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抓抗疫抓经济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794亿元
受疫情影响,常熟外出交流洽谈的步伐受阻,但常熟抓招商、促投资的热情没有变,求合作、谋发展的决心没有变!4月28日下午,常熟市重点项目“云签约”活动在市融媒体中心(小蛮腰)5G云客厅举行。总投资151.4亿元的一批优质项目以“云”为媒、以“网”为桥签约落户常熟。其中经开区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79.4亿元。市委书记周勤第,市委副书记、市长秦猛出席活动。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国,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晓红,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陈国栋参加活动。
秦猛致辞:回首过去,常熟始终勇立潮头,赢得发展的“风景独好”。常熟身处长三角核心区域,始终坚持改革、拥抱创新,综合实力一直保持全国百强县前四,历来都是投资热土、创业天堂。在本轮新冠疫情中,我们采取灵活又不失严谨的防控措施,zui大程度降低对企业和市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真正创造了市民生活安心、企业发展放心、社会总体定心的良好局面。立足当前,常熟将实施精准服务,回报所有的“坚定看好”。签约的项目,既有老朋友的深耕,更有新伙伴的牵手。疫情之下,所有的交流变得艰难,每一个合作都弥足珍贵,感谢各位企业家对常熟的信任,你们的加持让我们倍感振奋。我们将为项目投资建设到生产运营提供全周期的精准服务,努力解决企业合理诉求,确保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生效、早发展。放眼未来,常熟将瞄准产业高地,确保经济的“持续向好”。当前,土地和人才资源稀缺又宝贵,我们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举全市之力打造“苏州•中国声谷”、苏州高铁北城、昆承湖沪苏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等六大片区,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数字经济等“五大产业高地”建设,重点打造声功能材料、汽车及零部件两大苏州产业创新集群。同时,我们已经出台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和15条人才新政,还将在五年内供给2万亩土地,到2025年将全市人才总量提升至50万人以上,支撑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常熟经开区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79.4亿元、达产产值220亿元,涉及新能源、电子元器件、声学材料等领域。
英特模、英诺利等企业签约代表在线上介绍了签约项目。英特模氢能技术中心及新能该项目主要从事氢气发动机、燃料电池发动机、燃料电池电堆等氢能技术产品、智能驾驶高端测试装备及相关部件的技术研发、系统开发及测试,目标是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项目总投资10亿元,年产100套新能源测试设备及提供年测1000万小时新能源、氢能等汽车测试服务、智能驾驶业务,达产后预计年营收为10亿元,实现税收7000万元。苏州英特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整车、新能源三电、发动机、动力总成、EMC、氢燃料电池智能驾驶等研发测试及提供新能源业务系统集成设备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一期已于2021年1月投产,二期项目今年底将建成投用,年营收可达4亿元。公司目标建成为全国zui大、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智能驾驶高端测试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及测试研究中心。华安钢宝利汽车轻量化材料二期扩产,该项目总投资5200万美元,共建设约2.3万平方米建筑。新项目实施后将年产落料板23920吨、激光拼焊板25000吨。项目计划于今年底投产。华安钢宝利投资有限公司(GONVVAMA)是由华菱安赛乐米塔尔汽车板有限公司(VAMA)与钢宝利(Gonvarri)共同建设的合资企业,双方各出资50%,于2015年11月在常熟注册成立,并同时在沈阳、常熟、重庆以及娄底投资建设4家先进技术与解决方案中心,覆盖中国主要的汽车产业集群。其中华安钢宝利高新汽车板加工(常熟)有限公司于2017年投产,年产30万吨热冲压激光拼焊高强汽车钢板。瑞士英诺利无机电解液锂电池计划在常熟经开区设立常熟公司,作为中国境内投融资主体,投资建设“无机电解液锂电池中试线万美元。英诺利电池技术集团(InnolithTechnologyAG)是一家总部设在瑞士、研发中心在德国的电池技术研发公司。与传统锂电池相比,基于公司独有专利研发的无机电解液锂电池具有不可燃、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宽温度窗口和高安全性等优势,同时具有寿命长、充电快、放电能力强、可循环使用等特点,广泛运用于新能源汽车、电网储能系统、航海、航空、铁路等领域。
今年是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30周年,作为常熟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制造业发展的主要阵地,经过30年的创业和发展,经开区产业优质、城市优雅、资源优渥、配套优越、环境优美,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商务成本低、产业要素全、承载能力强、市场秩序好的投资乐土、创业高地。这里拥有便捷通达的交通区位,经开区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带,北靠长江,东临上海,拥有沿海高速、沿江高铁、通城高架、苏通长江大桥为一体的综合交通体系。经开区还怀抱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常熟港,拥有32公里黄金长江岸线个国际港口通航通商。这里拥有体系完备的产业基础,经开区拥有完备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托奇瑞捷豹路虎、立讯科技、长春化工、亨通海洋等骨干企业带动,不仅形成了电力能源、高档造纸、精细化工、特殊钢铁、海工装备为代表的特色制造业集群,也在加快布局声学、电子信息、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绿色化学、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这里拥有海纳百川的开放基因,经开区始终以开放为zui强动能、zui大优势,坚持全员、全领域、全天候开放,已落户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超600家,外资总投资达466亿美元,其中29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项目59个。高标准打造了立讯智能科技产业园、亨通国际海洋产业园、中德新兴产业园、欧洲绿色产业园、声谷创新加速中心、新经济总部大厦等总建筑面积超200万平方米的开放载体。这里拥有动能强劲的创新生态,经开区坚持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聚焦培育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联合南京大学、中国声学学会等权威机构,全力建设苏州·中国声谷。经开区还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常熟科创园,建成汇聚海内外精英人才和创新项目的常熟精英双创园,出台了高层次人才新政,先后引进海内外科技项目260多个,拥有市级以上领军人才团队200多个。这里拥有品质高端的城市功能,经开区坚持以“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的定位提升城市功能,积极携手华住、康桥、喜马拉雅、上海音乐学院等“重量级”单位和组织,推动常熟康桥学校、城市艺体中心、滨江美居酒店、喜马拉雅声学人才培训中心、长三角数字声音研究院等高端城市功能加快布局,不断提升城市品位。这里拥有亲商惠企的营商环境,经开区一直把企业看作zui宝贵的财富,把企业家当作zui尊贵的客人,始终秉持“亲商爱商富商、稳商固商护商”的营商理念。今年以来,经开区以“常舒心”品牌为引领,完善了领导干部挂钩重点企业服务机制,各部门立足自身职能,加强联动合作,主动靠前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项目签约为起点投产达效是目的,打造zui优营商环境全力服务项目建设,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等不靠,抢抓机遇,全力以赴稳增长、促发展,推动项目招引量质齐升,确保项目快落地、快达效,变“云上签约”为“丰硕产出”。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