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关于苏州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admin2年前 (2023-03-05)常熟产业信息314

  进入新发展阶段,苏州市委提出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发展战略,为推动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又提出了市域一体化等战略举措。产业创新集群不能在分割化的空间中去发展,必须要在要素自由流动的空间中去发展。为促进产业创新集群的科学布局,在原有的空间布局基础上又提出了“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等空间新战略。除此以外,我们认为,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还必须要和城市功能的完善、人口结构的提升等有机协调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产城人融合发展是对苏州进入新阶段发展规律的新认识。苏州发展要从之前单一的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人口集聚线性单维度的发展模式,转向产业发展、城市发展、人口结构提升的相互影响、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多维度综合型发展模式。产城人融合发展对于进入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只有有效协调三者的关系才能推动苏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而率先实现现代化。为此,我们提出苏州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思考与建议,具体如下:

  一、要充分认识新阶段产城人融合发展的规律性

  苏州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城市功能转型、人口结构提升,这三者将形成相互作用、良性互动、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组成了一个“增长三角”。任何一方面发展不足都会制约其他两个方面的发展,进而影响总体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三者融合既是苏州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动力,任何割裂三者的关系都不会取得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也难以实现。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包括苏州很多地方的发展都是一种割裂式的发展模式,开发区仅仅成为一个产业集聚区,城市功能不完善,利用廉价的土地资源,导致了城市低效率空间蔓延,缺少必要产业和城市功能的支撑,以人才为主的高端要素难以集聚,产业结构的转型缺少高端要素支撑。在苏州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空间蔓延和低效率的土地利用等问题。客观地讲,在特定历史阶段,这种割裂的发展模式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进入新发展阶段,这种模式的负面影响在逐步显现,严重制约城市和区域的创新发展。产业创新集群发展、城市功能转型、人口结构提升三者构成“增长三角”,“增长三角”要求我们必须要树立系统化的发展理念。

  从近五年(2017~2021年)落户人员看,大专以下学历占比达40.8%;从流动人口看,大专以下学历占比高达90.4%,四个县级市占比更高,这与产业结构中传统产业占比高、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外贸代工企业多的特点相关。高素质劳动力的缺乏,也影响了产业的转型和提升,以及城市功能的提升,反之亦然。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只有解决产城人融合的深层结构型问题,才能推动苏州的创新发展。要充分认识发展的阶段性与产城人融合之间的辩证关系,越是进入到以创新为diyi动力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产城人融合的规律就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既然是规律,就应该尊重规律,并利用规律,推动苏州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各板块要以科学的定位促进产城人的融合发展

  苏州市域一体化的发展,在不同的区域板块中要形成自己的不同定位。每个板块的科学定位是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的基础。产城人融合不是在静态的、封闭的空间中融合,它必须要在市域一体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背景中,在城市和区域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实现人口流动和集聚更加合理化,城市功能更加完善,特色产业创新集群的发展等综合型发展目标。每个板块的产城人融合发展要找到重点的融合空间,要有目的地集聚特色产业与专业型人才,要在城市功能、产业创新集群和人才集聚之间形成有机融合,这是发展进入新阶段在发展战略和模式上的重大变革。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为了有效地招商引资,实现快速地发展,城市功能方面的配套不足,这在增量经济阶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当发展进入到了存量经济发展阶段,进入到了以发展产业创新集群的新阶段,产、城、人相互之间制约的内在机制就体现出来了。在存量发展阶段就是要突破空间低效率扩张的“板块思维”,走向高端创新要素集聚的“节点思维”,这是因为创新从本质上就是在有限的空间中创新要素高浓度高密度的投入过程。产城人融合发展本质上就是在空间上打造创新增长极,带动区域转型和创新发展。各个板块要根据自身区情,要弥补历史的欠账,完善城市的功能,特别是在新区的建设中,高度重视产城人融合的发展,加快形成区域发展的创新极。

  苏州市委提出“产业在沿江转型、创新在城区集聚”,这一方面基于中心城市空间的有限性,沿江三市在土地资源上还有一定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进入新发展阶段,在发展理念上的重大变化。中心城市在创新方面的独特作用是其他县级板块所不具有的。中心城市要把创新作为重要的方向。因此,中心城市产城人融合发展显得更加重要,中心城市的产业创新、城市功能的完善、人口结构提升的联动性更需加强。沿江地区要借鉴上海临港新片区的发展经验,接轨上海临港新片区,实现沿江三市的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大力发展战略型的新兴产业,这种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按照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新理念。沿江三市相互之间要加强彼此联动与合作,加强港产城融合发展,以及港城与老城、高铁新城之间的联动发展,实现更加合理的人口集聚和产业布局,这在新时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分析近三年苏州常住人口增长情况,沿江三市增速明显低于市区,张家港、常熟自然增长人数、户籍人口甚至负增长,人口的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城市产业的规模萎缩。沿江三市要在产城人融合发展中尽快实现重化产业结构的转型,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通过产城人融合发展实现人口总量的增加和结构提升,这是进入新时期面临的重大课题。

