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2012年常熟市滨江城市建设经营投资公司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用途

admin4年前 (2021-07-25)常熟产业信息166

  该项目经江苏省常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常熟国际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常发改〔2009〕186号文)批准。

  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发行人常熟市滨江城市建设经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金额为133,900万元。一期工程实施范围为A区公共配套服务区和B区常熟港物流片区,北至长江边,西至常浒河,南到通港路,东至徐六泾,用地规模419公顷。

  一期工程共建设A、B区内主干道、次干道、支路20条,总长度23,143米,宽度18-55米,工程量715,097平方米。桥梁22座,桥梁总长度444米,工程量14,488平方米。敷设给水管16,437米,管径DN200-DN600;雨水管道29,441米,管径d600-d1200;污水管道5,144米,管径d315-d1000。电力电缆管沟开挖19,956米,电力检查井400口及10KV开闭所4座;集约化信息工程管线。绿化面积65,640平方米。

  综合仓储中心位于B区兴港路以南、沿江大道以北、常熟物流中心以东、科弘以西,建设物流仓库8座共计34,560平方米,行政开票中心6,480平方米,调度楼、消防泵房等辅助用房2,628平方米。

  沿江物流仓储中心位于B区兴港路以北、徐泾溪以西、港五路以东,沿江大道以北、常熟物流中心以东、科弘以西,建设物流仓库8座共计67,248平方米,行政开票中心、调度楼、消防泵房等用房19,484.5平方米。

  包括消防、边检、现代物流服务中心,位于B区正大路北侧、金茂路西南侧。其中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包含金融服务中心、产品展示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建筑面积88,434.3平方米。边检楼营房及附房建筑面积3,332平方米;消防楼3,545平方米。

  常熟市经济基础雄厚、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沿江工业发展快速,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以钢铁、能源、造纸、精细化工、汽车零配件为主导的五大规模产业群体,港口产业的聚集效益不断显现。

  常熟港集口岸建立、监管和服务于一体的口岸联检中心,配套完善口岸视屏监管覆盖全港系统设施,海关、检验检疫部门与外贸进出口企业联网,建立“检贸、关贸、税贸”有效协作机制,为构建常熟国际物流园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常熟国际物流园区的建设,是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完善功能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完善港口物流配套功能的需要,是常熟市实施“以港兴市”战略的有效途径。该项目的实施将推动常熟国际物流园区的快速发展,为建设综合性、国际性的物流园区奠定基础。该项目建设是常熟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具有良好的背景。从经济效应来看,项目完工投入使用后,预计每年可获得4,10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

  该项目于2009年7月开工,截至2011年12月31日,综合仓储中心及沿江物流仓储中心的建设已基本完成,除部分货物堆场尚在建设以外,其余仓储用房及配套用房已基本竣工;已完成铺设物流园区内道路长度约21,100米,完成道路路基路面工程量约63,5000平方米,建设桥梁21座,完成配套给水、雨污水管道合计长度约39,400米;现代物流服务中心已完成土建封顶,正在装修中;消防、边检用房已竣工交付,目前进展状况良好。

  该项目经江苏省常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常熟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常熟科创园创业园区研发、商务综合用房项目核准的批复》(常发改核〔2009〕55号文)核准。

  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发行人常熟市滨江城市建设经营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金额为2亿元(含土地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常熟经济开发区滨江新市区四海路以南,龙腾路以西,土地面积49,646平方米。该项目建筑面积84,850平方米并配套道路、场地、绿化等设施,项目拟分期实施。

  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加快海内外企业研发机构引进,推进国际跨国公司高科技产品和核心技术集聚,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来常熟市创业,推进科技项目落户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区、校、企”的合作和交流,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和科技配套服务,提高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自身创新能力,占领产业升级的制高点,打造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新的产业优势,提升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竞争力,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在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江新市区中心区设立总规划面积1,000,000平方米、首期540,000平方米的“常熟科创园”。而创业园区研发、商务综合用房项目是科创园建设的一部分,有其建设的特殊背景。

