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深度对标苏南走进苏锡常——常熟:精致城市的突破与超越

admin7个月前 (10-26)常熟产业信息138

  建城1700多年历史的常熟由此得名。

  十里虞山、半麓入城,尚湖、昆承湖面山而卧,山、水、城、园交相辉映,令这座江南古城别具风情。

  然而,苏商文化却在这片土地生生不息。

  每四户人家就有一家是老板,这样的说法在苏南模式发源地之一的常熟坊间广为流传。

  四十年的时光流转,改革的勇气、创新的锐气、争先的朝气始终不曾衰减。

  这座处于量转质关键跃升期的城市,骨子里始终涌动着一股冲劲和拼劲,在精明增长、精致城市的追求中,持续实现发展的突破和超越。

  从曾经名闻遐迩的“服装城”,到横空出世的汽车城,常熟令外界眼前一亮的,不只是发展跑出的加速度,更有坚守实体经济、做强特色产业的不变初心。

  奇瑞捷豹路虎常熟工厂鸟瞰图。资料图

  投产五年时间不到,坐落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中国汽车行业首个中英合资高端汽车企业——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就打造出了覆盖研发、制造、物流、销售及售后等完整业务链的雄厚体系。

  近期奇瑞捷豹路虎再度出手。6月27日二期项目又正式投产,一举将总产能提升至20万辆。

  长久以来,汽车城的梦想深植于常熟人的内心。

  汽车零部件一直是常熟固有产业。变化是在水到渠成之间发生的,随着捷豹路虎、观致、丰田、西门子等大品牌不约而同看上了常熟这块风水宝地,常熟的汽车零部件名称中间增加了一个“及”字,变成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

  一字之差,是常熟打造中国zui年轻汽车城的决心。早在2013年,常熟就编制了汽车产业中长期规划,出台促进汽车产业发展若干意见。产业强市的共识,主攻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定力,助推汽车城巍然崛起。

  目前,常熟市汽车产业已有企业338家,去年实现总营业收入1297亿元,同比增长16.6%,从业人数达到3万余人。

  作为国内自主品牌的观致,也曾经历过市场低潮期。zui终经政府牵线搭桥,企业通过引进宝能这样的战略投资者,扩展销售网络,实现满血复活。

  今年1-5月份,观致的销售达到惊人的3万多辆,目前观致正朝着10万辆的年度目标挺进。

  两部整车和丰田研发中心三大投资超百亿元龙头项目,撑起了常熟产业发展的高地,带动和集聚了一大批配套项目。这些项目在常熟 “生根”“长大”,使汽车产业链越拉越长,形成了产业技术的整体领先优势。

  而今,中国zui年轻的现代化汽车城早已声名远播。而常熟瞄准全汽车产业链和汽车产业科技,在新能源汽车、智能车研发制造等重点领域全面发力,期望到2020年,实现整车和零部件产业及汽车服务业总产值达到2500亿元的目标。

  如果说,汽车城的崛起代表的是常熟经济的希望和未来,那么常熟存量产业迎来的则是蜕变和重生。

  为外人熟知的服装产业是常熟的基础产业,而常熟服装城也是中国休闲服装名城,小众时尚品牌服装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每年市场交易额近1500亿元。但常熟人不但没有沾沾自喜,而且有着很强的危机感。

  “常熟服装”的声名无需多言,但在这个著名的区域品牌之下,除了波司登以外,著名的个体品牌却没几个。

  目前,常熟服装城正致力于发挥市场集聚功能,探索导入海外品牌和设计资源,建立本地男装品牌、外贸村原创女装品牌、互联网品牌、设计师品牌培育孵化的平台,充分利用常熟纺织服装供应链整体优势,完善品牌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打造“东方快时尚中心”。

  即便是远销72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品牌波司登,也在谋划着转型提升。

  zui近几年,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综合成本上升、总体产能过剩、品牌竞争力下降等问题,但波司登在压力面前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

  通过智能制造、模式创新、技术更新等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改造提升后的波司登生产线,构成了常熟工业旅游的一大景点。

  现在很多游客及消费者一走进波司登现代化的智能制造车间,就由衷感叹车间“干净整洁,管理非常人性化”。

  从代替了熟练工操作的数控多功能全自动模板机,到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吊挂系统的机器操作,游客们能亲眼一览波司登用科技颠覆传统的羽绒服制作全过程。

  有感于产业规模较大,但产业层次总体还不高,常熟更加重视做好存量产业这篇文章。

  为此拿出了100亿元设立产业升级基金,致力于通过“八个一批”举措,即推动一批企业实施智能改造,促进一批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培育一批企业成为“小巨人”,推进一批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助推一批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引导一批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支持一批企业拓展市场空间,扶持一批小微企业进规模库,进而提升存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存量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创新驱动。但常熟缺少大院大所,县域创新资源也有限,靠什么来聚力创新?

