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做好“结合”文章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常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潘 浩
党的二十大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组织路线必须为政治路线服务。组织部门既要带头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又要把准组织工作的新时代坐标,做好“结合”文章,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干部队伍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人才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广大党员、干部、人才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以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干部建功立业。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我们将坚持事业为上选干部配班子,紧扣长三角一体化、苏州市域一体化排兵布阵,推动优质干部资源向重点板块、重点项目集聚,主动适应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条块之间的干部交流,真正把干部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落实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登峯计划”,深入推进“一线工程”,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发展一线、斗争一线摔打磨练,确保各项事业青蓝相继。深化落实激励干部担当“1+N”系列政策,大力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加大对不胜任不适宜干部“下”的力度,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和国企干部队伍建设,持续打造“海棠讲坛”教育培训品牌,不断提升干部队伍争先意识、争先本领。
以严密组织体系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我们将聚焦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开展“五聚焦五落实”深化提升行动,务实有效推进各领域党建工作,引导广大基层党组织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把党的思想、力量、温度实实在在传递到群众身边。聚焦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划细做实基层网格,探索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让“江南福地”有更强吸引力。高标准推进全国重点村分类管理试点工作,明确分类标准,精准确定对象,健全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重点村预警防范和管理监督水平,着力形成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常熟经验”。
以产才深度融合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单独作为一个部分进行阐述,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我们将坚决抓好人才“diyi资源”,深化双招双引工作机制,聚焦新兴产业做强科技招商,建立人才资质评估机制,加大对初创期项目、孵化器毕业项目、产业化初期项目和爆发期前期项目的精准招引与扶持,大力引进一批优质科技创业项目。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关于“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工作要求,加快融入苏州市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高标准打造高品质人才社区,加速推进人才归谷建设进程,打造“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全生命周期载体配套体系。充分发挥常熟理工学院、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优势,用好UWC、常熟籍精英、海外合伙人等国际化人才资源渠道,吸引各类人才扎根常熟创新创业,以创新资源的加速集聚、人才结构的持续优化,引领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