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2015年度精锐榜之10大产业园区

admin10个月前 (06-02)常熟产业信息102

  如今,产业园区以及由园区发展而带来的园区经济效应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产业链的整合、生产要素的集聚、园区区位的选择、产业定位的设计甚至产业间相互依存程度的不同,造就了产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和价值优势也多有不同。无论是老产业园的继续升温,还是新产业园的不断发展,都决定了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间的良性互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打造西部纺织之都

  颁奖词: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打造中国西部纺织之都的过程中,注重产业高端的培育和发展。 园区棉花资源丰富,用工保障有力,优惠政策全面到位,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一个功能日趋完善的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园区已初步形成。

  阿拉尔市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直辖市,又是新疆兵团diyi师历时半个世纪建设的一座军垦新城。截至目前,开发区入驻纺织服装企业16家,合同产能规模达到283.58万锭,布机432台,在建产能160万锭,已形成了93.38万锭的纺锭总规模。同时,与湖南东信集团签订了50万锭纺纱项目的投资协议,与河北常山纺织签订了1000台布机项目意向协议。并正在积极对接江苏无锡一棉50万锭纺纱项目和重庆新联4000台布机项目。在台湾飞龙、安徽华茂、河南新野、佛山太泉、浙江洁丽雅和富丽达等大型纺织企业的带动下, 一个纺织服装产业的集聚园区已初步形成。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支持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2号),重点支持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打造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经过全面建设,到2020年将新疆基本建设成为国家重要棉纺产业基地、西北地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服装服饰生产基地与向西出口集散中心。

  目前,开发区已完成综合性纺织服装产业基地总体规划(2.3万亩),其中已完成一期8000亩的规划设计。重点发展包含棉纺、化纤纺、麻纺三大产业结构,集聚纺纱、织布、印染等上游产业和下游纺织成品产业,zui终形成“棉-纱-布-衣”完整的产业体系。

  常熟市昆承湖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中服园区:为电商发展“筑巢引凤”

  颁奖词:常熟市昆承湖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中服园区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从传统产业园的管理职能走向服务职能,积极向第三方服务平台转型,把园区进一步打造成:人才培训输送平台、电子商务营销服务平台、视觉运营服务平台、社会化全媒体宣传平台以及公共仓储物流平台。

  常熟市依托常熟服装城的市场商圈优势,于2014年成立常熟市昆承湖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中服园区,园区包括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莫城电子商务产业园和高新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三大区域,现有入驻企业209家,年电商交易额超5亿元,月均发包量50万单,年交易额增幅保持在20%以上。

  2015年3月正式被江苏省商务厅认定为2015~2016年度江苏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区将围绕打造纺织服装电子商务孵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创意中心三个中心,以及投融资担保平台、电子商务名企孵化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企业家交流平台、电子商务外包服务平台、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平台、电子商务研发平台、公共设施配套平台八大平台,继续优化配置,推动常熟市电子商务产业由点到面快速融合,从而带动全市电子商务产业整体提升发展。

  三大园区从不同角度切入,扶持和培育电商企业,提供三种个性化服务。其中,常熟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是昆承湖纺织服装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的核心区域。该园区的硬件、软件、网络和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完善,并建立了一套优良的系统维护体系。目前,产业园在线亿,电子商务单日zui高成交额6246万元,日均包裹量1万单以上。

  达利丝绸文化产业园:开启丝绸创意产业新模式

  颁奖词:达利丝绸文化产业园通过将丝绸产业与文化创意业、旅游业、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和教育业等诸多行业进行多元化大融合,开启了丝绸文化工业旅游及丝绸文化创意产业新模式。

  达利丝绸文化产业园在进一步深入挖掘产业潜力和发挥产业资源性优势上,深度挖掘中国丝绸文化和江南丝绸文明,将丝绸文化与旅游相融合,探索性地打造了以“走江南丝绸之路,赏丝绸美丽风华”为主题的丝绸世界工业旅游项目,通过将丝绸产业与文化创意业、旅游业、农业、工业、商业、服务业和教育业等诸多行业进行多元化大融合,开启丝绸文化工业旅游及丝绸文化创意产业新模式。这一模式的创新价值和示范作用在于凸显文化之源和整合之力。

  丝绸世界文化工业旅游景区自接待游客以来,一直坚持免门票开放式游览的经营模式。2014年,全年共计接待游客达56.5余万人次,2015年1~11月,共计接待游客达58余万人次,在对外宣传弘扬中国丝绸文化和达利丝绸企业文化方面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自2015年开始,达利丝绸文化产业园充分利用新昌佛教文化和丝绸文化的优势,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优化景区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管理质量,积极启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项目。

