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化工园区发展状况与竞争态势(江苏篇)
化工园区集聚着化工企业和技术人才,是化工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主阵地。2020年10月,江苏省宣布全省定位化工园区、化工集中区名单。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等14家园区被认定为化工园区,宜兴市新材料产业园等15家园区被认定为化工集中区。化工园区数量较此前减少21个,省内近半数园区被取消化工定位。
“十三五”末,江苏省化工企业入园率为42.7%(以数量计,下同)。入园率较高的设区市为宿迁市、南通市、南京市和镇江市,入园率超过60%;而无锡市和常州市入园率不足20%。在园区外也集聚着部分较具竞争力的化工企业和项目。
江苏省29家化工园区(集聚区),主要集中在苏州(6家)、连云港(4家)、南通(3家)、无锡市(3家),共有园区16家,集聚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常熟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连云港徐圩新区、如东县洋口化学工业园等头部园区。其余各市均有化工园区的分布,盐城、常州、泰州、徐州市各有2家,分布有头部化工园区: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头部化工园区。镇江、南京、扬州、淮安、宿迁市各有1家,分布有头部化工园区: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扬州化学工业园区。
根据江苏省各地区发展条件及化工产业发展特点,化工产业布局总体可以划分为三大部分。沿江/沿湖产业区包括8个地级市,现有9个化工园区和8个化工集中区。沿海产业区包括3市地级市,现有5个化工园区和3个化工集中区。苏北地区包括3市地级市,现有4个化工集中区。从化工园(集中)区布局来看,全省14个认定的化工园区中有10个位于长江沿线个布局于沿海地区,集中区布局相对较为分散。
江苏省9个化工园区被评为“2021中国化工园区30强”,其中苏州市2家、常州、连云港、南京、南通、泰州、扬州、镇江市各有1家。化工园区的发展给当地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贡献,这些地级市中南京市、苏州市和无锡市化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千亿元,税收水平居全省前三。南通市、泰州市、常州市和连云港市四市,主营业务收入超五百亿元。30强的前10强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泰兴经济开发区、扬州化学工业园区等分别排名第2、5、10位。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镇江新区新材料产业园、连云港石化基地、如东县洋口化学工业园位列其中。
江苏省沿江沿湖区域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石油化工、化学原料、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生产体系,是产业链中下游聚集度zui高的地区。沿海的连云港、盐城、南通依托便利的交通条件和临港条件,形成了石油化工、有机原料、合成树脂为主的生产格局,同时形成了具有国内重要影响力的农药、医药产业。北部的徐州、宿迁、淮安依托资源禀赋,形成以煤化工、盐化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总体分析,全省形成了以精细化工为主导,石油化工、有机原料和合成材料广泛分布,化工新材料加速布局的化工产业体系,各市产业特点鲜明,产业链中下游产品占比逐步提升。江苏省认定园区集聚化、一体化、协同化发展已具有相当水平,在国内化工园区综合实力中表现突出,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安全、环保水平取得长足进步。
石化企业沿江、临海而建是出于运输便捷的考量,但恰好是人口密集区、经济发达带,有环境污染之患,招致环保整治则是必然。江苏石化企业沿江临海已形成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国家级)、常熟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省级)、泰州滨江工业园区(市级)等化工园区分层集聚,环保风暴下,“263专项行动”、“四个一批”专项行动等铁腕“减化”,淘汰化工企业超2000家,诸园区亟待“腾笼换鸟”,仅宜兴一地2018年就集中整治两个化工园区和其他工业集中区,2019年响水化工园事故,更是给江苏经济发展带来了阶段性的障碍。江苏省以农药、染料等为代表的传统精细化工领域企业数量众多,产值占全省化工行业总产值的24.5%,但存在布局分散、产业集中度不高、高端应用品种不足的问题。江苏总体经济向好但部分资源割裂、产业亟待调整。
沿海产业区是全省化工园(集中)区可利用土地面积zui多的区域,形成了以炼化一体化与多元化原料加工为龙头,以石化原料深加工为纽带,推进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提升下游产业的产品品种和数量,构建生产技术先进、附加值高、绿色化程度高的高端化工产业集群。沿海产业区区位优势明显,集疏运交通条件良好,具备发展大型石化项目的条件,并且适宜发展石化下游深加工、新领域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位于产业链下游和价值链高端的产业。如:大丰港石化新材料产业园以己二酸/己内酰胺以及相关配套原材料为基础,向下游延伸发展尼龙6、尼龙66,进一步延伸发展下游产品聚酰胺工程塑料和锦纶长丝,拉长基于苯加氢到工程塑料/锦纶的产业链条作为产业布局。
