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SBTi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一文读懂对标SBTi有多难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倡议。不同行业企业也纷纷站在同一个愿景下共同瞭望“零碳”未来。近日,在上海举办的第六届进博会上,本报记者注意到, 多家企业均其提出按照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标准进行减排。
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在进博会上宣布,其获得由国际测试、检验和认证机构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颁发的ISO 14064温室气体核查声明证书及ISO 14067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书,以实际行动践行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
全球美妆公司科蒂集团亚太区执行副总裁兼中国代理总经理陈立乙表示,其在遵循SBTi批准的减排目标,细化各项可持续准则与承诺。
作为人类和动物营养领域及农产品加工和贸易的全球企业ADM(美国艾地盟)宣布设立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并与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BTi)紧密合作,助力全球将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
索尼相关负责人透露,其已于2022年8月24日获得了SBT”批准。
希尔顿集团也表示,其是全球首个推出获得“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组织认证ESG目标的酒店集团,希尔顿集团已制定了完整的ESG框架。
尽管各大公司纷纷对标SBTi标准进行减排,不过,对很多企业来说,按照SBTi标准减排并非易事。
需与《巴黎协定》温控低于1.5摄氏度目标保持一致
本报记者了解到,SBTi是由环境信息披露机构CDP、联合国全球契约、世界资源研究所以及公益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于2015年合作成立的一个倡议,旨在帮助企业根据《巴黎协定》制定科学的减排目标,并为企业设立的目标提供第三方验证。
以往,SBTi设定的气候目标承诺分为三个类别,即全球平均温升低于2摄氏度、远低于2摄氏度和低于1.5摄氏度,以确保其与《巴黎协定》中控制全球温升幅度小于2摄氏度或1.5摄氏度的目标保持一致。每一类别的承诺对应着承诺公司采取的不同层级的绿色行动,同时,SBTi对承诺公司减碳目标的评估要求也不一样,公司为达到这些目标所付出的努力、成本、代价、难度也不同。
自2019年10月15日起,SBTi调整为要求企业符合远低于2摄氏度或1.5摄氏度的科学的减排目标才能申请。而从2022年7月15日起,SBTi仅接受低于1.5摄氏度的科学减排目标的申请。
从SBTi的不断调整碳目标要求,可以看出其对申请加入企业的减碳目标和减碳行动要求也在逐步趋严。
另外,据香港大学中国商业学院ESG中心主任施涵博士介绍,企业若要顺利完成SBTi的认证流程,要通过五个关键步骤。
一是企业需要在SBTi的网站上注册并提交一份承诺信,表明愿意在24个月内制定科学的碳减排目标;二是根据SBTi的标准设定近期(必须)、远期(推荐)、净零(推荐)碳减排目标;三是企业提交设定的减排目标并由SBTi验证;四是验证完成后通过SBTi官网公布,并与企业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五是每年公开披露其碳排放和碳减排目标的实施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SBTi并非强制性企业加入,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自愿选择加入。
未能按时提交碳目标的企业将被公开除名
根据SBTi推出的新政策,从今年起,要求企业或机构在承诺加入SBTi后两年内,必须提交具体的减碳目标以供核验,否则将被公开除名,取消企业的碳减排承诺资格。
“也就是说,按照SBTi的认证流程,企业或机构在进行完diyi步之后,走到第三步有24个月的时间去提出可靠的目标并进行验证。”施涵告诉本报记者。
据悉,当下,全球已有6040家企业向SBTi提交申请的,仅有3397家企业zui终获得目标验证,2522家企业仍处在宣布承诺后24个月的目标制定和验证期内,今年被取消碳减排承诺资格的企业有121家,亚马逊、雅虎日本、淡水河谷、史密斯菲尔德食品等国际知名巨头企业也在移除之列。
而在中国大陆,共有237家公司申请了加入SBTi倡议,承诺实施科学的碳目标,目前,已有96家企业获得批准的碳减排目标,124家企业处在宣布承诺后24个月的目标制定和验证期内。还有17家企业,因承诺加入SBTi后两年内没能在今年提交具体减碳目标以供核验而被除名,中国的天合光能、中通快递、TCL移动通信、秦淮数据、浙江南都电源等企业均在列。
