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太仓:“一体化”中的创新力学

admin3年前 (2022-10-05)常熟产业信息147

  在高校创新资源的赋能驱动下,以创新发展动力、动量、动能的一体强化,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效率的要素资源整合

  9月5日,西交利物浦大学太仓校区正式启用。对太仓来说,这一天不仅是城市能级和知名度的持续提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是推进人才战略和产业创新转型的时代新篇。

  可以预见,西浦太仓校区所在的娄江新城科教创新区,将迎来人才头部资源的集聚、创新头部动力的聚变,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厚积而发。

  以5平方公里的科教创新区为牵引,太仓将抢抓国家战略叠加机遇,乘着长三角一体化、苏州市域一体化推进等“东风”,在更大范围、以更高效率加速创新要素资源整合,在动力增强中增添新动量,在动量膨胀中释放新动能,以创新发展动力、动量、动能的一体强化,实现在“一体化”大局中的跨越发展。

  创新发展、动能转换,人才是紧要。不容忽视的现实是,长期以来,高校资源一直是太仓人才工作的洼地。

  放眼苏州市域内,周边的兄弟城市已经补足了这块“先天不足”,张家港是全国首个拥有大学的县级市,常熟是首个拥有本科院校的县级市,昆山是首个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县级市。各地政府与地方高校围绕政产学研用,百花齐放,多彩纷呈。

  当年1月15日,太仓市政府与西北工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326日,太仓市政府与西交利物浦大学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共同打造西浦融合式教育太仓新模式。

  短短两个多月内,深度牵手两所高校,太仓的创新前景与空间一下子被打开,具备了人才集聚发展的新优势,为提升产业层次和城市能级,培育发展新动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洼地”瞬间成了“高地”。这既是高校基于自身发展的“用脚投票”,也是太仓多重战略机遇叠加赋能的“实力光环”。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5条新建铁路将在太仓交会,获批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彻底打开了链通国内统一大市场物理通道的太仓,将是苏州市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引擎、长三角一体化的重要枢纽。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资源的加入,是市场为太仓即将开启的新一轮跨越发展补上的蕞后一块拼图。

  “高校时代”的梦想照进现实,这座城市的“蕞强大脑”开启了加速升级。

  数据统计,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太仓集聚高层次人才超2.4万人,各级领军人才突破800人,人才事业蓬勃向上发展。今年以来,已落户科技人才项目243个,总投资近80亿元。

  根据规划,到2025年,西浦太仓校区将为当地每年输送不少于2000名具有国际视野、专业知识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预计到2026年,西浦太仓校区的在校学生人数将超8000名。

  时代更替,这是太仓为新时代开篇写下的注脚。

  就在西浦太仓校区的南侧,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的太仓智汇谷正在一天天长成。在大学周边,科教创新区正在布局建设“两谷一港”科创孵化体系。

  其中,智汇谷包含SEED创新中心、研发楼、商务办公楼,以及人才公寓、配套商业等,将于2023年投用,打造集研发、办公、交流、配套消费和居住于一体的国际化科创社区,放大、倍增高校对创新发展的推动作用。

  而在太仓全市,今年计划新增90万平方米载体面积,未来三年力争新增载体孵化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通过全生命周期孵化育成体系,为创新创业人才、项目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成长服务。

  “创新”二字已深深镌刻在太仓的生长基因里。

  依托江申泾创新走廊和太仓大道国际人才社区两条轴线,娄江新城将实施“大孵化器”战略,统筹协调四大片区资源,建设科创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孵化载体,在全城版图上打通和拓宽研发孵化加速产业化通道。

  另一条“走廊”,让娄江新城跳出太仓的城市框架,引领太仓融入更大的创新发展格局。

  作为娄江科创廊和虹桥北向拓展带的重要节点,娄江新城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如楔子般嵌入苏州市域一体化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格局,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为太仓集聚创新发展的资源。

  今年7月,太仓和昆山签订协同合作发展备忘录,与昆山等板块共同构建高质量协同创新链。依托娄江这条横向科创走廊,太仓将加速融入环太湖科创圈与沿江发展带、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吴淞江科创带组成的“E”字形发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西浦大学太仓校区自身就是市域一体化的生动实践。启用后,它将在校内资源的流动循环中,提升太仓与苏州工业园区的协同联动发展水平。

  “新城”与“节点”,这是娄江新城乃至太仓在未来发展中,对“局部”与“全局”的坐标变换,并以此实现城市发展空间的突破和颠覆。

  校地牵手成“姻缘”,地方追的是高校,求的是人才,谋的是发展。

  关键点在融合。直白地说,就是高校如何找准特点,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让特点成特色,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这也是各地追逐高校的根本。

  当前,苏州正加快建设产业创新集群,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在市域一体化发展下,太仓精准聚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三个千亿级产业,和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三个特色产业组成的“3+3”产业集群。

  高校的到来,成为太仓创新发展的蕞大变量,为逐渐精壮的城市产业“骨骼”催生更多“肌理”。

  作为国内航空科研领域的实力“担当”,西工大携手太仓,共建长三角研究院和智汇港,聚焦民用航空、微电子、智能制造等领域,加速向民用航空领域拓展。

  有了西工大的实力加持,太仓吹响了进军航空产业的“集结号”,建载体、引人才、揽项目。目前,太仓已集聚航空航天上下游企业近百家,年产值超百亿元。

  在太仓校区启用仪式上,西浦大学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示范基地、西浦全球创业与企业港揭牌,人才战略创新研究中心、全球金融市场研究中心、区域数据智能创新中心启用。

