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江苏省常熟市

admin3年前 (2022-05-17)常熟产业信息153

  “物产丰饶,岁岁丰收”而得名,素有“江南鱼米之乡”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着融山、水、城为一体的独特城市形态。综合实力长期稳居全国百强县(市)diyi方阵。地处苏州市北部,东、东南与太仓市毗连,南、西南与昆山市、苏州市相城区接壤,西与无锡市锡山区交界,西北与江阴市、张家港市为邻,北、东北与南通市崇川区、海门市隔长江相望。市域总面积12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7.7万人。

  一是文旅资源丰富多样。常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年文明史、1700年建城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古城面积约2.4平方公里,拥有南泾塘、西泾岸、琴川河和南门坛上四个历史文化街区,至今保留着典型的江南城市格局。全市建档的各级保护单位共17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17项,包括国家级2项,省级21项和苏州级39项。全市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聚焦将文化特质融入常熟文旅品牌体系,常熟花边、红木雕刻等非遗技艺已形成艺术品牌;常熟蒸菜、虞山绿茶等成为特色饮食品牌,各类非遗文化与创意设计相结合,焕发出更大魅力与活力。

  “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常熟自然生态禀赋优越。城市融山、水、城为一体,自然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城市三大湖面积相当于5个杭州西湖,“山湖同城”,构成了城市绿色三角湿地生态圈。常熟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在80%左右,虞山国家森林公园山体森林覆盖率达96%,常年负氧离子含量在8000个立方厘米以上,远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规定的清新空气标准,是名副其实的“森林氧吧”,城市内累计建成260多公里的生态步道,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驿站。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常熟着力打造高水平景区矩阵,创成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3个、省级旅游度假区2个、国家湿地公园1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个和国家森林公园1个。

  二是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常熟文化和旅游已实现初步融合,文旅产业企业数量和规模有所增加,集聚度进一步增强,文旅产业增加值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呈上升趋势。目前已有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15家,产业类别涵盖文化旅游、影视制作、创意设计、数字内容、健康养生等各个领域,产业结构日趋优化。2020年度,我市共有规上文化类企业71家,其中超亿元企业20家,超10亿元企业4家。

  三是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常熟注重“主客共享”的城市休闲服务功能的构建,将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的休闲需求进行兼容性的满足。我市拥有完善的旅游和文化服务体系,现有星级旅游饭店12家,国际国内旅行社46家,民宿18家,快捷酒店30多家,旅游厕所155座。另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大剧院、文庙、言子旧宅、翁同龢纪念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服务于市民,其中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建成全国一级馆。推进文旅公共服务平台的数字化建设和管理,建成三级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开通旅游总入口、智慧旅游“码上游”、“常熟文化云”等平台,建设常熟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实现“一机游常熟”,建成智慧厕所APP应用,进一步整合文体旅资源及公共服务要素,为文博场馆、体育综合体、旅游景区开展线上活动预约、产品订购、咨询、导航、查询等服务。

  一是加强规划引导,重视制度保障。发布《“江南文化”品牌塑造常熟行动计划(2021-2023)》《打造非凡体验精品美游三年行动计划》《常熟“十四五”文体旅发展规划》、蓝色游专项规划编制,出台《关于推动常熟市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常熟市文体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常熟市宣传文化人才计划实施细则》《常熟市旅游人才计划实施细则》《建设功能完备时尚美城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常熟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推动文体旅融合创新发展和建设绿色休闲旅游城市的文件。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科学有效的政策规划体系。

  二是丰富产品供给,打造特色产品。进一步推动文化旅游创新融合,将特色资源与文旅产品深度融合,不断挖掘和策划展现本土文化魅力的产品及项目。发展“教育+旅游”,打造“常塾•研学堂”平台,串联体验参观点超100个,获评中国文旅龙雀奖“zui佳研学旅行机构”。推动“工业+旅游”,建成波司登、隆力奇为代表的“以工辅旅、以工促旅”旅游点,隆力奇养生小镇获评江苏weiyi“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工业游成为全省标杆。推动“农业+旅游”,发展农业科普、观光和休闲融合的旅游项目,蒋巷村获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zui有魅力休闲乡村、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推动“文化+旅游”,修复常熟文庙、翁同龢故居等文化遗迹,打造铁琴铜剑楼知旅街区、华侨城大型文旅综合体、红豆山庄康养综合体等重点项目,精心打造红色文化和江南文化交融的全域旅游新体验。推动“体育+旅游”,将尚湖国际半程马拉松、铁人三项赛等优质品牌赛事叠加旅游产品属性,吸引大量人气。推动“商贸+旅游”,发挥全国zui大服装专业市场服装城的集聚作用,促进文旅消费。

  三是利用现代技术,赋能体验升级。陆续推出沙家浜景区“横泾不夜天”夜间文旅项目、方塔公园“方塔传奇”光影秀、尚湖“遇尚•夜宴”项目等一批沉浸式文旅演艺项目,将常熟历史文化、特色演艺、湖光山色、光影技术有机结合,提供了丰富的沉浸式文化体验。目前国际饭店弦歌厅、春来茶馆、古里知旅街区和沙家浜、尚湖景区等均建有小剧场,构成常熟小剧场特色品牌。

  将旅游执法纳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系,进一步强化对旅游市场的规范和监管,重点净化导游及旅游车市场;成立旅游安全生产专委会,建成覆盖各行业的安全联络员队伍,导入第三方安全检查和咨询服务,有效维护旅游秩序和安全。

  拍摄《精致常熟》宣传片,在武汉、郑州、西安、上海、苏州等地播放推广。与《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合作,运营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全面宣传常熟绿色休闲城市品牌和文旅融合成果。

