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13地入選首批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
商務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縣域商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明確到2025年在全國打造一批縣域商業“領跑縣”。商務部近日公布了首批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名單,全國20個省(區、市)123個縣(市)入選,我省有啟東、江陰、常州新北區、鹽城鹽都區等13地上榜。
我國現有縣級行政單位2800余個,常住人口約7.4億,鄉鎮和村兩級消費市場佔全國消費市場的38%。作為聯結城鄉關系的紐帶,縣域商業是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縣域商業“領跑”出的不僅是經濟新活力,更將更多美好和幸福帶入江蘇人的日常生活。
在八佰伴的manner咖啡店點一杯咖啡,再到電影院看一部剛上映的大片,如今,這樣的休閑方式是江陰徐霞客鎮青年楊振東的周末日常,“過去要買時尚品牌,都得去無錫、蘇州、上海,現在家門口就可以搞定!”
和楊振東一樣,越來越多的小鎮青年突然發現,很多曾以為是“大城市標配”的品牌和服務,正在悄然落地家鄉。萬達、永旺進駐常熟,印象匯、萬達廣場等知名商業綜合體落地江陰……在一些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拔地而起的大型商業設施,濃縮了繁華都市的萬千氣象。
小縣城中也有“大生意”。如今,我省21個“千億”縣市競相進位,縣域消費潛力巨大。大型品牌下沉加速、連鎖化水平快速提升,正在成為縣城商業的發展現狀和主流趨勢。從前大城市專有的24小時連鎖便利店,如今越來越多地開到縣城裡,一些本土品牌也在應時求變。在南通啟東市,縣域本土企業歐偉仕自2015年創建以來,已經在省內擁有19家商超、7家便利店以及1家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業務分布於南通、蘇州、如東等地。以超市為核心,歐偉仕在往上下游延伸產業中尋求發展,“我們有自己的農場,積極開展食堂方面業務。”作為啟東市級重點商貿流通企業,歐偉仕不“求大”,所有商超都在500平方米左右,選址基本在居民區1.5公裡內。目前歐偉仕正在積極推動線上小程序建設,老百姓買網紅零食、進口水果不用去店裡,線上下單送貨到家。“明年,我們計劃在南通、蘇州兩地的縣城新增不少於10家門店。”借助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行動的東風,南通啟東市歐偉仕超市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曦自信滿滿。
縣域傳統農貿市場“煥新”,智慧化、數字化成為方向。數字市場智慧大屏實時監管市場內客流量、菜價、天氣等情況﹔每個攤戶面前的電子顯示屏讓食品價格、菜品檢測等情況一目了然……昆山南星瀆市場被評為蘇州“zui美菜場”,人們逛菜場和逛超市無異。“緊扣社區居民生活服務需求,今年起,全市在農貿市場周邊合理布局了一批早餐點、縫紉店、理發店等業態。”昆山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2023年10月底,全市75家農貿市場完成改造升級,既有“煙火氣”也有現代感。
工業品下行,農產品上行。縣域商業體系的建設不僅提高農民生活品質,更提高了農民收入,帶著露珠的“消費”助力農產品上行遠銷。今年8月,南京首個盒馬村落戶溧水區晶橋鎮,通過數字訂單與普仁有機蔬菜公司建立穩定的供應鏈體系。“每天9時48分,我們會准時收到杭州盒馬鮮生的訂單,5個小時后,當日新鮮採摘的‘上海青’便會通過專門的全冷鏈物流新鮮抵達盒馬倉。”南京普仁有機農業公司負責人沈子杰表示,公司目前已在晶橋鎮邰村和楓香嶺村建成1500畝種植基地,可實現年產高品質蔬菜及深加工產品2500噸,“盒馬訂單的要求標准高,因此我們租用村民的田地,帶動全鎮農戶實現標准化種植。目前,村民每年土地租金就可收入40多萬元,村集體每年增收80多萬元。”
隨著縣域加快成為消費重要陣地,原有商業體系亟待加速升級。今年10月16日,江蘇省9部門印發《江蘇省縣域商業領跑行動三年計劃(2023—2025年)》,進一步推進我省縣域商業體系建設走在前列。
建立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農村商業體系﹔建設改造一批縣級物流配送中心、鄉鎮商貿中心(大中型超市)、鄉鎮農貿(集貿)市場和農村新型便民商店﹔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渠道進一步暢通……《計劃》提出,到2025年,爭取20個左右縣(市、涉農區)列入全國縣域商業“領跑縣”。
任何計劃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打造縣域商業體系時,各地常常面臨著如何充分釋放居民消費潛力及縣城消費、農村消費如何有效銜接的挑戰。
補足農村商業的短板是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重點。鹽都原本是鹽城市郊區,隨著區域面積逐漸縮小,在發展歷程中基本退出市區高架環線內的主城區域,面臨“有區無城”的商業發展瓶頸。鹽城市鹽都區商務局副局長周坤說,城市中心的消費者想喝奶茶,打開外賣軟件基本都能在半小時內送達﹔而在農村的消費者想喝奶茶,打開外賣軟件發現列表空空如也。
