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常熟工作会议精神在常熟引发强烈反响
9月28日,苏州市委常委会专题调研常熟市工作会议指出,常熟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只争朝夕的使命感,勇于攀登、砥砺前行、争先进位,加快建设高品质的“江南福地”。
会议为常熟的发展指明方向,在广大党员干部和企业中引发强烈反响。常熟各地各部门将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有力的举措,进一步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全力做好苏州市域一体化、产业创新集群打造、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形成“城市向南、产业沿江、老城更新”的总体发展格局。
更快节奏、更高水平向南融入苏州主城发展
常熟北联张家港,东邻昆山、太仓,南接苏州城区,是苏州市域一体化北向发展轴上的关键节点。
与苏州市区接壤的常熟高新区,借鉴苏州金鸡湖开发模式打造的中新昆承湖园区,成为南向融入苏州的新起点。9月13日,中新集团与常熟市政府、常熟高新区在苏州工业园区签署中新昆承湖园区《商务总协议》,正式开启“双湖联姻”模式。
“中新昆承湖园区规划面积46.4平方公里,根据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未来区域将形成一湖十岛的空间布局,打造数字科技和新能源两大主导产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苏州北部低碳城。”常熟市委常委、常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国说,作为常熟“城市南融”的先行军、桥头堡,常熟高新区将在“双湖联姻”“两区联动”中精准发力,依托“中新昆承湖园区”合作平台,叠加“UWC+”和国家大学科技园品牌效应,吸引更多新兴产业和人才集聚,不断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位于常熟辛庄镇南部的苏州高铁北城片区是常熟抢抓苏州市内全域一体化机遇,集中力量打造的重点片区之一。“辛庄镇将形成以新能源、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三大产业集群。全面推动产业升级。同时,加快漕河泾绿洲芯城等高端产业载体建设,深化与沪苏两地协同配合,承接沪苏优质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汇聚新兴制造产业集群。”辛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周振洪说。
为加快实现向南融入苏州主城目标,常熟交通部门加强与周边地区的交通联系,全力构建外联内畅、布局完善、功能清晰的交通网络,为市域一体化打好交通基础。常熟市交通运输局党委书记、局长陈义说,在当前已建成“环射衔接”快速路网的基础上,常熟正谋划昆承快速路、青墩塘快速路延伸对接昆山,204国道常熟东段快速化对接太仓,342省道常熟西段快速化对接无锡方向,进一步扩大与周边板块“30分钟”交通圈;同时将查漏补缺,积极打通毗邻区域“断头路”,协同实施常昆线至祖冲之路、辛渭线至相城大道的改造提升工程。
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双向赋能、融合发展
奇瑞捷豹路虎汽车有限公司是捷豹路虎首个英国本土以外的整车制造工厂,这里拥有两大省级示范智能车间,满产状态一天可下线多辆新车近年来,常熟经开区不断优化汽车产业布局、积极构建汽车全产业链发展新生态,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创新集群。
常熟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顾伟明表示,常熟经开区积极把握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机遇,聚焦发展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以建设中国声谷厚植创新动能,大力提升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海洋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制造业特色优势产业。同时,加快培育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及应用、声学产业及技术服务,海洋装备及通信、绿色智能核心汽车零部件、前沿高端材料、新能源及核心装备以及现代物流物贸等“2+4+1”产业体系,推动沿江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双向赋能、融合发展。
常熟市发改委党委书记、主任温献民表示,将积极推动苏州市域一体化(常熟)融合创新区建设,并与周边县市深化合作,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方面协作互补,发挥常熟的制造业优势,努力成为苏州高端制造业承载地。
“市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将整合不同区域的优势,提高产业协同效率,这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苏州兰德置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许杰介绍,常熟高新区、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苏州兰德集团三方合作共建西门子常熟数字化赋能中心,将为常熟、苏州乃至长三角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提供软件、硬件等解决方案,同时,还将建设数字化人才实训平台,引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认证体系,有效推动苏州市域一体化向更深层次融合发展。
常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委书记、局长马建峰介绍,常熟将坚持以数字化改造赋能产业,在全力推进项目、营造氛围、赋能企业的同时,紧盯企业数字化改造降本增效zui终目标,分行业、分领域、分层级,在数字化服务上下功夫,在特色化发展上出实招,在多元化赋能上求成效,高质量完成规上企业全覆盖总目标,推进工业经济实现更高质量的跨越式发展。
久久为功,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与温度
常熟山湖同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城保护案例入选住建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手册,是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近年来,常熟坚持把城市更新融入城市治理中,细节入手、久久为功,持续提升吴文化辨识度,让千年古城更加美丽,让百万市民更加幸福。
“在活化利用中保护历史建筑,精心编制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明确建设控制地带和风貌协调区域,推动历史、文化、生态等功能有机修复。”常熟市文体旅局党委书记、局长钱强说,将坚持用“绣花”功夫活化常熟古城区、沙家浜、古里及李市村等文化遗产资源,拓展休闲度假功能,全力融入苏州水乡文化旅游带。
常熟市虞山街道党工委书记苏利刚表示,虞山街道将紧抓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重大战略机遇,依托姑苏城和常熟城“双城联袂”合作平台,以吴文化为纽带,在保护利用、文化旅游、历史街区更新等方面强化合作,学习借鉴姑苏区在古城保护更新、文商旅融合发展、古城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充分挖掘虞山尚湖山水文化内涵,强化生态保育修复,有序推进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同时,把精细化治理作为提升古城品质的重要抓手,抓住老城区适老化改造、停车等“关键小事”,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与温度。
优化市容环境、服务市民群众是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常熟市城市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薛建伟表示,将聚焦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持续开展市容市貌精细化管理,推进“环卫四季美城”行动,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区,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全流程闭环体系,努力营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宜业宜居的城市环境。
秋分时节,稻浪滚滚,满目金黄古里镇坞坵村迎来一年一度的丰收季,也吸引来众多观鸬鹚捕鱼、听山歌对唱,感受江南水乡风貌的游客。古里镇副镇长,坞坵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唐青说:“我们村将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建设共享田园、村居、休闲、劳动的乡村慢生活体验和田园牧歌的美丽乡村升级版,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案例。”常熟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局长乔小力表示,常熟将继续围绕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美丽宜居、乡村和谐善治。深入开展“千村美居”工作,加快“两湖两线”跨域示范区建设,统筹农房翻建、农村基础设施更新和农宅移位归并,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到2025年实现保留村庄“千村美居”全覆盖。
版权所有(C)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2032443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姑苏晚报爆料电线 订报热线 新媒体广告 报纸广告转相关融媒中心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