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新赛道”一览发展“好风景”
虽已入秋,太湖之滨依旧“热浪奔涌”。位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的太湖科技产业园内,一批新的研发生产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其中不乏国内知名企业区域总部项目。
开发建设近30年来,太湖度假区始终以“绣花功夫”守护生态环境,成为“太湖zui美的地方”。面对长三角一体化、苏沪同城化、环太湖科创圈、太湖生态岛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机遇,这里抛出“度假区是不是只能搞旅游?”的“发展之问”,在文旅之外瞄准科创“新赛道”,精心描绘出新的发展“风景”。
今年4月,国内健康管理领域知名创新企业妙健康签约落户太湖度假区。不到半年时间,妙健康在太湖度假区设立的线下健康管理中心已经顺利开建。妙健康副总裁顾乐亮表示,落户太湖度假区,正是看中了这片山水的独特吸引力。
出于对生态的保护,太湖度假区的产业导入一直以来受到严苛限制,在制造业大市苏州的板块序列里,成了一个独特的存在。但在不少像顾乐亮这样的企业家看来,正是对环境长久的呵护,也为发展科创经济打下基础。“国外许多科技型企业都集聚在风景秀丽的小镇,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这正是太湖度假区的机遇。”
为了抢抓新经济“风口”,太湖度假区把项目招引放在首要位置。“对标苏州走在前列的国家级开发区,太湖度假区的招商模式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太湖度假区招商局局长鲍丽君坦言,新的发展要求下,必须强化招商的精准度,打好招商组合拳。
为此,度假区打破原有机制体制,从顶层设计入手,集中力量推进大招商,以市场化、专业化手段,今年先是成立太湖湾总部经济园有限公司、太湖湾现代服务业有限公司等4个专业招商公司,又组建了一支精干高效的招商团队,围绕区域各类产业载体开展差异化、专业化招商。
有了专业招商团队“掘金”,太湖度假区还探索做强基金招商“金融支点”,撬动和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地。
太湖科技产业园管理局局长唐锦华介绍,今年,度假区创新设立规模达10亿元的太湖科技产业引导基金,用于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重点产业的落地。目前,母基金已与蓝驰创投、天际资本等国内优秀私募基金管理公司深度合作在度假区成立创投基金,储备近20个拟投资项目。“前不久,引导基金对辖区内赛丽科技公司以直投方式投资500万元,助力企业落地发展。”唐锦华说。
好生态、好政策加持,优质项目纷至沓来。除了妙健康,今年以来,度假区还已引进安洁舒适家、杉越科技、诚拓智能等项目34个,实现营收25.14亿元,同比增长76.5%,同时,度假区还在重点洽谈跟进百度智能驾驶、京东智能制造产业园、智行者科技、京造等一批龙头企业的龙头项目,度假区科创发展大幕已然拉开。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日前公示2021年拟备案省级众创空间名单,“太湖科技众创空间”榜上有名,这也标志着太湖度假区省级众创空间实现“零的突破”。
当前,吴中区大力推进去房地产化,面对辖区内一批闲置载体,度假区加速整合资源,推出太湖科技产业园、太湖湾总部经济园、太湖湾数字科技园三大产业载体。为了错位导入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型企业,度假区通过与有经验、有资源的专业管理团队合作,让载体空间“满起来”“活起来”。
通过科技镇长团助力,太湖度假区今年成功牵手西南大学,双方发起成立太湖湾高校科创联盟,并启动运作西南大学(太湖湾)科创基地。西南大学(太湖湾)科创基地负责人、西南大学常熟研究院院长黄迎桂介绍,落户以来,研究院已为度假区引进5个科技项目,这些项目已全部入选“东吴领军”,其中4项正在申报“姑苏领军”。
专业力量进驻,让有限的载体空间创造出无限的可能。前不久,清华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国内知名科技园运营商清控科创与太湖度假区签约,今年10月即将落地。清控科创总裁助理、长三角事业部总经理水腾飞介绍,基地将依托清华大学在科创领域的资源优势,并用好太湖度假区生态资源优势,开发更多科创应用场景。“比如,借助太湖生态岛建设契机,清创正积极对接自动驾驶领域上下游产业及项目,力求带动一批项目签约,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水腾飞说。
锁定优质人才项目,就是把招商前移,一个人才带来一个项目,就有可能带动一个产业崛起。在今年5月度假区首次举行的人才项目路演活动上,以智能制造为核心,涵盖光通信、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科技等多个领域的16个人才项目展开角逐,在入围的13个项目中已有10个在度假区完成注册。
“我们在太湖科技产业园内梳理出2800亩工业用地,在招引成熟项目的同时,也为这些创新的‘种子’留出充足成长空间,将服务他们全生命周期。”度假区经发局局长张伟表示。
在安洁无线研发基地停车场,工作人员把一辆新能源汽车驾驶到车位旁,只需几十秒钟,就完成了自动泊车,随后进入智能充电状态。从停车到充电所用到的技术,全部由安洁无线自主研发。
安洁无线科技联合创始人宋磊博士长期从事车身电子研发,2018年,他加盟度假区企业安洁科技,牵头集团智能充电新业务。宋磊介绍,目前,团队已经参加电动汽车无线充电国家标准编制,并主导其中1个标准的制定。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人才是科创型企业发展的命脉。江苏中有信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制药生产自动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2018年作为东吴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企业落户度假区。公司总经理林志展介绍,通过与中国药科大学开展合作,公司目前已获得50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并为100多家知名药企提供服务。去年公司产值已达到1亿元左右,计划未来3到5年内登陆科创板。
政企学研架起合作“金桥”,让看似遥远的太湖也变得“不那么远”。为了帮助一些创新需求高、对接渠道少的企业,太湖度假区还广泛嫁接资源,通过与南信大开展战略合作,世沃电子成了南信大优质就业基地,并进行相关技术转化;卫捷医药与该校4个教授团队合作,自动给药、量子点呼气等多个项目成功入选区级领军人才项目。
“企业在创新资源的孵化上可以有更大作为。”在苏州地贝电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海永看来,依托公司在国内外清洁家电市场占有率和产业链整合能力,未来将尝试对一些优质电机研发初创团队进行直投,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引导他们到度假区创业,进而带动区域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
企业挑起创新“大梁”,科创产业发展氛围愈加浓厚。目前,度假区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8家,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超3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2家,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生工作站、企业技术研究中心等近20家。为了进一步点燃企业创新发展“主引擎”,度假区《关于进一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三年行动方案》也在加快制定。
“尽管科创这条‘新赛道’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充满信心,这是真正践行‘两山’理念带来的信心。”吴中区委常委、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孙健如是说。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