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敢拼吃苦精神引企业投资落户 常熟开发区招商一线人员绽放工作风采
常熟日报讯(记者严婷)在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群工作在一线的招商人员,对于他们来说能够今天拿下的项目,就jue不拖到明天。在一个个重大项目背后,有招商一线人员默默付出,伴随着成绩的取得,是许多难忘的故事。正是有了他们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涌入开发区,产业在这里聚集,经济在这里发展。
对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李春洪而言,招商过程中的故事有很多,其中zui让他记忆犹新的是开发区当年引进奇瑞捷豹路虎落户的过程。2009年4月李春洪调任至开发区工作,虽然之前有了7年乡镇招商工作经验,但在他看来在乡镇从事招商工作与在开发区做招商工作完全是两码事,到了开发区工作后自己肩上的压力与责任大了不仅仅是一点点。在开发区引进奇瑞捷豹路虎落户过程中,李春洪全程参与其中,“行李箱直接放在后备厢随时准备出差”是同事对李春洪的调侃,但却是李春洪当时工作状态zui直白的体现。整车项目能够成功报批,车辆生产的资质必不可少,由于当时奇瑞汽车公司没有多余的整车生产资质,向别的企业购买生产资质这件事便落到李春洪和他的招商小组身上,“之前并没有过购买资质的经验,我们并不知道这件事有多么的困难。”李春洪说,直到真正上手开始去做了以后,才知道完成购买资质有多难。
2011年5月通过前期各项条件筛选,全国范围内共有16家整车生产企业符合购买条件,通过进一步考察,招商小组将目标锁定在了沈阳的一家企业上。李春洪回忆,谈判的整个过程十分艰难,资质购买计划从当年5月份一直持续到了年底,当所有协议全部签署,购买实施到zui后一步时,出现了一个让李春洪和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结果,资质购买宣布失败,之前近8个月的准备工作全部打了水漂,这个结果犹如一盆冷水浇向了李春洪及所有人。
diyi次资质购买失败,项目报批时间又在一天天逼近,所有人还没缓过劲就需要想出第二个解决办法。由于有了沈阳那家企业的经验,李春洪他们在与下一个企业的谈判中也做足了各项准备。2012年3月,招商小组正式与该企业股东进行接洽,整个资质购买计划在6月份已全部完成,近4个月的谈判过程中,李春洪清楚地记得自己来往北京20多次,“当时去北京一般都是周一到周五回,还有很多次都是晚上出发,到北京的时候已是半夜12点。”李春洪说,当时北京天还很冷,有几次下飞机后需要走到接驳大巴,他一脚踩下去地上的雪直接过了膝盖。奇瑞捷豹路虎整车生产资质的购买花了整整15个月时间,但这15个月仅仅是招商一线人员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招商工作虽然艰辛,但在艰辛之后一个个项目在开发区的投资落户却给了招商一线人员继续前行的动力。
与李春洪一样,目前就职于开发区招商局负责欧美区域招商项目的申洪也是2009年进入开发区工作,但与李春洪不同的是,在此之前主修中文专业的她并没有过从事招商的任何经历,在招商这件事上,申洪还是个新人。但经过近十年的磨炼,申洪对招商这份工作也有了自己的理解,“现在的招商和以前以港台为主的招商不太一样了,以前的项目比较侧重的是资源和成本,低廉的投资成本是吸引他们来投资的重要因素。而现在作为招商人员,我们除了要将项目成功引进来,必须更注重产业的研究,在寻找项目信息的时候就要按照产业来进行筛选分类,寻找适合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信息。”申洪解释说,在项目跟进的过程中,招商人员还必须做到及时应对和反馈,注重效率和时效性,紧密配合投资方的时间表,信息提供要做到真实、有效、速度快,让投资方看到他们的专业度和重视度。“一名合格的招商人员除了要有敏锐的嗅觉,捕捉项目信息之外,还缺不了的一项就是韧劲,要紧盯项目不放松。”申洪说,在与投资方的接洽中一个项目跟踪三四年是常有的事,而在这时候她需要做的除了继续与对方保持联系等待项目转机之外,还有提升自我,在机会到来的时候做好更充足的准备。
如今,一个个重大项目在开发区投资落户,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招商一线人员的努力和付出。然而,招商又是一个希望与失望交织的过程,坐冷板凳、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为了展现出一名招商人员的专业素质,他们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用强大的内心和丰富的知识储备面对招商过程中的各种突发难题,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服输的“钉钉子”精神,迎难而上将项目成功引入,为开发区的飞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