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南京麒麟科创园“两区三城”建设展新貌专“新”致“质”打造创新高地_龙虎网

admin10个月前 (08-11)常熟产业信息105

  龙虎网讯(通讯员 许胜 李凯)6月12日,我省与中国科学院在宁举行科技合作座谈会,双方签署专项合作协议,南京麒麟科创园再迎重磅利好。

  成立于2010年7月的麒麟科创园,自带创新基因与重大使命。2020年6月、2022年9月,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两次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南京麒麟科技城,打造区域创新高地。紧扣南京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承载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承载区”总体目标,园区正加快建设“创新策源活力之城、科技产业实力之城、生态宜居魅力之城”。

  作为“省院合作”成果的重要承载地之一,麒麟科创园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创新发展势如破竹。中国科学院7家研究所密集设立8家创新研究院,园区已是北京中关村之外“中科系”资源密度zui高的区域之一;布局在这里的多个“中科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均聚焦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领域,堪称“国之重器”。

  成立14周年,“麒麟”加速奔跑。麒麟科创园主要负责人表示,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园区将抢抓重要机遇,不断发挥重大科创平台引领效应,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率先在全市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的实践中展现作为、力争前列,服务支撑全省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从0到1 瞄准“重大原始”聚力“关键核心”

  算力,是近两年一大热词。在麒麟科创园,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新一代算力基础设施“信息高铁综合试验基础设施”早已部署并先行示范。

  该基础设施面向IT3.0万物智联时代,由中科南京信息高铁研究院于2020年开始建设。项目致力于新一代算力网的相关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核心装备研制、系统平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建设了国内首个云—网—边—端一体化的算力基础设施试验场,已实现南京、北京、郑州、重庆等6个节点城市数据中心的算力并网,支撑百亿级大模型超过10个。

  2023年软博会开幕式上发布“源图”

  按照省院合作计划,中国科学院在宁重点培育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如今在麒麟已成集群之势。

  今年5月,国际首套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试验平台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核心子系统储气装置水压试验一次成功,该装置以阵列形式布置,可以实现工质的灵活存储和调节,满足30MW—600MW功率范围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部件多场景试验需求;“开源软件基础设施”入选江苏省重大科研设施预研筹建项目,已获取分析开源软件2亿款,建成国内规模zui大的开源软件治理平台,发布“源图3.0”重要成果;“决策智能与计算创新平台”实现企业级大数据决策存储架构及传输模式,面向风电、石油、铁路3个行业完成相关应用场景决策问题的需求调研、问题分析、任务搭建。

  瞄准“重大原始”,助力破解创新“有高原无高峰”瓶颈,麒麟科创园专注硬核科技创新。

  在承接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一院四所”迁建项目的基础上,园区先后引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计算所、软件所、工程热物理所、微电子所等7家研究所,成立8家“中科系”研发机构,落户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学院。中科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团队完成中国科学院“弘光专项”,参与研制出业界首颗融合卫星移动通信和北斗导航的通导一体多模终端芯片;中科南京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成功研发国际领先的极低比特边缘人工智能芯片;中科南京智能技术研究院已自主研发国内目前规模zui大的类脑计算机——“问天Ⅰ”类脑计算机,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

  “国家队”带头,顶尖高校院所和创新平台的“朋友圈”不断扩容。国际知名数学家丘成桐来园区领衔成立南京应用数学中心,中心成员目前已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板块重点专项等项目,并获多项专利授权和重要奖项。南京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由市政府联合中交集团、东南大学、交通部公路院、中电科十四所等组建,参与研制的高性能环氧沥青新材料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地位,攻克复杂环境下材料性能自主可控难题,形成了低碳绿色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养成套关键技术体系,获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授牌。今年3月,澳门科技大学南京创新合作座谈会上,南京澳科大科技研究院揭牌,一批实验室集中签约入驻园区。

