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打造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江苏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

admin3年前 (2022-04-27)常熟产业信息152

  交汇点讯 苏宿工业园区是苏州、宿迁两市结对帮扶合作的重要平台。目前,苏宿工业园区正以拓园发展为契机,推动两地共建合作向更深更广领域拓展,着力提升园区城市形态和发展成效,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

  区域互补、跨江融合、南北联动,是着眼江苏区域发展特点制定的重大政策。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持续推进,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20多年来,南北联动成果丰硕,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苏中苏北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提高到43.1%,城乡区域发展更趋协调,一体化发展成为显著特征。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省委、省政府对南北联动发展作出新部署。省十四次党代会指出,创新完善南北发展帮扶合作机制,支持苏南苏中苏北围绕全产业链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完善思路、优化政策,在产业发展、合作领域、合作机制上继续深化、全面拓展南北挂钩合作,更加有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充分调研、深入研究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作出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的决策部署,促进南北产业链双向融合、创新要素跨区域开放共享、民生事业高品质协同共建、发展理念经验有效推广,着力增强苏北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努力打造成全省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综合考虑相关地区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发展水平和历史基础等因素,优化了结对帮扶合作关系。市级层面,南京与淮安、无锡与连云港、常州与盐城、苏州与宿迁分别结对帮扶合作。县级层面,苏北10个县作为重点结对帮扶县,由苏南综合实力较强的县(市、区)结对帮扶,其他县级结对由结对设区市商定。

  新起点上深化南北结对帮扶合作,有利于着眼江苏现代化建设全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顺应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更高水平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更好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江苏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将深化南北结对帮扶与全面推进市场化合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苏南突出引领性发展,苏北着力赶超跨越,着力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在推动产业链高水平双向融合上,设区市层面合力共建1家省级创新试点园区,鼓励县级层面开展省级特色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链优势互补和价值链合理分工。目前,已批复苏宿工业园区、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常州盐城工业园区3家省级创新试点园区,常熟泗洪工业园区、吴江泗阳工业园区2家省级特色园区。在抓好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同时,鼓励其他产业园区开展多种形式合作,探索市场化产业联动发展新路径。

  在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上,支持苏北四市到苏南四市建立“科创飞地”,开展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和招才引智;支持结对双方联合申报科技专项,鼓励合作共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完善科技人才资源跨区域流动和柔性共享使用机制,打造南北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系统。

  在深化教育领域合作上,围绕师资培训、学科建设、教学科研、资源共享等方面,在基础教育学段结对一批公办学校开展合作共建,设区市层面各明确1所本科高校、专科高校、中职学校开展结对共建。

  在推动医疗卫生领域合作上,支持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县级医院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省属和苏南四市市属三级甲等医院对口支持苏北四市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省疾控中心和苏南四市市疾控中心对口帮扶苏北四市县级疾控中心。选派专家到苏北四市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设立专家工作室或联合病房,鼓励结对市的老年医疗服务机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深化合作。

  在促进文旅康养领域合作上,放大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协同效应,合作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发挥苏北生态资源优势,实施文旅康养项目合作。

  在促进人力资源领域合作上,完善劳动力资源南北对接机制,以社保卡为载体建立居民服务“一卡通”;联合打造重点人才引进平台,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深化人力资源服务跨区域合作。

  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开展,将省苏北发展协调小组更名为省南北结对帮扶合作协调小组,相关设区市党委、政府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干部人才互派交流机制。苏南四市向苏北四市派出工作队,在重点结对县设立联络组;苏南四市定期选派党政干部和专业人才到苏北四市挂职交流,苏北四市选派产业、招商、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干部人才到结对市挂职和跟班学习。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20年来的城市运营未尝败绩 TA靠什么立足?三大“破冰”法则揭秘金茂

20年来的城市运营未尝败绩 TA靠什么立足?三大“破冰”法则揭秘金茂

  1、对于住宅市场进一步实施调控,坚持“房住不炒”的政策基调,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   2、房地产行业由前三十年的政府规划、房企开发,逐步转变为房企规划、房企开发的新模式。   两大特点一方面是进一步加强住宅市场管控,破除“房地产依赖症” 。另一方面则是眼下城市发展的全新课题城市运营。   在城市的发展历程中,房企从原先的“造...

常熟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693亿元!

常熟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693亿元!

  近日,苏州市公布65个项目为2021年度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常熟市东吴港城市综合体、科技文创产业园(“1953”粮库项目)、UWC+创新岛、“互联网+定制服装面料”平台、沙家浜华侨城唐市古镇大型文旅综合体、红豆山庄康养游综合体6个项目入选,计划总投资达69.3亿元。   常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充分依托历史人文资源,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契机,全力打响“江...

江苏常熟全市唯一上榜!

江苏常熟全市唯一上榜!

  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位于吕舍村,面积3亩,规划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承担园区行政办公、科研培训、信息中枢、质量追溯、电子商务、文化展示等服务功能,是   园区内共实施高标准农田1.66万亩(低压管灌1.05万亩)、标准化池塘0.66万亩,总投资1.2亿元。   现代农业园区是建设现代农业思专翟的核心载体,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

又一双城项目中新昆承湖园区开工!

又一双城项目中新昆承湖园区开工!

  吹响全面推进开发建设的嘹亮冲锋号   以“探路者”的姿态和“挑大梁”的自觉   发扬“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作风   苏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刘乐明,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市委副书记、市长秦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国,市政协主席沈晓东等常熟市四套班子领导;苏州工业园区党工...

中国自然资源报-江苏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成效明显

中国自然资源报-江苏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成效明显

  处园区(地区)开展产业园用地整治提升试点,截至万亩,试点项目容积率、产出效益显著提升,探索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经验和路径模式。   在实施改造提升方面,无锡市新吴区采用拆迁腾退、企业自改、政府包租等方式,清退“散乱污”企业2000多家,盘活更新产业用地7718亩。扬州经开区通过兼并重组、司法处置等方式,盘活低效用地4635亩。常熟市确定了首批23个存量产业用...

第二批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平台)名单公布

第二批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平台)名单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纺织服装创意设计试点示范园区(平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工信部消费〔2016〕396号)要求,经园区(平台)自愿申报、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专家评审和网上公示等程序,确定纺织服装创意设计示范园区(平台)名单(第二批),撤销韩都衣舍互联网二级生态品牌运营平台试点园区(平台)称号。现予...

常熟泗洪工业园区“2+1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常熟泗洪工业园区“2+1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区是南北挂钩帮扶共建园区的“结晶”,经过8年发展,不断完善运营机制,“双赢”效益凸显。截止今年上半年,园区入驻企业45家,“2+1” (机械制造、高端水暖、电子信息)特色发展。1-6月份,实现产值5.16亿元,利税1406万元,连续6年在全省共建园区考核中名列前茅。   一是要素优先配置。2008年该园区以省级泗洪经济开发区为依托,规划建设面积8平方公里。共投入基...

常熟高新区:数字赋能防疫达产全力以“复”

常熟高新区:数字赋能防疫达产全力以“复”

  日前从常熟高新区获悉,截至5月末,该区325家规上单位中,262家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80%,占83.4%,其中53家企业产能利用率达到100%。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纺织服装等主导行业状态企稳。本轮疫情期间,常熟高新区从严从紧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充分借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赋能,为企业畅通物流链、保障供应链,稳步推进复工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