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盘点常熟走过的那些意义非凡的“头部个”!
常熟县委召开县委委员和行政十九级以上干部会议,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文件和中共中央主席、副主席、、陈云的讲话。
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把全县工作重点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加快建设“四化的步伐。常熟的发展历史由此掀开新的一页。
1982年,常熟在王市公社南塘大队试点,推行农业生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户经营,至1983年秋,全市97%的生产队(村民小组)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传统农业大县常熟开启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时代。
198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视察常熟琴南乡元和村。元和村的4名妇女创办了4个合作农场,在全省率先实行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四位妇女代表受到的亲切接见。
1982 年,琴南乡元和村实行分组联产承包。1984 年,全村 11 个承包组合并为 4 个家庭农场,由 22 个农民承包种植全村 738 亩耕地。不久,又合并为1个农场。
元和村的土地规模经营,曾与华西、堰桥、蓉南一起,被誉为苏南现代化农业的四个模式之一,受到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充分肯定。
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在碧溪视察。碧溪农民发展集体所有制性质的乡镇企业,走出一条以工补农、城乡融合、共同富裕的“碧溪之路”。1984年2月25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碧溪乡发展农副工建成新型集镇》的报道,就此引发全国范围的了解“碧溪之路”热潮。这一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的创新性实践,成为领先全国发展的“苏南模式”的重要源头。
改革开放初期,常熟农民在南门长途汽车站边上摆地摊卖服装,很快发展成为“马路市场”。1985年,地方政府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因势利导地创建了全国diyi家农民市场——常熟招商场。之后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国际服装服饰名城。
1985年1月12日,市委、市政府对福山、徐市、王市、碧溪4个工业产值超过1亿元的乡,以及谢桥乡福圩、王市乡东泾两个工业产值超过1千万元的村进行表彰和奖励。4个乡镇各奖励上海牌轿车1辆。
1986 年,全市diyi家中外合资企业华美毛衫织造有限公司,在梅李镇建成投产,揭开常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序幕,境外资本开始进入常熟,并逐年增加。常熟市政府主动走出国门,开展经贸洽谈、招商引资。
从此,来常熟的投资商由中小企业向大公司、大财团转变,投资项目向高、新、大、基础工业转变;市内建立经济开发区,乡镇企业、市属工业企业全面对外资及港澳台资开放。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1992年,常熟建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翌年更名常熟市沿江经济开发区,为配合沿江工业园的建设,之后启动了通港公路快速路的建设,1994年10 月1 日,常熟diyi条高标准公路——通港路建成通车。
1998年,波司登前身——江苏康博集团,全年实现利税总额10387万元,成为全市diyi家利税超亿元的工业企业,名列全市工业百强企业diyi位。
▲1998年费孝通参观康博集团,作了“创世界名牌,扬民族志气”的题词。
1999 年,蒋巷村建造农民别墅,每套 220 平方米,其中由 86 幢别墅组成的diyi住宅小区,被省建委评为江苏省乡镇文明住宅小区。随后又建造有 100 套客房的老年公寓和有 100 幢别墅及休闲度假设施组成的第二住宅小区,并建造办公大楼、科技员公寓楼、外来职工宿舍楼和常盛员工俱乐部。成为现代农民新村的代表。
2002 年 10 月,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设立常熟市diyi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先后从河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3 所高校引进 5位博士后专业人才,开展断路器以太网数据适配器等五项课题研究。当年申请专利 20 项,其中发明专利 9 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 2 项。
2004 年,常熟diyi个高层住宅小区明日星城星海园建成。星海园配有商店、小花园等生活休闲设施,装有智能化监控设备,种有花卉树木。开启了市民居住的新时代。
2007年7月2日,江苏通润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首发)获中国证监会通过,7月25日、26日公司通过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的方式共发行A股1750万股,8月10日在深交所上市。
2013年4月11日,国家旅游局发布公告,常熟沙家浜·虞山尚湖旅游区通过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被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同年,在第三届中国湿地文化节上,沙家浜湿地公园正式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湿地公园”称号,成为全国仅有的三十二家之一。
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2014年成立,是世界联合学院的第15所分校,也是中国内地diyi所世界联合学院。学校坐落于昆承湖畔,面向世界招生,实行全寄宿制,采用IB课程,学生需要学习语言、科学、人文、数学、艺术以及一门综合选修共6门课程。
三环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全长26.3公里,整个系统由高架桥面、匝道、地面系统等组成,分东南环段和东北环段两部分。其中东南环段自建华入口至青墩塘交叉口,于2014年7月28日正式通车。2015年11月全线贯通,为全国县级市中较早建成高架快速路的城市。
2016年,沪通铁路常熟站开工建设,标志着常熟即将结束“零铁路”时代。沪通铁路是连接苏中、苏北、苏南及上海之间的一条客货兼顾、以客为主的骨干铁路,沪通铁路的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常熟区位优势,对常熟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