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镇”在出发丨在常熟高新区探访江南福地的产业新引擎!
在绿色为根、红色为魂的沙家浜,全方位感受“湿地之城”的魅力;
探访人工角膜、可吸收生物膜,惊叹于再生技术的科技力量;
用一款高压清洗机,沉浸式体验常熟好物的便捷与高效……
如果说“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描述的是韵味十足的生态常熟,那么“富强昌盛、安居乐业”说的便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常熟。其中,zui能代表常熟经济发展速度的地方,就是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沙家浜镇 东南街道)。
今天(1月2日),由苏州广电总台策划的《高质量发展 “镇”在出发》融媒直播行动,走进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沙家浜镇 东南街道),探寻这块江南福地的产业新引擎,如何带领经济重镇高速发展。
蓝天碧水,河湖相连,鸟鸣啾啾。在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坐在船上徜徉沙家浜,记者耳旁还响起了沙家浜民歌。
万余只鸥鹭、斑嘴鸭……穿梭在芦苇荡中,可以说是遇见了“生物多样性”之美,各类生物惬意自在地在水面上嬉戏,此情此景,让这个冬日都活泼温暖了起来。
截至2023年12月,沙家浜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各类生物1277种,共同营造出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湿地动植物群落,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沙家浜湿地公园占地面积为414公顷,湿地率达到了74.37%。“我们贯彻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理念。我们会常态化开展生态湖泊清淤,增殖放流,我们还首创了‘生态浮岛’进行动植物的养殖。”苏州沙家浜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邱蘋介绍。
如果说绿色是沙家浜的根,那红色就是沙家浜的魂。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得益彰。红绿结合,永续发展,是沙家浜发展模式的显著特色。
一出现代经典京剧《沙家浜》,讲述了八面玲珑的茶馆老板娘阿庆嫂保住了一批新四军伤病员的故事,把“芦荡火种,鱼水情深”传遍全国,传唱至今。
“沙家浜的红色资源十分丰富,除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我们还修复了后方医院、印报所、修***所等一大批红色遗址。”邱蘋介绍,为了继续讲好沙家浜的红色故事,景区通过红色实景剧演艺、沉浸式剧本体验等形式,让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鲜活。
为了进一步做好文旅+、+文旅这篇文章,常熟正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积极联动沙家浜镇域范围内的各类资源,在大力推动“千村美居”工作的过程中,突出一村一品,擦亮“红色+”乡村旅游“新名片”,打造宜居宜业新家园,激活村级经济发展新动能。
再生医学成果为人类带来“新力量”
人工角膜是怎么研发出来的?可吸收生物膜如何使用到病人身上?在常熟的佰傲再生产业园,可以看到各类再生医学成果,让人感叹常熟高新区产业的黑科技。
走进佰傲再生产业园的展厅,可以看到薄薄的一片生物角膜静置在透明的小瓶子中。
别小看这片宛若隐形眼镜的薄片,这里面包含了2项国家专利,采用了国内首创气液联动流控脱细胞技术,它可以给很多眼角膜缺失的患者重新带来光明。这款再生角膜的diyi代产品已经产业化,进行临床应用了。
佰傲再生是这两年常熟新引进的科技创新生物材料公司,他们是国内zui早开展再生医学研究的团队,拥有国内顶尖技术的再生医学医疗研发平台,并创造了三项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这家企业不仅生产医疗器械,同时也利用再生医学技术生产化妆品。
企业拥有国内首创的化妆品CDMO一站式平台。“也就是说,从化妆品产品策划,到原料定制、产品开发、功效验证,包括后期的备案注册,知识产权的布局,产品上市,营销传播等,我们都可以为品牌提供一站式服务,来推动国内化妆品企业的发展。”佰傲再生创新护肤研究院院长王长明介绍。
企业配套了再生科技护肤品研发中心、面向华东的械品与妆品质量检测中心以及涵盖面膜、水乳、冻干等剂型的全产品线生产中心。致力于打造国内再生医学产业化规模zui大、辐射多产业集群的现代化高科技智慧产业园区。
