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抢奋战四季度!常熟吹响集结号
10月7日,市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专题学习苏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要求全市上下进一步突出重点、明确方向,推动党代会精神在常熟有效落实、精准落地。
经开区将聚焦“美丽常熟”建设愿景,围绕“焕然一新”发展目标,紧扣“六个高质量”发展蓝图,在发展浓度、速度、高度、幅度上加快出新,以优异成绩交上“奋战一千天”中坚之年的过硬答卷。
✦发展姿态更开放。积极借力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苏州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设等发展机遇,对标国际国内先进理念、技术和水平,以更高标准、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开放,持续结交大伙伴、搭建大平台、招引大项目。
✦中国声谷出形象。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未来发展方向,以苏州·中国声谷为龙头,推动国际声学技术创新中心、声谷创新加速中心、声学产业制造中心、声学人才培育中心、声学产业科技展示中心快速成型,确保“首届中国声学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办出全球影响,力争将苏州·中国声谷打造成为“美丽常熟”的zui强科创引擎、zui大开放窗口、zui靓城市名片。
✦招商引智提总量。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紧紧围绕以声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海洋经济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招新引强,确保全年落地产业项目50个以上;大力深挖存量资源,推动立讯放产量、汽车稳增量、化工增效益,做强常熟港“四大贸易平台”,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持续释放发展动能。
✦滨江新城展新貌。坚持大力度“引”、大手笔“建”、精细化“管”,以“提质更新”片区开发为抓手,推动城市功能全面完善、品质全面提升、管理全面优化,加快落地国际社区、医疗养老、商业综合体等高端城市功能,深入开展“一图一表一方案”“低效盘活百日攻坚”,加速资源整合高效利用。
高新区将以“从头越”的豪气、“肯攀登”的胆气、“试比高”的志气,在各项工作中拼出新成绩、展现新作为。在全面推进“扩容提质”的基础上,高新区将着力打造更高品质的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配套、资源载体,为建设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提供支撑。
✦进一步推动产业体系向更高品质发展,重点推进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转新变强,推进氢燃料电池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用好“中日创新合作产业园”平台,对日合作继续突破;
✦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向更高品质攀登,将以打造昆承湖沪苏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为目标,主动对接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积极承接其产业创新“溢出效应”;
✦进一步推动城市配套向更高品质迈进,以“扩容提质”为契机,加快推进全区域规划建设,围绕提升国际化的商务服务、创新创意、文教医疗等功能,加快推进一批重点载体项目建设,高层次规划一体化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绿化景观效果,打造游客爱逛、客商爱来的样板片区、网红片区;
✦进一步推动存量资源向更高品质提档,更大力度淘汰落后产能、腾出发展空间,加快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进程,继续抓紧智改数转机遇,打造更多“灯塔工厂”“黑灯工厂”。
✦勇攀高峰,紧扣目标向前冲。辛庄镇聚焦24个市级重点项目,新增计划外重点项目12个,建立领导挂钩联系和经济部门例会制度,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开工、竣工、投产。
✦迎难而上,筑牢项目基本盘。辛庄镇紧盯新开工项目,明确部门职责。限定完成时限,确保按时推进。针对慢进项目,仔细分析原因,抓住主要矛盾,按下发展“快进键”。
✦赋能蓄势,开拓战略新格局 。辛庄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发展机遇,统筹产业、生活、营商环境等要素,全领域、全链条、全维度加快城镇发展。创新提升产业园区配套品质,着力打造“产城人融合生态圈”。
致力于打造集生产、研发、办公、配套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新一代产业社区。规划智能智造、研发办公、垂直工厂、商务功能、舒适生活五大区域。建成后预计可引进企业300家,可实现年税收5亿元。现已被纳入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十四五”实施方案》。
