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纺织企业扬帆四海!“江苏省内外贸认证一体化进园区”走进常熟梅李
常熟,是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自古以来的江南富庶之地。上个世纪80年代,常熟农民以一件羊毛衫起步,探索出乡镇工业的“碧溪之路”。如今,常熟已汇聚超过4000家纺织服装企业,其中规上518家,全市纺织服装已形成一条从化纤、纺丝、织造、印染到服装设计加工、物流和营销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2023年,常熟纺织服装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07.6亿元,约占全市规模企业比重为10.7%。
在梅李镇,纺织产业是支柱产业。通过30多年的不断发展,梅李已形成了集原料、织造、后整理和终端产品于一体的成熟产业集群,覆盖长毛绒、珊瑚绒等30多个品种,是我国针织工业首批产值超百亿集群,也是我国zui大的绒类产品生产基地。
为帮助更多企业打响品牌、拓展渠道,助力梅李纺织产业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站稳脚跟、顺畅切换,8月22日下午,全省“内外贸认证一体化进园区”梅李纺织产业集群(常熟)专场在常熟国际饭店召开。
活动上,Intertek天祥集团绿色环境副总经理仇彬鸿以“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探讨”为题进行了专题授课,CQC(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南京分中心低碳部项目经理许爽为企业如何应对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进行支招。专题分享后,两位专家还就企业代表提出的纺织产业的出口认证、检验检测等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60余家现场聆听的纺织服装企业代表表示,纺织产业正朝着低碳化、绿色化发展,今天的培训犹如一场及时雨,为企业指明了产品出口的发力方向。
纺织服装是中国传统优势支柱型产业、重要民生产业,也是产业链zui完整、国际竞争力zui强的行业之一。在江苏,完整的产业链条和厚实的纺织家底推动纺织产业不断向上向外向好发展。当前,江苏正着力适应“双循环”格局、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以国际先进为定位培育世界级高端纺织集群,全省纺织产业现拥有规上工业企业7200多家、从业人员近100万人。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苑青青黄泽文胡秋阳
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梅李分局徐旼佳
让“追光者”闪耀海内外!“江苏省内外贸认证一体化进园区”举行光伏产业专场活动
助智能制造“花”开全球!“江苏省内外贸认证一体化进园区”走进“德企之乡”
新江苏观察︱即时零售新模式,千亿级“果切”市场如何保持新鲜又可口?
破5000万人次!江苏铁路暑运“热气腾腾”
助纺织企业扬帆四海!“江苏省内外贸认证一体化进园区”走进常熟梅李
让“追光者”闪耀海内外!“江苏省内外贸认证一体化进园区”举行光伏产业专场活动
助智能制造“花”开全球!“江苏省内外贸认证一体化进园区”走进“德企之乡”
江苏:奥运催化“小众”运动热,体育消费需求井喷
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江苏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何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紧紧牵住经济体制改革“牛鼻子”
河西大街片区综合整治项目焕然一新
连云港开发区首届和美乡村篮球联赛(村BA)启幕
2024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农村寄递物流体系不断完善
江大学子三下乡:遇见寿昌,邂逅乡村振兴新篇章
南通崇川经济开发区:红色阅读迎“八一” 巧手扎染寄初心
如皋市长江镇:七彩课堂绘就未成年人缤纷假期
海安市“情暖学子”助学款集中发放 滨海新区7名学生接受资助
江苏省农机化工作座谈会在盐城召开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举报电线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20110153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