“从全球来看,被除名的企业占全球提交申请企业总量的比例为2%。”但在中国大陆企业中,被取消承诺资格的企业占全部承诺企业数量的比例7%,这一比例远高于全球水平。”施涵说。
据施涵分析,今年被除名的企业,jue大部分主要卡在了第三步。企业完成diyi步,也就是对外界承诺要在24个月内制定科学碳目标后,需要填写一份目标表格,详细说明自己的目标设定方法、数据来源、假设和预期结果,并提交给SBTi进行验证。SBTi会根据自己的标准和准则,对企业的目标进行评估和反馈,如果有问题,会要求企业进行修改和补充。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期间可能会有多次的沟通和修改。对企业来说,提交和验证目标的过程比较复杂和耗时,也是导致企业难以按照SBTi倡议要求完成目标制定的原因之一。”施涵说。
范围3减碳沟通难,按照线性减排速率减排更难
据了解,SBTi提出的低于1.5摄氏度的减排目标,不仅涵盖范围1(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直接排放量)和范围2(企业外购电力、蒸汽、供热或制冷的生产而产生的间接排放量),在目标验证过程中,也会对范围3(范围1、2以外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其他间接排放量)的减排目标进行评估。
“范围3对于很多业务复杂、或者还处于快速发展的企业来说,难度较大。”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高级学术顾问、教授施懿宸告诉本报记者。
承诺加入SBTi后两年内没能提交具体减碳目标以供核验而被除名的亚马逊在公开回应时就指出,亚马逊一直在与SBTi合作,试图为亚马逊这样业务复杂的企业制定减排方法,但一直很难提交“有意义且准确”的目标。
据施懿宸分析,亚马逊范围1的部分事实上很难减少,因为它本身业务量在增加,所以在运营过程中的减排量难以减少;在范围2的用电部分是其减排的主要领域,亚马逊采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减排比较容易;而范围3涉及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亚马逊业务复杂,产业链上的企业很多,沟通起来比较困难。因此,在范围1和范围3部分,目前,亚马逊的减排量是有限的。
长期为企业做碳咨询的清碳技术(无锡)有限公司CEO崔伯龙也向记者表示:“范围3中,让产业链上的企业也按照一定的目标去减碳,相关方会因此利益受损而不配合、不同意,导致企业按照预定计划减碳相对比较困难。即使有配合的企业,其减碳也要成本,那供应的产品价格也会提高,zui终就需要消费者为此买单。但让消费者为绿色低碳产品买单还需要一定过程。”
事实上,除了范围3减碳困难,SBTi还要求所有申请加入的企业使用jue对减排量,设定jue对目标,要按相同速度减少jue对排放量。即企业要达到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每年线%。
“按照这个减碳目标,可能企业未来的发展就要跟着确定的碳减排速度走。”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创始人、主任马军指出,对企业来说,市场好坏是不确定的,可能一段时期内市场行情不好,企业规模缩小,碳排放也会少,但在市场好的时候,企业还想扩大规模。所以,企业未来的发展,有它的不确定性。按照刚性的线性减排速率去减排,实际上不是很好落地。
亚马逊被出除名后也回应称,自身平均单位的碳排放已经减少,总量提高是因为销量规模高速增长。据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亚马逊提出了204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但现实却是,企业的碳排放至今不减反增,每年的碳排量达到7127万吨,甚至超过瑞士、丹麦等一国的碳排放量。被除名跟其市场扩张关系密切。
碳信息披露项目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2000年在英国成立,是一家国际性的非盈利机构,其独有的全球系统为各大公司提供环境信息的计量与披露,它还拥有全球zui大的气候变化报告数据库、水资源与森林风险数据库。
联合国全球契约:是一项自愿倡议,1999年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提出“全球契约”计划,并于2000年7月在联合国总部正式启动。倡议呼吁全球企业实施普遍接受的可持续原则,并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等各项联合国目标。
世界资源研究所:成立于1982 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是一家独立的全球性智库和行库。
公益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1961年成立,总部位于瑞士格朗。是全球zui大的独立性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
原题:多家企业提出按SBTi标准减碳,一文读懂对标SBTi有多难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