針對農村消費者服務供給不足的難點,鹽都區重點圍繞以單體商超為中心的商圈形態打造提升型鄉鎮商貿中心,“例如我們區的龍岡鎮,與徐庄村距離約20分鐘車程、與鹽都區距離約30分鐘車程,去年我們改造裝潢了廢棄時間較長的佼隆招商場,增添設施設備改造成中森好生活超市,引入餐飲連鎖品牌,與周邊鳳凰南路、鹽興西路共同打造成龍岡鎮毓龍商貿中心,消費者絡繹不絕,每日客流量在3000人以上。”
同樣熱鬧的,還有位於新北區龍虎塘街道的“初廿全球優選”新零售體驗中心,前來探店購買的消費者絡繹不絕。
常州新北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直言,此前當地人均商業面積已經遠超0.8—1.2平方米的正常值,線下實體商業普遍客流量不足。“初廿全球優選”新零售體驗中心的成功,正源於找准優勢充分激發了農村的消費潛力。“我們按照‘缺什麼補什麼’原則,優先補齊、優選、配強基本保障類業態。”該負責人說,新北區依托常州綜合保稅區,引導比利格、初廿全球優選等跨境電商在龍虎塘、魏村等地鄉鎮設立進口商品專營店,引導品牌連鎖企業發展縣域便民門店,“做‘活’縣域商業,必須因地制宜,發揮自身優勢。”
縣域商業,既是一件關乎縣城、農村消費者幸福感的“民生事”,也是一道必須遵循市場化規律的“經濟題”。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負責人表示,我省將積極建設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農村商業體系,以數字化、連鎖化、標准化為方向,進一步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市場傾斜。
據悉,“十四五”期間,全省建設和改造提升縣城綜合商貿服務中心將達到60個以上、新建和改造升級鄉鎮商貿中心200個以上、品牌連鎖超市200個以上,全省建設10個以上農村電商快遞協同發展示范區、40個左右縣域電商產業集聚區,建設縣級物流配送中心20個以上、寄遞公共配送中心30個以上,主要品牌快遞服務持續通達行政村。
“在全面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縣域消費生態的‘獨特性’。”省商務廳市場體系建設處負責人指出,“領跑縣”的典型經驗可以借鑒,但各縣市要結合本地區實際來確定縣域商業發展的思路。尤其不能簡單復制都市商貿經驗,也不能城裡時髦什麼,縣城就引進什麼。
作為經濟一個重要部分,縣域商業是消費流通領域的重要陣地和支撐。改革開放以來,縣域商業走過了從傳統百貨零售到批發大市場再到連鎖超市、品牌經營店的演進。“可以說,縣域商業的發展和時代經濟的發展同頻共振。”南京財經大學國際經貿學院教授張為付說。
眼下縣城消費場景正變得多中心、多元化、多樣化。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大量的農村居民和小城鎮居民涌向大城市尋求更好的教育、就業和醫療資源。留守的老年群體成為一些地區縣域商業的重要受眾。“這使得傳統、基礎消費成為縣域商業的主要消費特征。”在張為付看來,縣城裡不斷“進化”的現代消費方式正在和主要消費群體發生沖突,這也是不少商業“折戟”縣域的主要原因。
提升縣域商業對縣域人口的消費吸附力,必須洞悉縣域消費者。無論是縣城本土品牌還是下沉品牌,理解主要受眾需求是diyi位。張為付認為,結合消費服務對象的特征,設計出針對性更強的產品消費模式和服務方式十分有必要。如針對農村老年人和幼兒,商業體在售賣貨品的基礎上可以衍生出更多基礎性服務內容,將現有的送貨上門“升級”成送服務上門,以幫老助幼的商業模式創造價值增長點,“比如向農村老人售賣一台手機后,可以增加上門使用教導等服務,這將大大增長消費者黏性。”
當然,尊重消費群體並不等於隻能拘泥於現有消費模式。在張為付看來,適度引進現代消費方式對擴大消費力量也大有助力。比如,不久前,69款新能源汽車剛納入到汽車下鄉目錄。與以往的新能源汽車相比,此次新加入目錄的車型不僅在行駛裡程上有所增長,還更強調車與鄉鎮市場的匹配性。緊抓新能源汽車消費的增長點,可以大力加強農村新能源配套設施建設,健全消費場景。
縣域商業體系的建設,鏈接著產業鏈上下游、千千萬萬從業者的復雜生態體系。“縣域是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基本單元,是城市經濟與農村經濟的復合體。”南京財經大學教授、現代服務業智庫研究員徐圓表示,縣域商業體系建設離不開農村優勢特色產業的發展,要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形成產銷對接,同時需要引導城市的生產流通企業下沉,帶動新產品、新服務、新技術、新理念進入縣域,在為城市工業開辟新消費市場的同時豐富縣域居民的消費層次。(王夢然 陳珺璐 洪葉 楊頻萍)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民日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
人民網服務郵箱: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舉報郵箱:rmw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