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梅李:以违建治理助推三大产业高质量发展
拆除环境脏乱的违建,复耕复垦绿化美化乡村;拆除老旧厂房,建起现代化多层厂房;拆除存在安全隐患的违建,打造高端商业广场……随着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的推进,一个个“违建大变身”的故事正在街头巷尾不断上演,并建成了多个惠民利民之地。
工业园区内企业新厂房改造后(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梅李镇以违建治理为抓手,打造转型发展样板,助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拆掉的是违建,赢得的是民心。治违成效的背后,是梅李镇违法建设治理行动工作专班突出重点、分类施策,推动违建治理体系科学化、系统化的不懈努力。
梅李镇违法建设治理闭环协调会(央广网发 通讯员供图)
“拆违+复耕复垦”,乡村振兴谱新篇
梅李镇以违法建设治理行动为突破口,全力推进低端低效地块的拆旧复垦工作。腾出一批存量资源,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统筹协调发展。近日,镇专班拆除了位于胜法村的常熟市凯伦复合面料有限公司2000平方米。拆除后将在该地块进行复耕复垦,绿化美化乡村,种植蔬菜让土地“变废为宝”,努力提升乡村风貌的“颜值”和“内涵”。
梅李镇违法建设治理行动工作专班于2021年拆除了寨角村、梅南村、珍南村、师桥村的废旧物资集中经营回收点超4.7万平方米违法建设,以及新丰村姚建发服装加工厂的违建2696平方米,沈市村懿博纺纱厂的违建3378.75平方米,后续通过复耕复垦种植的蔬菜和水稻都已经在今年迎来了丰收。将复耕复垦工作和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全力提升镇容环境,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和生态系统恢复,获得了周边群众对违法建设治理工作的支持和认可。
“拆旧+原地盘活”,产业撬动金效益
梅李镇进一步梳理区域内的低效地块,对原有地块进行转型升级,以产业园的形式聚合高端项目,让存量资源萌生新经济活力。逐步推进老旧工业区的拆除工作,高标准规划腾退空间,用“旧要素”腾挪经济发展“新空间”。坚持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增强产业发展动能。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导向,赋能工业经济转型,走出了一条破旧立新、安全高效的发展路径。
位于沈市老旧工业区的梅李镇日辰机械有限公司,因厂房破旧,于今年1月进行拆除,总面积为7860平方米。原址上正在新建一幢多层标准化厂房。常熟市宏盛机械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拆除中,总面积为12398平方米,也将在原址上建造多层厂房,全面更新设施设备,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梅李镇通过科学规划,努力解决企业用地和生产规模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贴心的服务也激发出企业的积极性。实施旧厂房改造的不止以上两家企业,梅李镇通港工业园区内多家企业都走上了“零地增长”之路。
“拆违+商业进驻”,蓄势蝶变焕新颜
今年5月下旬至六月底,镇专班对梅李镇韩家浜地块全面启动整体性拆除工作,进一步营造整洁宜居的镇容环境。韩家浜地块位于梅李镇中心区域,占地面积约100亩,建筑面积约20000平方米。拆除前,该地块上有烟草公司、城投公司、动物防疫站,还有个体租户经营的浴室、早餐店等。因建筑年代久远,内部老化严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破败的店面影响了集镇环境面貌。
梅李镇整体推进韩家浜地块升级改造,分两期完成拆除工程,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蓄力增劲。拆除后将重新规划建设,全力打造商业综合体,对梅李镇的商圈业态进行丰富和补充,打造商业新名片。拆违是街道的美容剂,更是经济的助推剂,“破旧立新”的故事不断在这里上演。迈入高质量发展窗口期的梅李,将以转型升级激活消费新市场为抓手,打通经济“微循环”,促进后疫情时代里经济的满血复活,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加速奔跑。
镇专班积极推进违法建设治理工作,今年以来,已累计拆除违法建设141176平方米,助力“一图一表”项目腾出土地面积35.03亩,消除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违法建设32251平方米。在违建治理过程中,梅李镇始终将老百姓“满不满意、认不认可”作为落脚点,高效推进治违拆违工作,将违建治理转化为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民心工程,以小切口带动大提升,进一步加快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空间资源配套效率。在拆违之后把相关空间用起来,建立起拆后治理的长效体系,一手抓整治提升,一手抓重建升级,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拆后治理释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和经济社会效益。(屈谧)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
随着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违法建设治理专项行动的推进,一个个“违建大变身”的故事正在街头巷尾不断上演,并建成了多个惠民利民之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