  建设该项目有利于引入创业办公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从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环境,加快滨江新城的建设步伐,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由“开发区制造”向“开发区创造”战略转变这一整体规划发展目标的要求。从经济效益来看,该项目实现销售后,年平均利润总额3,620.47万元,年平均上缴所得税1,147.99万元。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35.43%,经济效益较好。

  该项目于2010年1月开工,截至2011年12月31日,已竣工交付10,000平方米;完成土建封顶35,000平方米;其余35,000平米开始桩基部分建设,目前进展状况良好。

  该项目经江苏省常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企业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常发改备〔2010〕620号文)备案。

  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发行人全资子公司常熟长江港务有限公司,总投资金额为24,173.29万元。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兴港路以北、泓洋仓储以西。建设规模为新建仓库及辅助用房70,050平方米,购置相关设备;年储备钢材28万吨。

  该项目的建设地址位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有年货物吞吐量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0万标箱的常熟港。常熟港已成为长三角区域zui大的钢材进出口中转基地之一和华东地区zui大的纸浆集散基地。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钢铁相关产业的延伸项目也越来越多,形成了特殊钢、热/冷轧钢、不锈钢、彩/镀锌板等为特色的产业链,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钢材仓储设施的需求越来越大。

  项目建设地目前有兴华一期集装箱码头,一期通用码头、二期件杂码头、兴华三期码头、常熟华润石化码头及常熟益成钢铁码头等十多个已建成投产的专业码头,其中钢材的通过能力达到了1,000万吨,而与之相配套的钢铁仓储设施则严重不足,与项目所在地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地理位置和功能优势不相适应。新建工业性仓储项目的建设将解决这一难题。从经济效益来看,该项目实现销售后,年平均利润总额3,354.4万元,年平均上缴所得税838.6万元,年平均税后利润2,515.8万元,经济效益较好。

  该项目于2010年12月开工,截至2011年12月31日,已完成56,000平方米仓储用房建设,配套用房土建已基本完成,正在装修中,目前进展状况良好。

  该项目经江苏省常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常熟经济开发区污水收集管网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常发改投〔2010〕23号文)批准。

  该项目实施主体为发行人控股子公司常熟港口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发行人持有该公司81.64%的股权。项目总投资金额为36,014.34万元。项目建设内容为敷设DN315-DN1200污水管道80公里;污水提升泵站12座,总建设规模7.55万m3/d,占地1.21公顷。

  常熟市隶属苏州,地处太湖流域范围内。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常熟市境内的重要的经济地块,随着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中高档造纸、电力能源、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新型建材及特殊钢铁等新兴产业的迅速崛起,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成为沿江开发的一大亮点和常熟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不断发展以及环保现状的日益严峻对常熟市域内污水处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该项目的建设实施是确保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污水处理的能力达到国家及省有关标准的必要方法;是治理太湖、保障供水水质的需要;是促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保障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科学、和谐发展的必要途径;是满足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快速发展要求,确保新增污水来源能够得到有效处理的必然要求。

  该项目于2010年12月开工,截至2011年12月31日,已完成敷设DN315-DN1200污水管道58公里,完成污水提升泵站建设11座,目前进展状况良好。

  发行人将通过多种方式规范本次债券发行募集资金的管理、使用和偿还,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为方便募集资金的管理、使用及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发行人将实行募集资金的专用账户存储制度,在监管银行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常熟支行设立募集资金使用专户。

  发行人已按照国家财经法规、制度的要求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制定了完善的资金管理制度,在经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的投向和募集说明书明确的投资金额安排使用募集资金,实行专款专用。发行人在使用募集资金时,将严格履行申请和审批手续,在募集资金使用计划或公司预算范围内,由使用部门或子公司提出使用募集资金的报告。禁止对发行人拥有实际控制权的个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及其关联人占用募集资金。同时,发行人将设立专项偿债账户用于本期债券本息的划付,实行专户存储。