  同时,在丝绸文化产业园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关于推进丝绸产业传承发展的指导意见”,与新昌县茶文化相融合,整合达利丝绸、新昌中国茶市等资源,规划建设以历史经典和创意时尚为主要特色的丝茶小镇。

  河北安平经济开发区:全国zui大的丝网高端产业聚集地

  颁奖词:安平经济开发区如今已形成多元化产业形态,区内囊括了县域内95%以上的龙头企业,成为名副其实的丝网特色产业聚集高地和全县经济发展引擎。

  丝网业是安平的特色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目前,全县丝网产品已发展到6大系列,400多个品种,6000多种规格,县内丝网工贸企业摊点2.3万家,从业人员达20万人,拥有各种拔丝织网设备2.7万台(套)。

  河北安平经济开发区前身为河北安平工业园区,以智能产业、丝网及丝网深加工、装备制造、汽车配件及汽车整车制造、商贸物流综合服务、金属表面处理为主要产业,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区内囊括了县域内95%以上的经济实力强、发展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龙头企业,已成为了丝网特色产业聚集高地和全县经济发展引擎。2015年开发区被确定为50家“河北省重点培育的特色品牌开发区”之一及35家“河北省重点培育的国别(地区)产业园区”之一,并已成为全国zui大的丝网高端产业聚集地,被国家命名为“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在开发区建设上,该区立足打造京津产业的承载区、转型升级的先导区、“三区同建”的示范区、饶安经济协作发展的核心区,坚持“绿色门槛”,严把生态环保、投资强度、单体规模、科技含量等关口,已有63个高新产品项目、终端制品项目落户开发区东区,投资达400亿元,其中48家已竣工投产。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的加速,面对京津产业转移的机遇,安平县委、县政府以经济开发区为平台,不断优化吸引京津企业落户的环境,培育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沃土,有序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打造京津冀融合升级版开发区。

  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智能纺机产业园:智能引领 打造国际智造园区

  颁奖词: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智能纺机产业园围绕转型升级,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压力,抢抓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机遇,通过“协会+龙头企业+园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建设模式,为纺机行业的产业升级与转型提供了重要平台支撑,也在打造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新高地上做出了积极示范。

  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智能纺机产业园是马鞍山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纺织机械协会密切合作,共同打造的集纺织机械器材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和会展于一体的产业基地。

  目前,该产业园已围绕日发纺机引进落户配套企业12家,其中诚诚纺机、诚信纺机、三发机械、恒达纺机等8家企业已开始生产,累计实现产值1.2亿元;鼎兴机械等2家企业设备已进场开始安装调试;锦马科技等2家企业开始进行厂房装修设计,已初步形成从设计、配件加工到整机生产销售的纺机全产业链。

  面对当前全球产业结构的变革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进智能装备制造已成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而马鞍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智能纺机产业园顺势崛起,积极响应国家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支持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新兴产业发展,着力推动“中国智造”的号召,大力培育和发展以智能纺机制造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园。

  未来,依托马鞍山产业优势和产业集群基础,产业园将引进更多纺机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入驻马鞍山,形成从产品前端设计、钣金喷涂、轴承冲压到齿轮精密件加工全产品产业链条,并随着基础设施、园区运营管理体制等配套不断完善,智能纺机产业发展要素不断聚集,计划到“十三五”末,该园区将打造成百亿级产业园,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智能纺织机械园区。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毛纺织业破茧成蝶

  颁奖词:利通区全面把握市场,充分利用毛纺织产业特色资源,从更广范围、更宽领域参与国际、国内市场分工,实现合作与竞争,大规模、高质量地吸引了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资源,推动diyi产业不断发展,打造西北毛纺织产业风向标。

  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毛纺织产业园位于利通区城市东南部,于2010年开工建设,园区面积2030亩,已完成投资23.7亿元,入园纺织企业49家。园区已初步形成了集绒毛初加工、差别化纤维纺纱、羊绒衫、地毯、皮革服饰、穆斯林服饰加工等纺织产业于一体的全纺织产业链。2015年园区完成羊毛分梳2500吨,羊绒分梳1500吨,棉纱15.2万吨,羊毛衫2.2万件,农用保温被76万平方米,裘皮制品43万件,家用羊毛绒被11万条,毛条1.2万吨,实现工业增加值4.4亿元,同比增长9.6%,环比上升2.6个百分点,当地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人,完成工业产值23.4亿元。