地处长三角经济带中心,紧邻上海浦东、虹桥、苏南硕放三大国际机场,具有苏州市内半小时交通圈和对沪、宁、杭等重点城市一小时交通圈。佰傲再生瞄准常熟高新区区位优势,准备在这片热土上创造更多再生医学成果。
常熟产业基地作为目前佰傲再生产品线zui全、研发与生产设备zui先进的产业基地 ,将利用区域优势与产业聚集优势,打造辐射华东地区的再生医学产业化中心,中国标杆性的CDMO平台基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国家产业创新作出贡献。
敢于持续增资投入的背后,是企业对常熟高新区生物材料产业发展前景的强大信心。生物材料产业在常熟的蓬勃发展,吸引了一大批佰傲再生这样的优秀企业持续加码。而这些优秀企业串点成线,为常熟打造出了全新的科技产业链。
走进卡赫清洁技术(常熟)有限公司的智能制造车间,会发现里面很空旷。设备很多,人却不多,因为取而代之的是一台台的自动化设备。
一旁的产线生产的,就是全网好评率达到95%以上的清洁设备马达。马达是高压清洗机的一个核心零部件,几乎所有产品上面都有用到。“自动化设备带来的zui直接的收益就是人员的节省,从zui初的一条线个人。”卡赫清洁技术(常熟)有限公司家用生产总监石嵘介绍。
企业还进行了数字化转型升级,所有设备全部通过网络连接MES系统(智能制造方面的生产管理系统),实现和SAP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数据对接,实现了车间的数字化、智能化生产。“我们可以追溯到每一款产品的装配过程,可以立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石嵘说。
通过转型升级,公司生产效率提升了17%,运营成本下降了13%,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了22%。
这样的数字化管理下,生产出来的产品究竟是怎样的?在展厅里,就可以看到一个个形态、功能各异的清洁类产品。目前,卡赫已生产3000多款清洁类产品。先进的数字化管理理念,让公司在产品生产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这是目前为止让我们zui自豪的一款产品——高压清洗机K5,它获得了德国工业设计红点奖,使用起来非常便捷,它的主要客户也已遍及全球各个高端市场。”石嵘拿起一款产品介绍道。
这款产品可以用来清洗地面、清洗庭院、清洁车辆。加压到120bar的水从喷嘴高压高速射出,就可以把清洁和冲洗一步完成,大大提升清洁效率。
除了小巧的高压清洗机外,一台驾驶室洗地机更是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企业厂区的清洁也正是使用的这款产品,相信不少市民也在大型商超和高铁站台见到过它。这款洗地机的动力系统非常完善,能自由地操纵,灵活地旋转。
“由于当时常熟的招商引资政策非常好,服务也非常到位,所以2012年落地常熟后,公司逐渐完成了二期厂房建设。”石嵘介绍,未来公司已经制定了长期战略,深耕中国市场。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份额及生产基地。
“名品”纷纷涌现,名企密集落户,越来越多的常熟制造落地生花,拔节生长。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统计局局长李文平表示,近年来,常熟高新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工作部署,抢抓机遇,在推进工业技改、加强产学研合作、挖掘存量更新、强化政策支持、做优企业服务等方面重点发力,着力打造“市-区-企”转型升级共同体。
持续推动企业“智改数转”,实现机器换人、数据换脑;不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构建“龙头企业引领、中小微企业参与、科研机构联合攻关”的协同体系;加快推进存量更新,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出台各类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一人一企”包干做好服务保障,全力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在新的一年里,常熟高新区将进一步发挥政府、企业、平台和行业协会等各方作用,持续完善信息共享机制,让各主体之间沟通交流更加顺畅,不断推动关联企业空间相对集中、生产相互协作、技术互动创新、资源互补共享,帮助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协同发力、携手并进,全面提升产业链协同度、稳定性和竞争力,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