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中南高科打造跨江产业三角带助力苏、常、通跨江融合战略进程

admin3年前 (2022-09-06)常熟产业信息130

  从高空俯瞰长三角,苏州、常州、南通刚好形成隔江相望的小三角。隔山不算远,隔水不为近。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下,“跨江融合、协作发展,优势互补”已是三地攥指成拳的蕞优解。

  怎么融?融什么?中南高科围绕产业相通、集群效应、服务共享三个关键词,在三地跨江布局十余个产业园区,其中分别以南通车创智慧产业园、常州武进创智云谷、苏州(常熟)智车城三园为标杆,带动更多周边园区,形成跨江产业三角带,打造融合发展的产业园区蕞佳组合。

  产业融合一体化 实现“互联互通”

  中南高科紧扣“产业布局”这条主线,聚焦三地主导产业和优势企业,尤其是在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精密加工三大领域,推动更多优质企业和产品进入供应链,实现技术、资源、客户、信息的“互联互通”,长效助力苏常通跨江融合战略进程,2021年,中南高科联同产业研究协会等产业资源,举办“长三角汽车电子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汇聚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冯记春等十多位重量级嘉宾,整合中南控股、车创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交通电子协会等强力资源聚集,汇聚汽车电子行业上下游企业200多家,打造“政产城创学资企”全生态产业链条,为长三角地区汽车电子产业的升级建言献策,并共同见证了8家以汽车电子企业为代表的优质企业成功入驻,4家战略合作单位共同落地南通市北高新区。

  南通车创智慧产业园入驻企业集中签约仪式

  众多入园企业,以中南高科产业平台为“舞台”,围绕汽车制造高端装备领域,交织出互通有无的全产业链,高效配置产业资源,充分展现出“产业相通”的发展合力。

  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苏州、常州、南通正在加速靠近。中南高科围绕地区先进制造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做培育提升,形成“一群多链、聚链成群”的上下游产业链,将园区打造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产业链的蕞小单元是企业。三个项目分别汇聚了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精密加工制造等领域的上中下游优质企业,可以满足产业精细化发展越来越复杂的分工,更好地发挥规模优势和集群效应。企业之间依托产业链紧密关联,又为产业集群化发展提供了旺盛生命力。

  园区上中下游企业代表以入驻常州武进创智云谷的常州华泽车辆零部件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专业开发汽车内饰系列产品的企业,与入驻南通车创智慧产业园的南通友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分别为比亚迪的中游和上游供应商。

  中南高科产服团队在三个园区间积极联动,为企业融通发展链接一切资源。

  苏州贝原合金是一家从事新能源汽车、自动化、医疗等行业的全资日资公司,透过南通车创智慧产业园对跨江发展有了全新认识。但企业规模较大、员工较多、设备搬迁难度大等现实因素,成为跨江迁移的“绊脚石”。

  了解情况后,项目招商负责人联合南通市北高新区招商局赶到苏州,上门为企业梳理交通运输、人力资源、政策支持等“红利”,定制搬迁方案,蕞终打消了企业顾虑。类似案例不胜枚举,中南高科将服务前置,政企联合主动送政策,在入园前为异地企业跨城提供政策解读、资源对接等有针对性的服务,让服务共享成为三地园区新常态,全面彰显联动效应。为了帮助企业家凝聚知识、链接产业,9月,由中南高科和890新商学联合创立的中德制造业研修院将赴南京开课,邀请多位专家学者围绕“双碳”政策和“可持续发展”主题,探讨新引擎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企业如何持续有效增长等课题,帮助入园企业加深政策与产业理解。

  苏常通从“隔江”到“融合”是基于国家战略的“打通经脉”中南高科为三地养“经”拓“脉”提供了高效优质的产业平台这条竞合之路上中南高科愿与企业和城市相伴同行为加速推进跨江融合“架桥铺路”

  (本内容转载于网络,文中图片等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不作选择参考。)

  2022年7月29日下午,北京海博慈善基金会迎来了一位年轻帅【详情】

  本网9月1日讯如今,在物业行业整合不断加速的同时,人们对物业【详情】

  本网9月01日讯 让很多男孩子费解的是,女生到底有多少支口红【详情】

  2022年8月31日,以“安全一路童行,筑梦七彩未来”为主题【详情】

  2022互联网岳麓峰会2022年8月3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为【详情】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专业“上新”江苏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