  园区先后引进宁夏恒丰集团恒和织布项目、宁夏佳瑞祥毯业有限公司、宁夏吴忠市精艺裘皮制品有限公司、宁夏昊欣绒业、宁夏阳海玉纺绒制品有限公司、宁夏盛源恒、宁夏励精、宁夏圣天、宁夏景盛达等公司。其中宁夏恒丰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利通区2013年5月引进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该企业产品有高档精梳棉、绒、毛、竹、麻纤维混纺纱线、各种功能性新型纤维纱线、高端纺织面料、穆斯林服饰、穆斯林用品等。目前,恒丰纺纱项目1、2号车间15万锭高端纺纱项目已投产达效,3号车间也已完成建设。

  2016年,区委、区政府规划建设毛纺织园区三期,选址清水沟东侧、古城五号路北侧、规划东环路西侧、大古铁路南侧,总用地约6600亩。园区将以建设生态纺织产业园区为契机,科学规划,努力促进园区建设跨越式发展,为利通区工业经济的再次崛起打造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沭阳纺织纤维新材料产业园:构建苏北纺织产业转移新热地

  颁奖词:地处苏北的沭阳纺织纤维新材料产业园入驻企业以智能针织袜品为主,向上下游延伸到锦纶、包覆纱、面料、服装等针织产品,成为业内有口皆碑的纺织新材料产业转移发展热地。

  沭阳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也是产业发展不断集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目前,沭阳县包覆纱生产设备达4800多台(套),年产包覆纱8万吨,且设备先进,占全国设备的21%以上。

  沭阳纺织纤维新材料产业园位于规划面积为6605亩的沭阳纺织产业园中,是沭阳县积极与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规划建设的,旨在加快推动纺织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沭阳纺织纤维新材料产业园内集聚纺织服装企业87家,并已形成了化纤、纺纱、纺线、针织、织布、印染、服装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包覆纱产业尤为突出,是全国包覆纱生产设备zui多、产量zui大的优质包覆纱产业基地。

  为推进沭阳智能针织产业特色化发展,当地为针织袜机、针织圆机、包覆纱机、加弹机、一体机等设备投资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提供了多项优惠政策。

  纺织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形成产业集聚。沭阳纺织纤维新材料产业园能够吸引企业不断迁来,也正是因为这里已经形成了长远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和配套的政策。沭阳县将纺织服装产业确定为该县“2+1”产业发展格局中的主导产业之一,并重点予以扶持和培育。

  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国家级“中部纺织服装城”产业基地

  颁奖词: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秉持“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发展理念,实现产值、投资高效增长,不仅着力于打造纺织服装首位产业,还在园区服务和招商引资方面走出了一条特色道路。

  今年1-10月,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纺织服装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6家,实现产值27.66亿元,同比增长75.11%,首位产业项目完成投资42.47亿元。

  近年来,园区制定精准施策,旨在强基础、重服务、实招商、育龙头。在服务方面,首先是针对经济新常态,制定扶持政策,并设置专项奖补资金。如区财政设置5000万元专项资金,对租赁标准化厂房的首位产业企业,达到设备投入及年纳税额要求的,由区财政给予租金补贴,直接拨付到企业账户;其次是拓宽营销渠道。在园区内建设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园,培训电子商务创业人才400多人,围绕首位产业,打造网店320余家,借助电商平台将本地特色服装品牌销往全国各地。

  在招商引资方面,园区制定“一企一策”方案培育龙头企业。一是联大联强,积极推进鸿正服饰与海澜之家合作共建月产量达7万件的品牌服装生产基地,现已投入运行,今年产值预计突破5亿元;二是招大引强,嘉华服饰一期日产60万双丝袜生产项目已于4月份投产;三是以商招商。通过昊宇纺织成功招引投资3亿元的瑞宇针纺,一期建成投产,延伸产业链条,形成纺织企业的集群规模。

  宿州市循环经济示范园规划立足于通过产业转移与升级,成为以承接纺织服装产业转移和全区工业“退城进园”以及培育本地优势产业企业为己任的专业园区,并重点打造国家级“中部纺织服装城”产业基地。