  从1到100 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融

  如果说大院大所的关键技术研发是“0到1”,那么技术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就是“1到10、100”。这一过程,依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假设14亿人口每秒执行一个“1+1=2”的计算,那么180亿亿次就需要14亿人日夜不停算上40年。这样庞大的计算量,在南京智能计算中心只需要一秒即可完成。随着二期项目基本建成,该中心成为长三角地区已投入运营的规模zui大、算力zui强的全国产化智算中心,入选全国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该平台有力助推了算力产业发展和AI应用产业化落地,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中心与园区联合推出算力优惠政策,已惠及超百家科研机构、高校和AI企业。投用以来,吸引30多家AI企业落户园区,形成“核心平台+数据运营+生态合作”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多年耕耘集中释放产业创新“红利”,麒麟科创园“中科系”研究机构累计引进孵化企业163家,总估值超百亿元。园区以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为样板,探索构建中国科学院成果转化的“麒麟模式”:由园区、研究所、南京研究院三方共同筛选研究所可转化成果,并将知识产权转让至南京研究院;研究所研发团队以离岗创业的形式设立产业化公司,研究所科技成果85%的股权奖励给研发团队及服务团队,从而实现地方政府、研究所、南京研究院、研发团队及转化团队五方共赢的“5V一体”。该模式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孵化的“类人灵巧手”“脑机接口芯片与植入电极”两项成果已在园区落地转化。

  近5年来,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数从58家增至27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数从31家增至531家,体现出高能级创新特点。中科南京移动通信与计算创新研究院的孵化企业控维通信,打破国外垄断,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保障央视直播嫦娥六号返回器着陆。自动化所博士汪彦刚创立图格医疗科技,主攻医用内窥镜系统研发,在成像清晰度上提升4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麒麟科创园持续推动以“AI+”为模式的产业创新,做强做优人工智能、低碳新能源等主导产业。依托园区资源禀赋,瞄准人型机器人、类脑智能、低空经济等前沿领域,探索布局建设未来产业;依托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低碳城市研究院等平台优势,加快新材料、新型储能等绿色低碳产业集聚,争创全市零碳园区。

  除中国华能、五星控股集团、中科物栖物联网等总部企业,一大批科技型企业“新面孔”快速涌现,成为园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景曜智能专业从事3D机器视觉和智能复合机器人技术及产品开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多项产品和技术荣获国际和省部级科技奖项;由南京大学人工智能推理与学习创新团队成立的万维艾斯网络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出大数据机器学习中台、轻量化机器视觉中台等系列人工智能创新产品;清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weiyi可重构计算架构商用芯片企业,在国内高端人脸识别智能门锁细分领域市占率在60%以上。不久前,天华科技、方寸知微、瀚海伏羲等9家企业入选2024年度江苏省“专精特新”企业。

  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智能传感技术白皮书发布

  从有到优 厚植“新质”沃土营造创新生态

  6月25日,2024国际标准化(麒麟)大会在园区开幕,500位中外专家共赴麒麟之约。2022年,IEC在中国设立的首个分支机构——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成立,园区成为该中心永久会址。IEC中心举办的国际标准会议、学术论坛、人才培养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园区科技创新氛围,塑造开放创新生态。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以zui优营商环境为目标,园区于2021年上线“小麟通”企业服务品牌,组建“小麟通”企服专员团队,管委会“人人都是服务专员”,搭建企业智慧服务平台,成立总额达50亿元各类投资基金,运行麒麟政务服务中心,“全覆盖、全领域、全天候、全周期”为企业提供“店小二”式服务。

  为促使园区与企业、企业与企业尽快“打成一片”,促成“上下楼就是上下游”的产业协作生态,麒麟科创园上月举办第三届“小麟通杯”运动联赛,吸引了来自南京大数据集团、江苏有线、华能智链、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信息高铁研究院、现代综合交通实验室等55家企事业单位共465名运动员报名参赛,为各方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新平台。

