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邻里中心深耕苏州16年常熟滨江项目招商已完成六成

admin3年前 (2022-06-03)常熟产业信息135

  赢商网赢商新闻项目正文

  邻里中心深耕苏州16年 常熟滨江项目招商已完成六成

  2014-04-22 15:08

  核心提示:常熟滨江新城邻里中心是苏州邻里中心公司与常熟滨江城投公司合资投资发展的首个邻里中心项目,记者也有幸邀请到苏州邻里中心的副总经理俞继东接受采访,向我们解读常熟滨江新城邻里中心项目。

  对于苏州的邻里中心,很多人都不陌生。从园区头部个新城邻里中心开始,这种特殊的商业模式让苏州的居民感受到了“邻里关怀”,也使得苏州的商业地产引发了新的变革。在不断复制这种成功模式后,邻里中心开始将触角伸向周边的县级市。常熟滨江新城邻里中心是苏州邻里中心公司与常熟滨江城投公司合资投资发展的首个邻里中心项目,记者也有幸邀请到苏州邻里中心的副总经理俞继东接受采访,向我们解读常熟滨江新城邻里中心项目。【宁波将推行邻里中心新型商业模式】

  经过16年在苏州的实践运营,邻里中心从前期的定位、策划到方案的执行,再到后期的招商、建设、运营,都有着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作为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在园区实践的成果,邻里中心借用新加坡社区商业的模式,在苏州建造了一个又一个项目。针对邻里中心此次进军常熟的步伐,俞总说到:“滨江新城邻里中心是邻里中心置业在常熟的首个项目,集团制定了从园区走出去的战略,我们现在逐步向全国开发,在苏州我们慢慢向周边区域延伸,主要通过跟当地政府合作投资的模式来推进。常熟是走出去政策中的一个地点,这个项目也会对常熟滨江新城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对苏州周边区域的开发中为什么会选择常熟这个市场,俞总表示:“邻里中心是在园区发展起来的,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的进程,这种社区模式的商业得到各地政府的认可以及各个开发商的关注,在常熟这是一个新的尝试。我们也想把这项目做成综合常熟本地化的综合体商业项目。”

  在苏州园区,邻里中心这种商业模式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在常熟这个市场的试温中,邻里中心将会用何种方式呈现?“我们把苏州邻里中心的社区商业模式克隆过来,同时结合常熟滨江新城自身来建设整个项目。”俞总介绍到,“任何一个新鲜事物必须要适合当地,从园区来讲,经过十几年摸索,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经验,当然这肯定有一定的区域性,所以在全国推广的时候要结合当地的需求做一些局部变化。在常熟滨江新城这边,文化设施比较缺乏,所以我们在滨江邻里中心增加了电影院和一些娱乐设施,除了满足必须的生活配套外,滨江新城邻里中心也能适应这个版块的其他需求。”

  在苏州的各种商业模式中,邻里中心可以说是个佼佼者,在低调中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年初出台的商业新政,许多人都认为这对苏州商业市场是个不小的冲击,纷纷唱衰苏州商业市场。对此,俞总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苏州的整个商业体量已经远远超出市场需求,这种供大于求的局面,会让各种综合体和大型商业之间竞争加剧。而商业好不好是取决于后期的运营管理,政府这个政策可能也是出于对商业市场管理的考虑,虽然这会给目前的市场带来低迷,但整体会让市场有序发展。广大投资者要对投资的商业项目有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

  据了解,常熟滨江邻里中心与苏州园区的邻里中心一样,是部分自持部分售卖的。在自持部分,一些银行、超市、通讯等生活设施,邻里中心都有长期合作的企业。而常熟滨江邻里中心的文化配套方面,电影院、KTV等都已落实,目前招商工作也已完成58%。项目售卖部分只占到20%,后期的招商和运营也是有邻里中心统一操作,客户只是作为投资者。俞总表示,这样统一管理的方式是为了让项目规范有序运营,也是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邻里中心借鉴新加坡服务社区的商业模式,在苏州创造了成功案例,此次进军常熟势必也会给常熟的商业带来新的格局。据俞总透露,在常熟,邻里中心有四个布局点,滨江新城邻里中心是头部个。在所有项目建设完成后,邻里中心会给常熟社区服务带来新的气象,也会改变常熟现有的社区商业服务模式。

  上一篇:广福城3期商业建设项目行政审批公示 总建面约44万方

  下一篇:“2013中国连锁百强”发布 广东省连锁品牌名次下滑严重

  该项目是益田进入佛山的首个项目,集团将充分发挥多年商业规划经验,导入丰富的品牌资源,带给佛山市民超前、极致、耳目一新的消费新体验。

  6月1日,北京环球金融中心2020年环保艺术展正式启幕。

  深度解读融创东南首个存量资产改造项目——杭州ITC归谷国际中心。

  项目总建面24万平米,汇聚172米双塔超甲写字楼、4万m休闲社交空间、12席空中商墅、9米层高多功能会议中心、国际空中会所等多元业态。

  30平方公里的琶洲核心片区,已引入腾讯、阿里巴巴、国美、唯品会、小米、复星、科大讯飞、TCL、树根互联等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领军企业。