  三、以产城人融合发展推动苏州区域空间体系的形成

  产城人融合发展必须在区域重点空间来实现,必须要与苏州的产业轴带融合发展,要将产城人融合发展与苏州空间体系的完善结合起来。苏州未来重要的产业轴线可以用“丰”字形表示,即沪宁制造业带、沿江制造业带、“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以及南北向的苏嘉杭和通苏嘉甬相互叠加的产业轴带等。之前在产业轴带的发展更多体现为产业的集聚所形成的产业轴带。应将产城人融合发展理念与产业轴带的发展结合起来,更好地带动各大产业轴的转型与创新发展。产业轴线的发展必须要通过轴线上的重要点或者增长极的带动,这些轴线上重要的增长极就是产城人融合的重点空间。从未来来看,苏州的创新发展对高端要素的空间集聚性要求更高,高端要素特别是高端人才、高端产业和城市功能的配套要支撑这种创新增长极的形成。创新增长极对于重点轴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牵引作用。要实现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推动“丰”字形重点产业轴线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形成产城人融合的不同层级的空间体系,并以空间体系的完善推动市域一体化的发展。

  四、以三大新城产城人融合作为战略突破口,推动苏州多中心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形成

  产城人融合发展要以中心城市的首位度提升和能级提升为战略目标。因此,在中心城市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更加重要。在中心城市的几个板块中,苏州工业园区在产城人融合方面做得zui好,使其享受了产城人融合的红利,在产业创新和高端人才集聚方面占据独特的优势,这种产城人融合的先进理念对于园区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怎么评估都不为过。园区产城人融合模式要在苏州各地得到推广和应用,特别是在推进三大新城建设中要学习其经验和做法。当然园区的产城人融合也是一种动态过程,产城人融合贯穿园区发展的全过程。

  苏州过去提出“一核四城”的空间格局,客观地讲,在几大新城发展的过程中,产城人的融合程度不够,早年发展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房地产的开发来推动新城的发展,这种发展在今天看来存在zui大的问题就是产城人的不融合问题,这严重制约了新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太湖新城的发展就明显存在着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不足等问题,虽然作为城的格局已经凸显,但作为产城人融合的城市格局并未显现。如何有效地解决三大新城产城人融合问题成为苏州发展现代化多中心城市的重要瓶颈,只有有效地解决好三大新城的产城人融合问题,苏州特大城市多中心有机的空间结构才能形成,也才能解决好中心城市人口的合理布局,以及集聚更多的高端人才和要素,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新城与中心城市钟摆式的交通问题。

  三大新城的产城人融合发展问题首要的是解决三大新城的科学定位,定位不明晰,产城人融合的结构性问题就难以解决。这里以相城区的高铁新城为例。苏州赋予了相城区“双中心”的定位,就是继工业园区后又一个高科技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再就是区域型的交通枢纽中心,这两个中心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相城如何打造成为区域型的枢纽中心,这不仅是相城而且是对于苏州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区域型枢纽中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枢纽,必须要有产业支撑,必须要变成一个功能型的枢纽。相城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功能?相城既要“顶天”又要“立地”,既要加强与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融合对接,又要立足于苏州制造业的大转型,相城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相城是否可以考虑发展科技型的服务业,把相城高铁枢纽建设成为一个科技转化中心,这对于推动苏州整体制造业的转型和创新发展具有战略的支点作用。这是相城特有的区位优势决定的,它比上海等大城市具有土地等成本优势,作为高铁枢纽又具有时间成本的优势,因此,应将科技型服务业作为相城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把交通枢纽打造成为科技转化的中心。工业园区是作为科技创新中心,相城则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与工业园区等错位发展并形成双核联动,共同推动苏州制造业的大转型。相城应以高铁新城为核心,加快产城人融合发展,这对于推动高铁新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太湖新城、科技生态城都要在大区域中找到科学的定位,形成战略营销,让世人知道其战略定位,在此基础上,在一些重点空间按照产城人融合发展的系统化思路推进整体新城的发展,要不断完善城市的功能。三大新城建设的过程中,要向工业园区学习,要把创新社区的理念引入到城市功能的完善之中,不能仅仅重视物理空间的建设。苏州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大城市超前发展(相对于中小城市来讲)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中心城市各大板块要按照“创新在城区集聚”作为重要的目标来加快产城人融合的步伐,没有产城人融合就很难实现创新突破。研发经济和总部经济等所支撑的楼宇经济发展必须要有以人才为主的高端要素的支撑,而高端人才对城市和产业功能的要求更高。所以要高度重视中心城市的产城人融合发展问题,要把它作为战略性的目标。三大新城的建设对于提升中心城市的能级和首位度具有重大的意义,对于苏州在新时期人口合理布局流动和对高端要素的集聚具有重大的意义,应将其作为产城人融合发展的战略突破口。