  一是创新构建文旅融合发展智力支撑体系的路径。主动强化与科研院所对接,搭建政企研合作渠道,与南开大学合作,共建文旅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展旅游可持续发展监测,为融合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是创新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协调共进的范本。依托“江、河、湖、山、城”镶嵌渗透的城市空间形态,我市整合区域核心自然、人文景观要素,形成集中展现城市景观文化风貌的中心城区三环、七溪、三带、六脉”绿地系统结构,从规划上打造了绿色休闲旅游城市的底色。从2009年开始,我市建成各类绿地面积1004.7万平方米,包括公园绿地11个 24.5万平方米、城市道路景观绿地39个15.9万平方米、各类防护(道路和河道)绿地47个951.8万平方米。常熟是国内9家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之一,为促进城市经济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典型示例。同时适度控制旅游开发强度,获评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市,降低文旅产业开发对生态环境负面压力。

  三是创新发展文旅一体化品牌。融合红色文化、山水人文、运动健身、长江岸线等特色资源,打造“四色游”品牌,形成独具一格的主题旅游体系。加快发展“虞歌畅晚”夜间经济品牌,建设“塔弄夜巷”“虞景夜潮”“世茂夜市”文旅消费聚集区。从2005年起常熟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汇集社会各方力量,精心策划文化旅游节,已成为群众翘盼的节日、文化旅游的盛会。

  四是创新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正在建设常熟市全域旅游大数据平台,为省内首个文旅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建成后,将实现全市文化、体育、旅游信息资源的共享交换和整合应用,打造集产业管理、行业监督、公共服务、产业招商于一体的信息化应用平台,推动文体旅产业深度融合和集约化发展。

  我市将继续以文旅融合为抓手,高度重视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全力打响“江南文化”常熟品牌,打造非凡体验“四色”精品美游,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体系,努力把常熟打造成为长三角独具江南文化特质、主客共享共容、文商体旅深度融合的“文旅融合创新典范城市”和“绿色休闲旅游名城”。(图文视频供稿单位:常熟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苏州区县经济大比拼:园区领跑常熟掉队姑苏区冲刺千亿大关!

苏州区县经济大比拼:园区领跑常熟掉队姑苏区冲刺千亿大关!

  在浩渺的江南水乡,苏州市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活力,一直是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版图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苏州各区县之间的经济竞争也愈发激烈。近日,苏州市2023年各区县经济统计数据揭晓,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正在上演。   首当其冲的,便是发展势头强劲的工业园区。作为苏州经济的引擎之一,工业园区以其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强大的创新...

常熟高新区的这座小岛正在大“变身”……

常熟高新区的这座小岛正在大“变身”……

  创新风起昆承湖,身处昆承湖沪苏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核心地带,UWC+创新岛的“变身之路”备受关注。   “UWC+创新岛”是一个以“创新科技”为主题的复合型科技创新园区,也是常熟市响应国家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科技产业的号召,为提升对新产业、新经济、新技术的承载能力,建设的适合创新创业的特色产业园区之一。该项目于2021年9月30日正式开工,目前项目桩基部分施工已完成...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开展文化产业主题研究的专属机构,研究院以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园为依託,整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相关科研院所及产业链的优质资源,开展国家文化产业政策谘询、国家文化产业数据中心建设、区域文化产业战略顾问、文化产业园区运营管理、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文化科技融合、文化振兴乡村等业务。   中国人民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是中国人民大学开展文化...

喜讯!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成功通过省化工园区认定

喜讯!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成功通过省化工园区认定

  近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发布〔2020〕94号《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规范化管理的通知》,提出化工园区及化工集中区规范发展管理条款,并发布14家化工园区和15家化工集中区名单。其中,咱们海虞镇的   定位 化工园区是已形成清晰完整产业链或特色产品集聚,边界防护距离、园区污水处理和危废处置满足要求,具备区域规划环评或跟踪评价,实施封闭化管理和建成城市消防站...

常熟高新区全力打造高标产业载体

常熟高新区全力打造高标产业载体

  常熟高新区将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一切围绕企业转,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发展转,把产业园作为大型加速器来营运、作为新项目招商库来培育,为导入高质量项目、加速创新成果转化等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常熟高新区计划全速启动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的载体建设,推进竣工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的载体项目。   项目简介...

精练“内功”蓄积创新原动力

精练“内功”蓄积创新原动力

  苏州多措并举,加强科技招商工作系统化、专业化、多样化、品牌化建设   科技招商,“疫”刻不停步。作为相城区60余家离岸孵化器之一,苏州相城(北京)产业创新中心围绕相城区“3+7”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今年4月在京举行“飞地”招商,来自永鑫方舟、英华资本等10余家机构的投资人连线,精准对接,并就项目产品、服务、市场规模、商业模式和融资需求进行交流并提出意见建议。...

常熟荣膺首批江苏省蔬菜产业特色县

常熟荣膺首批江苏省蔬菜产业特色县

  全省绿色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推进会日前召开,会上传来喜讯,常熟荣膺首批江苏省绿色蔬菜产业特色县,这也是苏锡常地区唯一获此称号的县市。   在碧溪街道现代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基地的大棚内,新引种的南瓜长势喜人。另一边的田块里,农技人员将新品番茄与目前正在推广的苏粉14号种植在一起,两相对比,为蕞终选出适合的品种提供依据。...

平谦国际科学产业园控股有限公司

平谦国际科学产业园控股有限公司

  打造欧美高端制造业集聚中心及中国一流产业园为愿景目标, 成为国际一流的工业地产开发运营商。   平谦国际(常熟)现代产业园,集平谦在工业地产开发与运营的成熟经验。为全球高端制造企业精心打造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环境优美、配套齐全、世界一流的现代产业园,提供各类标准厂房、定制厂房、研发中心、商务办公以及配套设施,并提供“一站式”专业服务。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