  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绿色蝶变的印染家园

  颁奖词:站在两个“五年规划”的交汇点上,回望一路风尘仆仆急驶而来的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这列“火车”,在“生态和发展”两条铁轨铺就的轨道上,“走”出了一条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的“绿色蝶变”轨迹。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积极响应射阳县委县政府绿色引领、调转同步的工作要求,始终把节能环保理念根植于项目招引、园区建设的全过程,企业质效不断提升,园区环境明显改善,“供热、治污、排海”三大硬件全部获批,“硬化、绿化、亮化”三化同步,“供电、供水”双轮驱动,走出了一条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的“绿色蝶变”轨迹,“绣”出了转型发展升级版,捧回了一块块高含金量的牌匾、一张张高附加值的证书。如今,园区正在启动的科技孵化中心集科技研发、产品展示、孵化裂变、电商平台于一体,建成之后必将成为园区对外展示的又一张亮丽名片。

  作为专业园区,盐城市纺织染整产业园深知一定要明晰产业定位,以专业化、特色化为发展方向。该区牵住引领绿色发展的“牛鼻子”,明确了打造全市纺织行业中重要的、weiyi的、专业的特色产业园区的思路。工业区前期聘请中国纺织规划建设设计院编制总体规划,后期又聘请华东大学对园区产业规划进行修编提升,一幅绿色发展的“施工图”完美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园区远期规划面积23.3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11.3平方公里,规划为“染整核心区、高端织造区、服装家纺区、科技研发区、仓储物流区、配套服务区”六大区域。

  浙江海宁经编产业园区:舞动产业升级主旋律

  颁奖词:海宁以经编工业核心区为基础,打好经编先进制造业叠加生产性服务业、马桥经编区域名牌叠加全国经编知名品牌示范区的组合拳,抓产业提升和产业延伸,全力打造“经编小镇”和“智慧金融小镇”。

  根据当前经济形势,海宁经编产业园区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运行总体较平稳,打好海宁经编产业转型升级组合拳。今年,作为海宁支柱产业之一的经编产业发展再次实现新的突破。据统计,1~10月,园区实现技工贸收入228.38亿元,同比增长6.3%,实现利税14.81亿元,同比增长2.7%。

  今年以来,海宁经编产业园区大项目、好项目接踵而来,如上海苏河汇科技孵化器项目、世界500强中信集团旗下的新加坡联合环境技术有限公司综合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项目、浙江海宁山顶移动互联网科技产业园项目落户,海宁市引进首个“众创空间”项目,园区在2015中国·海宁潮国际博览会投资说明会上成功签约中水回用、电子商务产业基金、融资租赁信息平台和影视众筹平台4个项目等。

  海宁经编产业园一方面以智慧创意、金融服务、人力资源、工业设计、研发检测、服务外包、电子商务、企业总部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园区还大力落实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大“四换三名”力度,引导经编企业新产品研发和技术改造。至今,园区连续10年举办面向全国的经编设计大赛,连续6年举办覆盖经编各产业集群的经编交易会,连续多年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创新研发专项资金,引导企业走高端化、差异化发展道路,提升经编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大发展、平台大升级的背后,是经济转型升级、园区创新发展思路的愈加清晰。围绕打造世界经编之都的目标,园区将大力推进工业提升发展、三产创新发展两大战略,通过创新驱动、产业集聚、美丽园区的升级,打造园区经济升级版。

  再度扬帆,新锐艺术人物盛典重启航

  意大利纺织机械国家队盛装亮相 引领中意纺织机械行业交融

  2023中国服装论坛国际运动时尚大会即将启幕,运动时尚赛道爆发新机会

  别再天天穿运动潮牌了,中国通勤界扛把子GXG新款杀疯了

  助力品牌上新,抖音电商亲子生活行业打造抖in潮童新势力·2023春夏发布大秀

  BOSS迈阿密时装秀 以结构剪裁和流动美学掀起波澜

  虚拟与现实的交点|凌迪Style3D·2022中国服装论坛

  1.本网站部分文章为网上转载,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之后将对其进行删除。

  2.转载本站文章请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工业网并保持文章完整性及原创性,对于违反以上说明的,本站将追究其相关 法律责任。

  怀旧中世纪韵味,2018/19秋冬女士针织趋势(上)

  年轻化,Prada 2019春夏米兰时装周系列

  迷人的廓形,Marc Jacobs2019秋冬女装秀

  冬日里的绿意盎然,Tory Burch 2019秋冬纽约时装秀

  又一家老牌鞋企在杭州租下3万平房产玩社交电商,5年租金1.43亿!

  又一家中国纺织500强拟IPO,募资5个亿建年产1500万米高档面料项目

  “金三银四”旺季难旺,疫情下纺织行业备受煎熬

  海外疫情发酵郑棉震荡偏弱下破前低

  女性卫生用品是否会使妇女接触危险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垃圾分类后,废旧棉织物如何重获新生?

