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立本求真传薪火日新致远启华章

  江南春色早,昆承碧波摇。2025年3月,常熟理工学院更名为苏州工学院,这不仅是校名的更迭,更是校地同频共振、融合共生的战略跃迁。从1958年成立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到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再到2024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这所扎根江南67载的高校,用求索与实践书写了一部扎根地方、服务江苏、辐射长三角、贡献全国的奋进史。学校成长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教育部合格评估、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高校、国家教育强国项目规划高校、国家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等。如今,苏州工学院再启航,以崭新姿态迈入发展新纪元。

  六十七载弦歌不辍 万千桃李薪火相传

  苏州工学院的办校历史可追溯至1958年创建于苏州盘门的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其间历经多次合并与发展。1989年,常熟职业大学与苏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常熟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江苏省人口学校并入;200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常熟理工学院;2025年3月,更名为苏州工学院。

  在67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扎根苏州、落地常熟,落实省市共建办学机制,完成了从师范为主到理工为主的转型,实现了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的跨越。学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12万余名人才,从教育领域的辛勤园丁,到创新前沿的科研精英;从企业管理的中流砥柱,到工程实践的技术尖兵;从乡村振兴的实干先锋,到国际合作的文化使者,校友深耕于各行各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004年升格本科院校以来,学校在“立本求真、日新致远”校训的指引下,确立“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发扬“反对平庸、追求卓越,负重奋进、敢于超越”的校园精神,秉持“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创一流,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

  学科专业协同发展 人才培养多元创新

  苏州工学院以学科建设为龙头,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围绕地方产业,建设了电子信息、高端装造、高端纺织、新能源、新材料等学科群,打造了一批地方(行业)急需学科,构建起以工学为特色,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建有江苏省重点学科7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

  学校以专业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特色鲜明、紧密对接市场人才需求的专业布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专业建设立足产业发展前沿,紧跟市场人才需求,不断完善本科专业建设长效机制、着力培育专业优势特色、有效提升专业质量内涵,打造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的专业建设格局,建设传统专业和新兴专业、基础专业和应用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体系。学校现有52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工学类专业32个),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39个、省级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7个、省级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计划2.0试点专业3个,1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个专业通过ACBSP国际商科认证。

  学校探索基于现代产业学院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高地。学校注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近5年累计获“国创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省部级及以上奖项1100多项。学校入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全国百强,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5年总榜单中位居前列,连续2年位列全国第3名、江苏省第1名。

  产教融合深度推进 名城名校融合发展

  苏州工学院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立足苏州、服务江苏、贡献全国,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入推进与苏州市、常熟市的省市共建、校地互动机制,通过落实“省市共建”项目、践行“现代产业学院”模式、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实施“企业研修”计划等,促进校地深层次互动、产教全方位融合、校企广泛性协同。在创新技术应用研究、创新人才培养集聚、高新技术成果孵化等方面,不断拓展合作空间、提升合作层次,全面构建校地发展共同体。

  学校围绕地方传统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组建了全国头部家电梯工程学院、全省头部家光伏科技学院以及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医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声学技术、应急管理、电商以及智能网联汽车等10个与产业人才需求高度契合的现代产业学院。其中,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4个,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建设点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1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1个,应急管理学院成为教育部应急安全智慧学习工场项目试点单位,产教融合系列质量工程项目数量位居全省高校第1位。

  学校以助力区域重点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牵引,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学校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建有省级技术转移中心1个、技术转移分中心7个,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60余个。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7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70余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80余项。承担横向委托项目超4500项,累计授权发明专利1300余件,转让500余件,参与编写各类国家标准12项。获批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省社会科学科普基地、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省外国专家工作室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2个。

  国际交流开放共赢 合作办学赋能未来

  苏州工学院不断加强与国(境)外大学和跨国企业的合作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合作项目,在人才培养、教师交流、文化交流、国际产教融合等多个领域探索国际合作新路径,聚力打造学校国际化特色亮点。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日本、芬兰、新西兰、韩国等国家的10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开展本科双学位、交换生、本升硕、寒暑假短期工作坊等项目。学校入选江苏—英国高校合作联盟、江苏—韩国高校合作联盟、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省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获批江苏省教育厅“十四五”高校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重点平台建设项目。学校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开展“2+2”学分互认本科双学位来华留学项目,入选2024年江苏高校“郑和学院”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依托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实施教师互访计划,每年选派10至15名教师赴海外合作院校进行学术交流与研修,同时邀请外方教师来校授课或开展合作研究。通过教师互访和外籍教师引进,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师资队伍。同时,通过友好院校合作、友好城市合作、友好互访等形式开展各类交流合作。