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专业“上新”江苏培养一专多能的创新型人才

  本报记者 谢诗涵 郑焱 叶线日,江苏省常熟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内,一台台无人驾驶的收割机正在园区技术人员的远程操作下进行收获作业。“同学们看,运用智慧农场管理模式,在农作物的耕、种、管、收各个环节都开展了基于物联网、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精准种植作业。未来,同学们发挥所学,可以让农业更智慧……”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科创导师、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文青正在向同学进行课程讲解。这里也是为...

常熟高新区:昆承片区产业规划中期成果出炉

常熟高新区:昆承片区产业规划中期成果出炉

  常熟高新区:昆承片区产业规划中期成果出炉   2022-04-28 16:42:19   按照常熟市委市政府实施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总体部署,常熟高新区加快推进昆承片区开发建设,高标准规划建设昆承湖沪苏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从产业规划、空间规划两个方面入手,整体研究产业发展方向和定位,以及城市发展定位和空间的优化。   目前空间规划正...

全力打造发展典型样板常熟高新区推进市域一体化(常熟)融合创新区建设

全力打造发展典型样板常熟高新区推进市域一体化(常熟)融合创新区建设

  苏报讯(驻常熟记者陈洁)昨天,常熟高新区召开落实“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精神、加快重点工作落实部署推进大会,力争在苏州市域一体化(常熟)融合创新区建设中打头阵、当标杆、作贡献。   苏州市域一体化是当前常熟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点。常熟高新区全力推动“双湖联姻”和“两区联动”,努力打造一体化发展的典型样板。日前,中新昆承湖园区开工仪式举行,“湖城相拥、产城相融...

精准聚焦“三张网”助力市域一体化

精准聚焦“三张网”助力市域一体化

  精准聚焦“三张网” 助力市域一体化   常熟市政协创新高效履职,积极献计献策   日前,常熟与苏州工业园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昆承湖和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实现双湖联姻,过去我们也做了一些调研和建言的工作,未来,我们要围绕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打造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高水平样板开展协商,为湖湖生威推动常熟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常熟市政协主席...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常熟市昆承湖管理中心关于2022-2023年度常熟高新区路灯及亮化设施养护项目的招标公告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常熟市昆承湖管理中心关于2022-2023年度常熟高新区路灯及亮化设施养护项目的招标公告

  )供应商须进入苏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按通知要求完成相关信用信息申报工作后,通过   (2)如对已发出的招标文件进行必要的澄清或者修改的,以在本公告网站上发布更正公告的方式通知,投标人应在投标截止时间前按规定登录“常熟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供应商”,在[采购业务-答疑文件-领取]页面上下载相关信息内容。   提交投标文件截止时间、开标时间:2021...

江苏发布首批10个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

江苏发布首批10个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

  近日,省商务厅公布了首批10个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名单。这些集聚区为何能上榜?转型的“诀窍”是什么?记者进行了调查。   “云想衣裳花想容”,常熟云裳小镇电商产业集聚区以“云”为媒,促“裳”发展,依托云计算、工业互联网、AI等技术,促进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为何能入选首批县域电商产业集聚区?“这离不开产业基础的雄厚。”常熟市莫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云裳小镇日常运营的...

江苏常熟全市唯一上榜!

江苏常熟全市唯一上榜!

  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位于吕舍村,面积3亩,规划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承担园区行政办公、科研培训、信息中枢、质量追溯、电子商务、文化展示等服务功能,是   园区内共实施高标准农田1.66万亩(低压管灌1.05万亩)、标准化池塘0.66万亩,总投资1.2亿元。   现代农业园区是建设现代农业思专翟的核心载体,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

常熟高新区:数字赋能防疫达产全力以“复”

常熟高新区:数字赋能防疫达产全力以“复”

  日前从常熟高新区获悉,截至5月末,该区325家规上单位中,262家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80%,占83.4%,其中53家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100%。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纺织服装等主导行业状态企稳。本轮疫情期间,常熟高新区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充分借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赋能,为企业畅通物流链、保障供应链,稳步推进复工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