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辽宁工业遗产“重逢”声声不息键键相续
营口市的街头,一个熟悉的身影跃入眼帘,路边的装饰仿佛诉说着历史的变迁。音符与钢琴的墙面、形似键盘的人行道,甚至高楼上挂着的音叉,都让人不禁联想到了那片拥有无数传奇故事的建筑群——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
这座公司来历不凡,始建于1952年,是中国四大钢琴生产基地之一,也是首个大型综合乐器生产企业。曾几何时,东北钢琴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吸引着无数音乐爱好者的关注。1988年,它与瑞典名琴“诺的斯卡”联手,学习世界顶尖的制造工艺,掌握了一手好牌。
从2003年至2006年,东北钢琴以年产3万架立式钢琴和6000架三角钢琴的成就,创造了业内的辉煌传奇,曾一度占据国内三甲地位,三角钢琴的生产量更是稳居全球头部。现任董事长张晓文回忆起这些过往时,眼神中流露出无比自豪。“当时大家都愿意用东北钢琴,因为它代表着市场的优质。”
过去,东北钢琴不仅获得了无数奖项,更培养出了一大批技艺精湛的工匠。张晓文作为早期学员之一,她回忆起当时在厂里的岁月,常常为提升技艺,日夜苦练,甚至为了磨练技艺,手指划伤都在所不惜。那时销售火爆,整个厂区不断扩建,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生产线,几乎每一个零件都由厂内自制。
遗憾的是,在2007年,东北钢琴因被外资收购而面临困境,蕞终以倒闭告终。尽管曾在这里奉献青春,带着无数美好回忆离开的张晓文,始终没能抛下对钢琴的热爱。她后来创立了自己的钢琴厂,但心中对东北钢琴的怀念始终难以释然。
2019年,她决定重振东北钢琴厂,付出了所有积蓄。那一刻,她知道,延续的不只是厂房的遗迹,更重要的是唤醒那份深藏的技艺和精神。张晓文重新召回了老同事,助力复兴,逐步恢复了生产线,也重新开始培训新的钢琴技师。
如今的东北钢琴,不再仅仅是传统制造。面对市场变化,她积极进行技术革新,与美国企业合作研发智能钢琴,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网络销售模式,让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甚至还尝试着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直播销售,目前这一模式已占总销量30%。
张晓文深知,钢琴制造是一项技术密集型的行业,依赖的是无数工匠精神与不断创新。看着翔实的制造流程与年轻学子的坚持,她更加坚定了传承与创新的信念。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加入,东北钢琴的未来无比光明,对她而言,这份热爱已根植于心。
每架钢琴的背后,都承载着东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执着。张晓文的眼神中满是希望,指向那条希望的路。每一次的重逢,不仅是人与物的交汇,更是岁月与精神的流传。在这片蕴含着故事的土地上,东北钢琴正悄然回归,继续书写自己的辉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