  发行人将安排专门部门负责本期债券募集资金的总体调度和安排,对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做好相关会议纪录。专门部门将不定期对各募集资金使用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现场检查核实,确保资金做到专款专用。

  一、募集资金用途概况本期债券募集资金12亿元,具体用途及金额如下表所示:单位:万元(一)常熟国际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项目1、项目批复该项目经江苏省常熟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常熟国际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常发改〔2009〕186号文)批准。2、项目建设概况......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着力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常熟高新区启动“十百千万”专项行动

着力构建科技金融体系常熟高新区启动“十百千万”专项行动

  苏报讯(驻常熟记者 陈洁)日前,常熟高新区与工商银行常熟支行联合启动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完善区域金融服务生态体系,力争到2025年实现区域内科技型企业科技金融服务覆盖率达95%。   常熟高新区“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将通过双方联合建立科创金融创新服务中心,创新银政合作模式,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创新金融服务、科技政策办理、科技企业辅导、资源整合对接,着...

常熟科创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常熟科创园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日前,常熟科创园(常熟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通过国家科技部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正式进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行列,成为本市首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常熟科创园自成立以来,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推进载体建设与平台功能完善,快速引进和孵化培育创新产业项目。目前,科创园已有30多个双创项目成功实现产业化。   双创载...

市重点项目坦洲三创科创园首期项目封顶16家企业签约入园

市重点项目坦洲三创科创园首期项目封顶16家企业签约入园

  9月6日上午,2022年中山市重点项目坦洲镇三创科创园一期项目封顶暨园区招商企业集中签约仪式在三创科创园区隆重举行,三创科创园首期项目主体结构顺利封顶,16家招商企业成功签约入园,总投资约10亿元,涵盖了3d打印、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光电科技等领域。   据了解,三创科创园是坦洲镇2022年市重点项目,总投资约3.5亿元,今年5月正式启动建设,历时3个月完成了首期...

虞城高新区:改革创新激发新动能

虞城高新区:改革创新激发新动能

  走进初夏的虞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记者被一派欣欣向荣的场面所震撼,建设工地施工紧张,投产企业生产红火。   “为打造高新区建设发展升级版,我们去年11月份围绕发展战略进行了全面改革,在体制机制、破解瓶颈、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做强产业集群、帮扶企业方式、低效和闲置用地治理等十个方面推行了创新举措,改革提升了发展活力,创新激发了发展潜力,高新区呈现了高质量发展新态势。...

载体创建、绩效评价双丰收垠坤科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载体创建、绩效评价双丰收垠坤科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公布了2022年备案省级众创空间名单,由垠坤科创旗下“南京大数据产业基地”运营的“南京大数据众创空间”成功认定江苏省级众创空间。   同时,在2021年度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中,垠坤科创载体“南京垠坤新城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获评优秀(A类)、“南京大数据科技企业孵化器”获评良好(B类)。   垠坤科创作为垠坤集团旗下...

元品牌科创园

元品牌科创园

  我是园区负责人,我要更新园区资料及联系方式。更新园区   元品牌科创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苏州市常熟市南下屯村路与辛庄大道交叉口西北方向120米,面积约13.04亩。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

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再次入围“中国化工园区30强”

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再次入围“中国化工园区30强”

  5月23日,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广东惠州发布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名单和潜力10强园区榜单。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在30强榜单中位列17名,这是该园连续7年入围“中国化工园区30强”。   据了解,此次评选出的2019中国化工园区30强代表了国内化工园区发展的先进水平,对我国化工园区规范化发展、发挥集聚规模效应...

苏州国际科技园:以AI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苏州国际科技园:以AI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

  2021年6月25日,第五届集微半导体峰会在厦门海沧正式开幕,本届峰会以“心芯本相印,变化有鲲鹏”为主题,共计2天。苏州国际科技园亮相本届峰会,全面展示园区优势,对接企业需求。   苏州国际科技园(SISPARK)是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蕞早、规模蕞大的科技创新载体,于2000年4月启动,总投资60亿元。   21年前,国际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