  厚植“新质”沃土,除了“内培”更要“外引”,园区通过“招大引强”“招新引高”,今年以来出访中国澳门和日本、新加坡等地,举办2024麒麟人工智能(日本)专场推介会等多场重大活动,签约落地总投10亿人民币(约1.4亿美元)的通用净水中国总部项目、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三级公司南京平高信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平高集团数字创新中心项目、上市公司昱能科技(股票代码688348)履行区域总部职能的南京昱能储能产品产业化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依托与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合作共建中科(南京)智汇工场,按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种子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发展链条,提供全生命周期科技服务生态。自去年11月起,园区以智汇工场为渠道和触角,以“概念验证大赛”为抓手,通过“概念验证资金”支持的方式,面向中国科学院全域100多家研究所巡回推介,不到一年时间,已征集超过300个概念验证项目,遴选出50余个优质项目,举办7场概念验证大赛,观秒数据等30余家科技企业落地园区。

  以产城融合、生态宜居为目标,园区加快引入优质教育、医疗、商业等资源,城市功能品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快提升。为满足园区地铁、有轨电车接驳以及园区各载体、人才公寓等内循环路线月起,对园区班车进行优化升级,新增4号线号线,以zui大程度满足园区员工需求。园区还高标准打造自有人才公寓品牌“麒遇”,全面提升生活配套和服务保障,去年底启动的diyi批定林苑人才公寓出租率已达80%,对外打响了人才安居服务品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溢多利23亿投资科创园生物技术未来的引擎!

溢多利23亿投资科创园生物技术未来的引擎!

  在生物技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溢多利(300381.SZ)宣布将以自有资金投资2.3亿元建设‘溢多利科创园’,这一举措不仅旨在科学规划产业用地,还将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预示着一场生物产业的革命即将启动。   依托溢多利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个项目将汇聚国内外顶尖的科研人才,搭建生物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与加速器。聚焦于生物酶制剂、生物合成品、植物提取物三大主业,科创...

强强联手又一知名高校入驻常熟!江南一隅居然深藏功与名

强强联手又一知名高校入驻常熟!江南一隅居然深藏功与名

  原标题:强强联手,又一知名高校入驻常熟!江南一隅,居然深藏功与名   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与重庆理工大学举行签约仪式   ——成立常熟汽车与智能产业创新中心,   助力产学研、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换等工作。   看来又是一项校地合作项目将要落地!   那么...常熟汽车与智能产业创新中心是啥?...

深度对标苏南走进苏锡常——常熟:精致城市的突破与超越

深度对标苏南走进苏锡常——常熟:精致城市的突破与超越

  建城1700多年历史的常熟由此得名。   十里虞山、半麓入城,尚湖、昆承湖面山而卧,山、水、城、园交相辉映,令这座江南古城别具风情。   然而,苏商文化却在这片土地生生不息。   每四户人家就有一家是老板,这样的说法在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的常熟坊间广为流传。   四十年的时光流转,改革的勇气、创新的锐气、争先的朝...

中报解码|南都物业:长三角项目浓度再提升服务力持续优化

中报解码|南都物业:长三角项目浓度再提升服务力持续优化

  8月28日,南都物业披露2023年的半年报,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实现营业收入9.3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41万元,   公司半年报的数据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南都物业上半年新签项目55个,新签约面积590万平方米。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总签约项目733个,累计总签约面积8747万平方米。   南都...

上海临港:2022年砥砺实干促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99亿元

上海临港:2022年砥砺实干促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99亿元

  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全年实现59.9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10.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55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663.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0.16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在2022年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扎实确保各项主业核心经营指标稳固,全力推动各项园区发展...

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基础设施项目入选省补名单

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基础设施项目入选省补名单

  近日,在济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部的指导帮助下,中科新经济科创园基础设施项目顺利通过省级专家评审组现场复核,入选2024年度山东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补助名单,可享受专项补贴资金400万元。   项目位于崔寨街道,致力于以产业载体集聚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主要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

打造新城样板、建设科技城嘉定这样描绘未来图景

打造新城样板、建设科技城嘉定这样描绘未来图景

  人民网上海9月8日电 (唐小丽)今天,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之嘉定专场,嘉定区委书记陆方舟介绍了嘉定区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嘉定是远近闻名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科学卫星城和国际汽车城。近年来,嘉定区积极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加快建设创新活力充沛、融合发展充分、人文魅力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