  五、以产城人融合发展推进苏州跨部门协同的制度创新

  苏州发展进入新阶段必然改变传统的产城人分割发展的模式,产城人融合发展是苏州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产城人融合发展不仅是一种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和发展模式,也是进入新阶段追求的重要目标。要实现产城人融合发展,必须要在跨部门协同机制创新方面取得突破。没有部门之间的协同,产城人融合只是一种“浅”的融合。要“三管齐下”,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产城人融合发展构成了未来城市发展zui重要的动力,不能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产城人之间的协同机制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建立一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既需要发改委等综合性部门,也需要一些专业型的部门,比如规划部门、科技部门、经信、金融等部门,建议由发改委牵头,联合其他部门,组建产城人融合领导小组,针对不同的重点区域产城人融合存在哪些问题,需要在哪些方面取得突破,如何更好地建立协同机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地调研和梳理。多部门协同机制的建立构成苏州未来发展重要的制度基础。要充分认识到产城人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产城人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它需要一个多部门之间的配合和政策协调。

  (作者系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吴智库执行院长)

  版权所有(C)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2023002088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姑苏晚报爆料电线 订报热线 新媒体广告 报纸广告转相关融媒中心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改革开放40年盘点常熟走过的那些意义非凡的“头部个”!

改革开放40年盘点常熟走过的那些意义非凡的“头部个”!

  常熟县委召开县委委员和行政十九级以上干部会议,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和中共中央主席、副主席、、陈云的讲话。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把全县工作重点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加快建设“四化的步伐。常熟的发展历史由此掀开新的一页。   1982年,常熟在王市公社南塘大队试点,推行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户经营,至...

全球招商季|西渡街道赴杭州、常熟等地开展招商考察交流

全球招商季|西渡街道赴杭州、常熟等地开展招商考察交流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全球招商季|西渡街道赴杭州、常熟等地开展招商考察交流   跟随奉贤区全球招商季的脚步,西渡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钟争光于近期带队赴杭州、常熟等地开展招商恳谈及项目精准对接。西渡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金叶花、西渡街道营商办、西渡...

常熟|文化片区新房“紧俏”下中海地块备受期待8-1号地块即将挂牌出让!

常熟|文化片区新房“紧俏”下中海地块备受期待8-1号地块即将挂牌出让!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常熟|文化片区新房“紧俏”下,中海地块备受期待,8-1号地块即将挂牌出让!   土拍讯文化片区一直以来都是常熟的“C”位担当,区域内新房稍有“动静”都能引起买房人的特别关注。统计发现,目前区域内还有一个新盘在售,新房“紧俏”。...

总投资5325亿元常熟市169个项目集中开竣工

总投资5325亿元常熟市169个项目集中开竣工

  苏报讯(驻常熟记者陈洁)昨天,2021年常熟市重点产业项目二季度集中开竣工活动举行,总投资532.5亿元的169个项目集中开竣工。   据了解,此次开工项目共有90个,总投资294.5亿元,当年计划投资103.6亿元;竣工投产后预计年产值387.4亿元,年税收达26亿元。   今年以来,常熟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同心协力推进项目建设,一季度项...

苏高新47亿元拿下江苏常熟商住地

苏高新47亿元拿下江苏常熟商住地

  1月11日,苏高新以4.7亿元竞得常熟经开区的商住地,成交楼面价5512元/平方米,溢价率12.95%。   据悉,该地块竞争十分激烈,在报价到达中止价后,进入一次报价环节,蕞后由苏高新竞得。   观点地产新媒体从出让公告获悉,该地块位于常熟经开区滨江新市区江洲路以南、江南大道以东、青春路以北,土地用途分别为零售商业用地、机关团体用地、城镇住宅用...

招商蛇口: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2022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招商蛇口: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债2022年度跟踪评级报告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评级为发行人委托评级。除因本次评级事项使中诚信国际与评级对象构成委托关系外,中诚信国际与发行人不存在任何其他影响本次评级行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本次评级项目组成员及信用评审委员会人员与发行人之间亦不存在任何其他影响本次评级行为独立、客观、公正的关联关系。   本次评级依据发行人提供或已经正式对外公...

头部厂房网上海001

头部厂房网上海001

  南通通州湾单层钢结构现房出售 1720平方米含208平二楼办公空间 长三角稀缺单层厂房   现房,1700多平,丙类,单层,钢构,单价3600元/平,长三角稀缺单层资源。   G2807 中南高科·南通通州湾产业园 南通滨海通州湾中南高科标准厂房 1905平独栋单层厂房出售 开发商一手房源 无中介费 可装行车 3600元/平方米 南通滨海通州湾中...

天地源常熟城铁新城项目跟投落地另为子公司15亿贷款提供担保

天地源常熟城铁新城项目跟投落地另为子公司15亿贷款提供担保

  天地源表示,本次项目开发引入员工跟投机制,有利于加快项目开发建设,激发公司经营团队的积极性,提升运营效率,符合公司发展战略要求。   观点地产网讯:6月5日,天地源股份有限公司披露了两则公告,内容涉及对外投资和为下属公司提供担保。   具体而言,天地源下属全资子公司苏州天地源木渎置业有限公司与宁波秦熙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作,双方按约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