  学校积极创新探索国际产教融合路径,着力打造中美产教融合新平台,于2023年创办首届中美省州大学产教融合发展论坛,牵头成立中美省州产教融合联合会,成为理事长单位。会上,学校创新提出“国际产业学院”理念,成立了中美材料科学、中美智能制造、中美绿色与健康食品等3个国际产业学院,开创了国际化办学新模式。学校依托新材料、智能制造、大数据、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与美国、英国、日本等国高校共建联合实验室和科研中心,合作产出科研成果近百项。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发布《苏州工学院使命愿景红皮书(2026-2035年)》,提出将坚持扎根地方,融合发展,服务江苏现代化产业体系和苏州新型工业化建设,在产业需求的坐标系中重构发展轨迹,致力于建设绿色、智能、安全的新型工业大学。学校将贯彻教育强国战略,努力成为“苏州有作为、长三角有地位、全国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高地,在江苏及长三角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中作出更大贡献。(严 妍)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Simmons席梦思苏州新工厂奠基仪式圆满成功

Simmons席梦思苏州新工厂奠基仪式圆满成功

  6月28日,Simmons席梦思(苏州)新工厂EPC项目开工仪式在苏州常熟市古里镇圆满举行。Simmons席梦思品牌代表,常熟市副市长陈国栋、古里镇党委书记谈晓华、古里镇镇长俞铁、古里镇党委副书记高平等政府代表,项目管理单位及项目总承包单位代表等嘉宾出席了本次开工仪式。   席梦思床褥家具(苏州)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槟上台发表致辞,并对所有来宾表示...

铸强产业“造血主轴”打造产业脱贫硬核

铸强产业“造血主轴”打造产业脱贫硬核

  常熟市坚决扛起政治责任,高度重视常思对口帮扶工作,三年多来两地县级以上领导互动交流155人次,带动社会互动交流439批次5063人次,召开常思协作联席会议7次,出台一系列中长期扶贫协作工作计划,选派129名挂职干部、技术专家到思南帮扶,两地间签署产业投资、教育设施、消费扶贫、远程医疗、劳务协作等项目近200个,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扶贫协作。特别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

江苏常熟:制造业由“起家”到“当家”

江苏常熟:制造业由“起家”到“当家”

  “一根丝”“一辆车”“一件装备”,是常熟三大传统支柱产业,曾一度大而不强、全而不优。常熟深化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融合,通过创新把传统产业做得更好,实现了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的嬗变。2023年,常熟纺织服装、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完成规上产值3033亿元,增速超规上工业3.9个百分点。   上个世纪80年代,常熟农民以一件羊毛衫起步,探索出乡镇工业的...

何以示范·强县解码︱一路“逆袭”靖江再立“东线头部帆”

何以示范·强县解码︱一路“逆袭”靖江再立“东线头部帆”

  中国高质量推进基本现代化典型城市,基本现代化指数排名全国第20位、江苏第8位;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第30位,制造业百强第21位;江苏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市;泰州市综合考核“头部等次”头部名;全省20家、泰州唯一一家省民营经济示范县培育县市……   这里是靖江。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26.18亿元,增长5.3%,是继2021年奋力打赢高质量发展“翻身仗”后,又...

“长了本领有了底气”

“长了本领有了底气”

  分析排查问题,调试机器,启动运行……   在江苏苏州玻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部设备调试车间内,今年5月入职的实习生李道,正熟练地操作着机器设备,俨然一位“老师傅”。   为啥这么快就能上手?“这多亏了两个月的专项培训。”李道说。   今年3月,通过学校与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以下简称“实训中心”)合作的工学交替项目,李道进入...

常熟撤县设市40周年暨2023常熟精英创业联盟大会举行

常熟撤县设市40周年暨2023常熟精英创业联盟大会举行

  6月17日,常熟撤县设市40周年暨2023常熟精英创业联盟大会举行,总结纪念40年奋斗历程,凝聚高质量发展合力。   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说,40年春风化雨,40年春华秋实。在党中央、省委和苏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常熟历届领导班子励精图治、锐意进取,全市上下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用一个又一个“首创”和“头部”,在“江南福地”谱写了波澜壮阔、浓墨重彩的璀璨华章。常...

苏州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合计营收近6400亿元

苏州A股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合计营收近6400亿元

  截至目前,A股市场2024年第三季度报陆续发布完毕。来自苏州金融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前三季度,苏州219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营业收入约6397.6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29%。   数据显示,营收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苏州辖区共有9家A股公司营业总收入超过100亿元,与去年持平。其中,东方盛虹(000301.SZ)以1083.01亿元营业收入领先...

常熟+1!江苏省2023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拟认定名单公示

常熟+1!江苏省2023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拟认定名单公示

  近日,江苏省工信厅公示了2023年度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拟认定名单,常熟市声通信产业集群成功入围。   常熟市声通信产业集群位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常熟经开区作为省内首批国家级开发区,近年来以基础与应用声学为主导产业,印发专项支持政策10余项,产业链条引育和创新资源集聚位居全国区(市、县)前列;拥有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家、单项冠军产品1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