✦对一对目标书,用“一往无前”的决胜状态冲刺年终考。梅李镇要抢抓项目建设,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对照目标任务要求,全力抢抓项目建设进度、竣工验收进度、设备到位进度。要加强招商引资,壮大经济发展的底气。继续扩容项目储备、严格把关项目质量、盯紧盯牢项目意向,有效储备优质项目,对已经纳入明年市级重点的项目,尽快启动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要紧盯高质量考核,提升各项指标的名次。在稳住领先指标的同时,确保落后指标稳步提升、后进工作有效推进,实时掌握排名情况,及时调整工作策略。
✦划一划作战图,用“一以贯之”的持续转型奠筑新格局。梅李镇要构建集约高效空间美图。要做好拆旧复垦和原地盘活工作,加快推进“一图一表一方案”。结合“一图一表”“千村美居”等工作稳步推进违建治理。全面加强安全环保治理。要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提升管控质效。加大环境保护整治力度,切实提升生态环境质量。高度重视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要积极推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严格做好常态长效管理和问题整改,下实招解决“老大难”问题。持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立足抓早抓小、从严从紧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持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三聚焦”凸显经济发展新动能 。支塘镇将聚焦项目招引,依托空间资源、产业园载体,精准招商,储备优质项目,发挥资源价值;聚焦项目服务,强化服务意识,做好重点项目服务;聚焦营商环境,秉持“营商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理念,做好企业身边人。
✦“三落实”构筑存量提升新业态。支塘镇将落实空间盘活,抓好低效退出和存量盘活两项重点工作;落实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实施智改数转,打造行业标杆;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升行业竞争力;落实无纺高质量发展,打造产业新高地。
✦“三个更”助力乡村振兴。支塘镇将以更智慧的农业发展,打造支塘农业高端业态,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更秀美的村容村貌,打造“天更蓝、岸更绿、水更清、生活更美好”的美丽乡村;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挖掘文化阵地潜力,打造乡土文艺精品,打造特色乡村旅游品牌。
✦“三持续”涵养文明风尚。支塘镇将持续推进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持续发挥“好人”力量,持续推动全民参与治理。
✦“两织密”守护安全环保 。支塘镇将织密排查整治“环保网”和高质量发展安全网,提升区域本质安全水平。
✦以“三个抓好”做大经济总量。董浜镇将抓好项目建设,按照“能早则早、能快则快”原则,推动意向项目早签约,签约项目早注资、注资项目早上马;抓好项目储备,聚焦电子信息、成套智能装备、汽车零部件等领域、抢抓项目投资的窗口期,精准招商;抓好项目服务,始终坚持“服务就是环境”的理念,主动靠前、积极作为,及时了解困难,切实解决难题。
✦以“三个攻坚”突破制约瓶颈 。董浜镇攻坚土地制约,把落实“一图一表”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攻坚产业转型,坚定智改数转主攻方向,分行业、分层次、分阶段推进智改数转工作,打造更多示范样板;攻坚载体建设,加速实施老旧工业区更新改造,全力打造四大特色精品园区。
✦以“三个打造”实现乡村振兴。董浜镇将打造现代农业“试验田”,集中精力抓好“三高一美”建设,构建产供销一体化的智慧农业场景;打造农旅融合“金品牌”,擦亮“董浜乡情十二品”金字招牌;打造美丽乡村“高颜值”,统筹推进“千村美居”工程,真正实现美丽乡村的长治久美。
✦以“三个强化”提升治理效能。董浜镇将强化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精细管理水平;强化安全环保整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社会治理模式,实现大数据赋能基层治理。
优化空间布局、焕新产业发展、提升城市能级,虞山街道将着力破解空间资源“紧缺”与闲置资源“沉睡”的矛盾,推进新文旅项目、新商业载体、新经济业态全向发力,努力实现城市经济稳中提质、稳中有进。
✦围绕五大主题,推进新旧动能转换。虞山街道对零星地块整理开发。对建成区内零星地块排摸梳理,实现合理开发利用,zui大限度发挥经济价值。环虞山文旅产业带连线扩面。积极盘活存量资产,通过山前坊文旅产业街区的成功经验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力争今年开园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城市数字经济产业未来可期。以盘活存量资产为抓手,积极打造数字经济,助推高质量发展。传统商圈转型升级。积极盘活闲置商业楼宇,不断焕发传统商圈新活力。历史街区更新整理。全力推进西泾岸试点核心区房屋使用权集中,助力城市“微”更新,探索古城老宅活化利用新路径。
苏州安省建筑设计中心项目占地4745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6000万。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