  高端户外品牌始祖鸟推出二手服装回收服务

  波司登、雅戈尔等服装企业扎堆进军智能制造,谁能成为风口上的猪

  台达数字化、可视化、高度整合智能工厂方案,进军汉诺威工业展

  再度扬帆,新锐艺术人物盛典重启航

  意大利纺织机械国家队盛装亮相 引领中意纺织机械行业交融

  2023中国服装论坛国际运动时尚大会即将启幕,运动时尚赛道爆发新机会

  别再天天穿运动潮牌了,中国通勤界扛把子GXG新款杀疯了

  助力品牌上新,抖音电商亲子生活行业打造抖in潮童新势力·2023春夏发布大秀

  BOSS迈阿密时装秀 以结构剪裁和流动美学掀起波澜

  虚拟与现实的交点|凌迪Style3D·2022中国服装论坛

  限时营业! 李一桐打卡的抓马剧场,PIT邀你一“桐”抓马

  致景科技天工2022秋冬时尚新品订货会盛装启幕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相关文章

即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力电子商务

即墨纺织服装专业市场发力电子商务

  □本报记者张晓帆宋弢总投资150亿元,总建筑面积240万平方米的中国即墨复星天贸城将在即墨落户,在不远的将来,即墨将拥有总投资超过300亿元的服装市场、小商品新城、四季青国际纺织服装城三大核心市场板块和复星集团天贸城、即墨商都、青岛国际服装产业城三大配套板块,成为中国北方规模蕞大、档次蕞高、带动作用蕞强的商贸物流聚集区。   在批发市场上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一方面...

《人民日报》点赞!苏州这个产业不一般!

《人民日报》点赞!苏州这个产业不一般!

  纺织服装永远是朝阳产业,也是苏州传统优势产业。   近日,《人民日报》要闻版聚焦常熟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并作为“衣食住行看转型”系列报道开篇,一起来看看吧。   江苏常熟纺织服装产业走上升级之路   传统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仅关乎现代...

2024轻纺检验检测技术革新与产业创新升级学术交流会成功举行

2024轻纺检验检测技术革新与产业创新升级学术交流会成功举行

  11月27日,“2024轻纺检验检测技术革新与产业创新升级学术交流会”在常熟理工学院东湖校区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科技引领、质量融通为核心主题,旨在应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挑战,促进我国纺织品检验检测行业的创新与质量提升。该会议由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主办,常熟理工学院及中国检验检测学会轻纺分会共同承办。   活动现场,来自国内外的知名检测机构、服装与新材...

东北特钢集团山东鹰轮机械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东北特钢集团山东鹰轮机械有限公司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1月2日,高企认定官网披露对山东省认定机构2024年认定报备的头部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备案的公告,东北特钢集团山东鹰轮机械有限公司在列,证书编号GR9,发证日期为2025年1月2日。   天眼查商业履历信息显示,东北特钢集团山东鹰轮机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位于烟台市,是一家以从事通用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4705万人民币,实缴资本4705万人民币...

中服电商园举办阿里“328”商人节《大促巡演

中服电商园举办阿里“328”商人节《大促巡演

  原标题:中服电商园举办阿里“328”商人节《大促巡演》   2019年2月21日,常熟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服电商园)联合阿里巴巴成功发起并举办了《328商人节核心节奏及玩法》。本次活动邀请到了1688中小企业商学院高级讲师徐静为商户们做分享,吸引了周边地区近70家1688会员企业参加。   本次巡演主要从《商人节整体节奏》分析了...

2014年我国电商产业园投资虚火旺

2014年我国电商产业园投资虚火旺

  去年12月27日上午11点,见到常熟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副总经理顾凯敏时,他刚送走来自山东安丘市的参观团。公司成立一年来,仅官方参观团就接待了40多家。   同一天,首届“淘宝村高峰论坛”传出消息,全国评出20多个“淘宝村”,总计1.5万家淘宝网店,带动6万人就业,其中我省有3个。电商已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市场的发展需要政府扶持,但一味的强力推动,带来的未必都是“香...

财税沙龙活动走进中服电商园

财税沙龙活动走进中服电商园

  原标题:财税沙龙活动走进中服电商园   为进一步优化园区税收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税收管理服务水平,打造优质服务品牌,7月10日下午,常熟市服装城(莫城街道)财税沙龙中服电商园专场在五楼头部会议室火热开讲。本次专场活动由服装城管委会主办, 服装城集团公司和服装城财税协会承办,特邀常熟服装城财税会计协会郑涛会长、常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服装城分局张建新科长前来讲解,服装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