常熟优势产业链不断创新,新兴产业集聚。依托得天独厚的濒江临港和二路一桥(苏嘉杭高速、沿江高速、苏通长江大桥)的交通区位优势,常熟经开区紧紧抓住“沿江开发”这一战略机遇,发展令人瞩目。其地区生产总值达1,130亿,工业总产值2,955亿,吸引600余家外资企业落户,外资总投资446亿美元,世界500强投资项目达59个。
凭借一贯的争先意识,常熟经开区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引进了造纸、能源、化工、钢铁等传统支柱产业。在此基础上,常熟经开区还瞄准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及应用、声学产业及技术服务、海洋装备及通信、绿色智能核心汽车零部件、前沿高端材料、新能源及核心装备、现代物流贸易等新兴产业,未来将重点打造“2+4+1”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让产业发展向高质量迈进。
凭借自身的产业、载体、区位等综合优势,常熟经开区已成为众多新兴产业发展的热土,众多企业齐聚,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凸显。
声学作为常熟经开区的重点产业之一,自苏州·中国声谷落地以来就被外界广泛关注。为全力打造声学产业创新策源地,常熟经开区通过培植创造能力、集聚创新资源,以创新驱动产业,以产业实践创新,为声学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中国声谷并不只是注重招商,而是同步推进国际声学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加速中心、声学产业制造中心、声学人才培育中心、声学产业科技展示中心的“五大中心”建设,为声学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推进配套建设,强化载体筑巢引凤
规划科学合理、产业定位清晰、创新要素融合、功能配套完善的特色工业载体是吸引、推动优质企业和先进制造业项目落户的重要基础,为加快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常熟经开区重点打造了欧洲绿色产业示范园、长三角(常熟)国际先进制造产业园、苏高科智能制造创业园等特色工业载体。
长三角(常熟)国际先进制造产业园,总占地面积279亩,总建筑面积约23.3万平方米,主要规划了综合配套中心、中试研发楼和标准厂房三个建设项目。未来将重点围绕汽车电子、智能座舱、声学、医疗器械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
长三角(常熟)国际先进制造产业园
苏高科智能制造创业园,占地面积约190亩,总建筑面积25.9万平方米,园区依托苏州地区产业集聚优势,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智造两大主导产业,聚焦细分行业领军企业,高科技成长型企业。
新建苏高科智能制造创新园项目建筑设计方案
除了极具特色的工业载体外,常熟经开区周边教育资源丰富、人才资源充裕、医疗资源齐备,相信在常熟与人才、企业的同频共振下,将为区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莱坊亦将秉承着客户为先的理念,从更长远的角度与常熟经开区建立深厚而持久的关系,充分了解客户需求后,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优质服务,助力常熟经开区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