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国家高新区简介(2019)
常熟国家高新区,位于城市东南片区,总面积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1万,是常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和科技创新的核心区。近年来,随着产业承载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优质项目和创新人才加速集聚,高新区已经基本形成以汽车及核心零部件、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创新高地;同时,产城融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配套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形态日新月异,一座产业新城正在崛起。2018年,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0.7亿元,增长16.7%;工业开票销售收入719.2亿元,增长1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2亿元,增长5.5%。全年税收超千万企业达70家,超亿元企业8家。有27家企业入选全市纳税百强企业,21家企业入围全市亩均税收50强工业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市各板块首位。在2018年度的全国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中,高新区由第87位跃居到第78位,成为争先进位步伐zui快的国家高新区之一,并成功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
常熟高新区是汽车产业集聚区。目前,全区共有丰田、三菱电机、大陆、法雷奥、西门子、延锋、马勒、中航海力达、正力蔚来等80余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包括16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的汽车相关项目28个、11家全球汽车百强供应商投资项目18个、汽车零部件一级供应商48家,形成了集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物流、贸易等一体化的较为完整的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2018年,全区汽车零部件工业企业完成开票销售收入322.3亿元,实现税收16.7亿元,分别占全区工业的44.8%和46.9%。同时,近年来高新区积极推进汽车“绿色化、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创新发展,不断加大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力度,全力培育以汽车“四化”技术为方向的“一区一战略产业”。
常熟高新区是智能制造样板区。近年来,高新区积极迎接“工业4.0”时代,以智能制造为导向推进产业转型。出台了“机器换人”奖励政策,目前已有100余家企业通过“机器换人”实现智能化生产,较大程度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绿色化制造程度。注重招商选资,完善智能制造生态链,引进了三菱电机自动化、菱创智能科技、迪恩士、吉玛泰克、TECHNO公司等一批高端项目。积极推进智能车间、智能生产平台项目,目前已有6个车间获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5个车间获评苏州市级示范车间,4家企业获评市级智能制造行业示范企业,21个车间通过市级示范车间验收。
常熟高新区是新兴产业先导区。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前瞻布局新兴产业,着力打造“一城四园”,其中“四园”包括氢能源汽车产业园、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园、昆承湖金融科技产业园、中日创新合作产业园,均布局在常熟高新区。氢能源汽车产业园,目前已引进了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应用、重塑科技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集成、双晋氢燃料电池电堆及膜电极等一批重大项目,已签约、落户项目12个,重点在谈项目12个。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约410亩,首期以大学科技园及同济广场现有2万平米办公载体作为先行启动区,同时以嘉地3万平米高标准载体作为加速基地,聚集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建设若干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昆承湖金融科技产业园,首期依托科创大厦和同济联合广场1万平米的产业园载体,创建金融科技新生态体系,搭建金融科技研究创新平台,吸引高端金融科技人才集聚。中日创新合作产业园,启动区嘉地工业坊已经投用。
常熟高新区是科技创新引领区。区内共有70余家规上企业有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约3.3%,已获批87家苏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依托全国县级市中首家国家大学科技园平台优势,加强与省内外重点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建设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智能液晶技术研究所、先进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研究所、北京大学分子工程苏南研究院、中国智能车综合技术研发与测试中心、上海交大汽车轻量化研究院等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获评了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一批重要荣誉。截至目前,全区拥有人才资源总量2.96万人,硕士以上高层次人才总量2242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7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0件。
常熟高新区是宜居宜业新城区。近年来,高新区不断加大园区配套建设投资,一批中高档住宅区、人才公寓相继建成,常熟国际学校、东南实验小学、东南邻里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南文化中心、永旺梦乐城等陆续投用,世界联合学院在中国内地weiyi校区蓬勃发展,常清中学正式投用,启文学校加快建设。与此同时,高新区大力推进各类市政配套设施建设,着力完善交通路网体系,区内“五纵五横”合计100多公里的主次干道与城区主干道实现了“无缝对接”。在此基础上,高新区将立足产业升级与城市塑造协调推进,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的要求,以集聚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导向,不断丰富金融、科技、商务、休闲、现代社区居住等功能。公共配套服务的不断完善,有效提升了高新区的营商环境,成为助推高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保障。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