  国美·智慧城规划了172米双塔超甲写字楼、4万平米商业中心、12席空中商墅、9米层高多功能会议中心、1500㎡国际运动会所等业态。

  5月28日,红星美凯龙集团旗下的高端家居红星·欧丽洛雅(家居MALL)和爱琴海购物公园(购物公园商业MALL)正式落地银城智谷核心区。

  K11亚洲旗舰店、兰桂坊2.0版、D.PARK亲子乐园、星寰首作……新世界、新鸿基、恒基兆业等港资开发商抢滩大湾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平顶山高新区召开风电塔筒预制加工项目招商引资洽谈会

平顶山高新区召开风电塔筒预制加工项目招商引资洽谈会

  平顶山高新区召开风电塔筒预制加工项目招商引资洽谈会   2022-06-08 09:40:17   6月7日上午,平顶山高新区召开风电塔筒预制加工项目招商引资洽谈会。项目前期办、沙河产业园区、明阳智慧能源集团、平煤建工集团等单位负责同志参会。   会上,项目前期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平顶山市市情、平顶山高新区区情、国土空间规划概况,...

常熟氧传感器项目招商引资方案

常熟氧传感器项目招商引资方案

  虽然近些年我国传感器市场快速发展,但技术上与日本、美国、 德国等国家的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尤其在高端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 器及氧传感器领域,国际厂商占据主导,进口依赖程度较高。随着国 内热敏电阻及传感器行业领先企业不断加强研发,产品技术不断成熟, 主要性能与进口产品性能相当,但价格优势明显,国产产品的竞争力 愈发显现。目前国内部分热敏电阻及传感器厂商已经在高端产品领域 建立起良好的品...

虞城县对重点工作再加压再部署

虞城县对重点工作再加压再部署

  日前,虞城抓住春节前后有利时机,全县上下坚持“项目为王”,从八个方面对抓好“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和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再加压再部署,奋力实现开门红、全年红。   虞城上下齐心协力,为抓好“三个一批”“万人助万企”和招商引资工作,坚定信心、担起责任,在加大技改力度上深化、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上深化、在推动小升规入统上深化、在加大企业上市培育上深化、在数...

常熟上海招商揽资368亿 签约项目47个

常熟上海招商揽资368亿 签约项目47个

  借力上海开发开放的先进经验和创新创业的资源集聚优势,宣传推介常熟优越的投资环境和无限的发展潜力。昨天,2018常熟(上海)营商环境推介会在上海举行。47个总投资368亿元的项目成功签约,涵盖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现代服务业等六大新兴产业,呈现质量高、规模大、后劲足等特点。   近年来,常熟加快调整产业结构,重点打造汽车、装备制造、纺织...

梅李大梦想城即将到来众多品牌助力!

梅李大梦想城即将到来众多品牌助力!

  梅李大梦想城亲子游乐园,是2022常熟市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梅李大梦想城,是将商业与亲子游乐、文化旅游完美结合的主题式综合游乐园。项目定位融入了众多亲子游乐及文旅主题元素,从而有效的扩大了项目辐射范围和消费频次,活跃了当地夜经济,是亲子游乐、休闲娱乐、网红打卡、短途旅游的首选去处。   大梦想城近年来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人民网等官方媒体以乡村振兴角度...

常熟市“六大导向”建设“江南福地”

常熟市“六大导向”建设“江南福地”

  苏报讯(驻常熟记者 陈洁)记者从近日开幕的常熟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获悉,去年常熟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0亿元,增长2%以上;同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0.4亿元,增长4.4%;工业投资“三年千亿”目标顺利达成。   今年,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

快明年投用!常熟市区这4大商业新进度来了!

快明年投用!常熟市区这4大商业新进度来了!

  输入您的购房需求,10秒找到理想房源   来源:吉屋网发布时间:2020-12-24   2020年,常熟仿佛迎来一阵“开工热潮”。许多常熟人翘首以盼的*、商业纷纷开始动工,部分主城区老建筑也迎来新的改造。以下小编筛选了4个网友非常关心的市区商业配套进行实地探访,一起来看看在建情况吧~   项目地址:文化片区香山路以东,冬青路以...

我国智能交通转型明年启动江苏常熟拟打造人才产业高地

我国智能交通转型明年启动江苏常熟拟打造人才产业高地

  公众关注的是体验和使用,企业、资本关注的是量产和上路,政府关注的是汽车产业链的衍生和价值的提升,以及可能诞生出的大项目、好企业。这些,都集中在了智能汽车和交通产业领域。   11月23日,在江苏常熟举行的“2017年智能交通年会暨常熟国际智能汽车周”上,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现场获悉,科技部副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表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及新一代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