沿江/沿湖产业区是全省化工企业zui集中、产业基础zui雄厚、产业门类zui齐全的区域,也是化工园区和化工集中区数量zui集中的区域,产业基础良好、技术基础突出、物流条件较好、人才积累相对集中,具有较强的综合发展优势。沿江/沿湖产业区的化工园(集中)区内可开发用地面积已不多,部分化工园(集中)区内地块分散,不具备发展大型石化项目的条件,该区域适宜发展石化下游深加工、新领域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位于产业链下游和价值链高端的产业。如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依托基础原料条件,布局工程塑料产业,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工程塑料、聚醚醚酮、聚醚酰亚胺等;依托丁二烯原料基础,发展合成橡胶及热塑性弹性体产业,包括丁腈橡胶、卤化丁基橡胶等。
苏北产业区盐化工、煤化工形成了一定的发展水平,在省内具有重要影响力。“十四五”期间,苏北产业区主要对现有产业进行提质升级,实现盐化工、煤化工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并通过产业整合,提升产业聚集度。通过布局新领域精细化工产业,实现传统精细化工产业的升级发展,力争形成原材料生产与下游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的一体化提升发展。如:江苏淮安工业园区充分利用氯资源优势,发展氯化烃类关键原料,布局新型氟硅材料产业,并向制冷剂、橡塑新材料方向发展。
9月26日在山东青岛,由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主办的化工园区产业链(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征求了部分省份工业和信息化厅、重点园区对《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化工园区智慧化评价导则》的...
推进石化产业基地和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慧化工园区,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先进化工集群、示范基地,构建错位发展、集约高效、优势互补、链条协同的石化化工产业发展新格局,为行业...
日前,河北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出台《关于支持化工新材料产业率先突破的若干措施(试行)》,从加大资金支持等8个方面,推进园区化工新材料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增强核心竞争力。
2020年12月8日,甘肃省副省长李沛兴来到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调研园区建设情况。李沛兴指出,要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认真抓好绿色化工园区安全环保工作,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为充分发挥园区在化工产业安全生产、“双招双引”、转型升级中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山东淄博将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建造国际竞争力一流的化工产业体系。日前,该市发布《关于加快全市化工园区规范建设提升园区发展水平的...
“近年来,兰石集团依托兰石高端制造产业园,持续梳理和识别两化融合方针、可持续竞争优势需求,明确集团未来两化融合工作方向,进一步夯实两化融合体系,打造新型能力,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2019-11-12中国化工报
黑龙江吉地油服:奏响“奋进曲” 冲刺“满堂红”
中石油 中石化 中海油 中化 中国化工 中国化学工程入选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名单!
关于征订2024年《中国化工报》的通知
傅向升:创新与做强是橡胶工业高质量发展首要目标
业界探讨气体净化领域高质量发展之路
“新”动齐鲁——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智库研讨会纪实
科技创新赋能安全环保——业界热议危化品液态烃罐区风险管控
我国首个页岩气立体开发行业标准发布
2024年化肥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365万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六铺炕北小街甲2号《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邮编:100120
国务院新闻办审核备案登记号京ICP证100512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