  而在专业设置上,西浦太仓校区则以区域产业发展为牵引,创建智能生态、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产金融合、智能机器人、物联网、文化科技、芯片七大行业学院,为当地的产业升级源源不断输送高层次创新人才。

  依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资源,太仓支持科技型企业做优做强,通过人才培育、平台建设、科技金融等,多措并举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瞪羚企业、上市企业的“科创梯队”。

  未来,太仓将与昆山统筹高校院所资源,打造昆太环大学科创生态园,探索联合建设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互设飞地孵化器,联合“揭榜挂帅”,联合技术攻关,相互提供实训基地,促进人才交流互动,跑出创新发展“加速度”。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大美中国·苏州十年间 常熟通高铁

  版权所有(C)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2032443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姑苏晚报爆料电线 订报热线 新媒体广告 报纸广告转相关融媒中心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常熟市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网

常熟市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网

  常熟科创园是由常熟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5月批准设立,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设,为高科技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优质服务和优良环境的科技园区。园区位于常熟市正在建设中的滨江新城核心区内,紧邻长江,总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首期规划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重点引进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光电信息、节能环保、汽车等领域的研发机构、中试基地、人才创业项目以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使之成为吸收国内...

水######融江苏“大学群”“都市群”群群相拥

水######融江苏“大学群”“都市群”群群相拥

  11月7日,无锡轨道交通S1号线城区段载客运行,城区段北延江阴第二站就是江南大学江阴校区所在的青阳站。明年4月S1号线全线通车,新校区明年秋季开学时,江南大学师生乘轻轨到无锡城半个多小时,到江阴城和高铁站只需一刻钟。   江南大学所在的霞客湾科学城,是江阴推进城市“南征”、接轨无锡的科创新城,“高校+轻轨”的新城布局,拓展了江阴城市空间,融入了锡澄城际带和苏锡常都...

“天工开物”润泽创新沃土

“天工开物”润泽创新沃土

  位于天津的天开高教科创园开园一年多来,园内注册企业已超2000家,一批“金种子”“好苗子”在此孵化、扎根,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又一支点。同时,在着力发展科技金融方面,天津也给出了“真金白银”,引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润泽天开科创沃土。   高品质住宅要怎么建?安徽开始征求意见   安徽8月24日出伏 “秋老虎”被短暂 ...   商议...

科创“新赛道”一览发展“好风景”

科创“新赛道”一览发展“好风景”

  虽已入秋,太湖之滨依旧“热浪奔涌”。位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太湖科技产业园内,一批新的研发生产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其中不乏国内知名企业区域总部项目。   开发建设近30年来,太湖度假区始终以“绣花功夫”守护生态环境,成为“太湖蕞美的地方”。面对长三角一体化、苏沪同城化、环太湖科创圈、太湖生态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这里抛出“度假区是不是只能搞旅游?”的“发展...

常熟科创园跻身国家级孵化器

常熟科创园跻身国家级孵化器

  常熟科创园成立4年多来,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不断推进载体建设与平台功能完善,快速引进和孵化培育创新产业项目。目前,科创园已有30多个双创项目成功实现产业化。   双创载体建设夯实创新根基。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的科创园各大功能板块建设快速高效推进。人才创业园一期、二期3幢孵化楼及配套功能区全部建成投用,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江苏:2022年度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院士工作站项目验收结果

江苏:2022年度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院士工作站项目验收结果

  根据《关于做好2022年度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院士工作站项目验收工作的通知》(苏科机函?2022?194号)及《关于下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企业人才站点管理权限的通知》(苏科条发?2015?136号)要求,经各主管部门发布通知、材料审核、专家咨询、现场考察、网上公示,省科技厅审核等流程,现将2022年度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院士工作站项目验收结果予以公示(见附件),...

常熟科创园研发楼F楼投用

常熟科创园研发楼F楼投用

  常熟科创园研发楼楼投用月日常熟科创园研发楼楼装修改造工程全部完成通过验收正式移交给北京电影学院常熟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投用该工程根据电影艺术气息研发楼建设的特殊要求对整幢楼宇建筑的内外墙面进行了全面装修改造配置了暖通弱电变配电等设施装饰面积达平方米投用后的北影常熟影视文化产业创新园将依托北京电影学院的影视艺术与技术优势发挥常熟及周边区域的山水景观亮丽名胜古迹繁多历史文脉清晰人文底蕴深...

挖掘科创幼苗投招四海英才苏州天使母基金“植根”创新集群

挖掘科创幼苗投招四海英才苏州天使母基金“植根”创新集群

  聚焦先进科创成果、“呵护”早期项目成长,是苏州天使母基金设立的初衷。截至今年2月,该基金已从400余只海内外基金中筛选出40个团队,完成设立19只子基金、引导倍率超3.4倍,投资行业覆盖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苏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今年初,苏州提出全面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集群,苏州天使母基金将如何发挥市场化优势引金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