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六大导向”建设“江南福地”
苏报讯(驻常熟记者 陈洁)记者从近日开幕的常熟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获悉,去年常熟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80亿元,增长2%以上;同口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0.4亿元,增长4.4%;工业投资“三年千亿”目标顺利达成。
今年,常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0亿元以上。
瞄准新一年目标任务,常熟将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实施先进制造业强市战略,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紧紧围绕“产业在沿江转型、创新在城区集聚”工作部署,瞄准上海等地的溢出产业、研发机构和楼宇经济等重点领域招商引资,积极推动投资由量增向质优迈进、消费由传统向新兴升级、外贸由单一向多元突破。
坚持“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导向,常熟将持续深化产创融合,更大力度建设产业创新集群,不断提升产业体系的活力与竞争力。今年,常熟力争实现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规模突破1600亿元;新能源以氢能、锂电、光伏为主要方向,产业规模达到750亿元;声学以加快推进“苏州中国声谷”建设为着力点,引育产创项目100个,新增投资超100亿元,产业规模迈上400亿元台阶。
去年,常熟谋划了近500平方公里的苏州市域一体化(常熟)融合创新区。新的一年,常熟将坚持“市域一体化”导向,围绕区域协调联动发展,拉大城市框架,优化功能布局,加快“城市向南、产业沿江、老城更新”发展,推动城市能级跃升。
常熟还将坚持“生活高品质”导向,全力提升民生福祉的质感和温度;坚持“发展与安全相统筹”导向,全力确保城市环境的宜居和稳定;坚持“有为政府”导向,全力增强政府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常熟将以“六大导向”为指引,加快建设更高品质“江南福地”,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常熟新实践。
版权所有(C)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2032443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姑苏晚报爆料电线 订报热线 新媒体广告 报纸广告转相关融媒中心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