  唯有从体制上进行改革、从制度上进行突破,才能解决创新资源碎片化、分散化的问题,让科技力量“强起来”、科技投入“大起来”、科技项目“统起来”。

  常熟打出了手中亮眼的一张牌,即是是苏南地区weiyi的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的招牌。

  说做就做,改革就是要创新管理体制。

  常熟整合和强化科技创新管理职能,邀请国内高层次专家组建科技综改专家咨询委员会,打造科技综改智库;强化基层创新服务职能,各经济板块建立经济、人才、科技“三位一体”的服务协调机构;出台开展科技综改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画出脉络清晰、操作有序的“施工图”,项目化清单化推进综合改革试点,使每一项举措可落地、可检验、可督查;同时,深化科技“放管服”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使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相得益彰。

  如今,一个完善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正在常熟拓展延伸。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常熟科创园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如雨后春笋,区内金融资源充分集聚,20多家股权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超40亿元,入园“双创”企业550多家。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大等20多所重点院校建立专业合作联盟。1500多家常熟企业与8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起紧密型产学研关系,25家高校院所在常熟设立研发机构。

  产业链、资金链、创新链“多链融合”, 常熟按下高质量发展“快进键”,编织起更加瑰丽的发展画卷。

  两部整车撑起产业发展高地,传统产业的服装业着眼改造提升,常熟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契合着产业强市的步履铿锵。从汽车零部件到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一字之差,是常熟这座精致城市对于实体经济近乎固执的坚守。

  产业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过去一年来,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吹响了镇江发展zui为嘹亮的号角。产业高度决定城市高度,重塑镇江实体经济辉煌业已成为全市的发展共识。

  如何把这些共识凝聚转化为美好现实,考验着我们的发展定力。振兴实体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沉潜修炼的过程。只要我们咬定青山不放松,坚定不移地走好产业强市之路,就一定能推动镇江迈入“颜值”更高、“气质”更佳的发展新境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第五届智能座舱与用户体验大会在沪开幕聚焦智能座舱共享发展机遇

第五届智能座舱与用户体验大会在沪开幕聚焦智能座舱共享发展机遇

  在线发布采购项目,招募精准供应商   3个工作日后,获取由盖世汽车整理的供应商清单   完善公司资料,让采购商深入了解我的生产能力   2023-12-13 09:43:35   12月12日,由盖世汽车、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主办的“2023第五届智能座舱与用户体验大会”在上海市盛大开幕,线日,由盖世汽车、常...

何以常熟?“四链”融合链动一体化发展

何以常熟?“四链”融合链动一体化发展

  “‘通往碧溪镇的几条宽阔的马路上,自行车的铃声响成一片,数以千计的雨伞犹如起伏的波涛,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这是1984年新华社长篇通讯《碧溪之路》记录下的忙碌清晨,‘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亦工又亦农,集体同富裕’,‘碧溪之路’成为‘苏南模式’的代表。”   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四十年来,常熟坚持“传统制造攀高”“细分赛道深耕”“未来产业蓄能”,以创...

中报解码|南都物业:长三角项目浓度再提升服务力持续优化

中报解码|南都物业:长三角项目浓度再提升服务力持续优化

  8月28日,南都物业披露2023年的半年报,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稳中有进,实现营业收入9.3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41万元,   公司半年报的数据亮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南都物业上半年新签项目55个,新签约面积590万平方米。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总签约项目733个,累计总签约面积8747万平方米。   南都...

上海临港:2022年砥砺实干促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99亿元

上海临港:2022年砥砺实干促发展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999亿元

  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全年实现59.9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10.0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55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663.1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0.16亿元。   业内人士认为,在2022年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扎实确保各项主业核心经营指标稳固,全力推动各项园区发展...

何以示范强县解码︱常熟:新时代“碧溪之路”常创常新

何以示范强县解码︱常熟:新时代“碧溪之路”常创常新

  常熟,是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是闻名遐迩的“沙家浜”故事发生地,更是自古以来的江南富庶之地。   上个世纪80年代,常熟农民以一件羊毛衫起步,探索出乡镇工业的“碧溪之路”。40多年过去,如今的常熟,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第四,位列科技创新百强县第三、县域数字经济发展榜头部……2023年,撤县设市40周年这个特殊节点,常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步履扎实,全年实现地区生...

安阳科创智造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安阳高新区

安阳科创智造产业园项目签约落地安阳高新区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据了解,河南新联合园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拟在安阳高新区投资10亿元、建设占地面积200余亩(分两期进行)的安阳科创智造产业园项目,旨在围绕安阳高新区经济优势,重点引进高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及配套生产性服务企业。项目建成后,将集聚超过70家高附加值、高成长性企业入园,实现年产值超10亿元。该项目的落地不仅有利于完善安阳高新区产业链条,优化安阳...

溢多利23亿投资科创园生物技术未来的引擎!

溢多利23亿投资科创园生物技术未来的引擎!

  在生物技术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溢多利(300381.SZ)宣布将以自有资金投资2.3亿元建设‘溢多利科创园’,这一举措不仅旨在科学规划产业用地,还将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预示着一场生物产业的革命即将启动。   依托溢多利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这个项目将汇聚国内外顶尖的科研人才,搭建生物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与加速器。聚焦于生物酶制剂、生物合成品、植物提取物三大主业,科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