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评论三大“创新核”助力科创制造深度融合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在日前刚刚落幕的2023常熟市金秋经贸洽谈会上,来自“南园、中城、北谷”三大创新核的先进制造、研发以及总部型企业代表,先进技术“策源地”院所平台代表以及科技人才培育地代表一齐点燃了科创制造融合发展的引擎,助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为常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常熟作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苏南weiyi的省科技创新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地区,始终坚持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的深度融合,以创新资源赋能产业发展。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强调,要深化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融合,持续壮大产业创新集群,竞逐发展新赛道、塑造发展新优势,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常熟更是明确提出依托中新昆承湖园区、数字科技新城、“苏州·中国声谷”,重点打造“南园、中城、北谷”三大“创新核”的战略布局。这是常熟坚持“创新在城区集聚、制造在板块布局”的有益探索,是常熟深化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站在新起点上,我们需要坚持全系统、多维度谋划三大“创新核”,以更大决心推动“科创+制造”加速融合,不断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要加强统筹规划和前瞻性布局,把赛道切换到创新驱动上来,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创新核”倾斜,聚焦“创新核”建设和前沿领域发展需求,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提升源头技术供给能力。围绕三大“创新核”的打造,加强系统谋划,着力推动一批高能级人才载体建成投用,为人才打造产居一体、要素集聚的高品质人才社区。此外,要强化“创新核”之间以及与周边区域的协同联动,逐步实现区域产业科创协同融合、综合交通互联融合、生态绿色共育融合、历史人文共享融合,实现产城人深度融合发展,提升科创制造的承载力。
当前常熟正以牵头苏州汽车、新能源、声学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为着力点,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加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要牢牢抓住改革创新“牛鼻子”,做强做优先进制造,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双向奔赴,围绕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融合目标,聚焦新能源智能汽车、声功能材料、新材料等新兴赛道,推动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下大力气营造适宜人才发展的氛围,将教育资源、科技资源的优势转化为人才竞争优势,赋能产业发展。
科创制造深度融合发展的“集结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