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关于对常州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提案第0114号的答复

admin10个月前 (07-26)常熟产业信息150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智能制造业改造升级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常州市委市政府主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为目标,在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中推进“十百千”工程,加快全市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步伐。2022年,全市完成智能化数字化技改项目1153个,新增星级上云企业423家、标杆创建企业202家。全市制造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89.5%、83.8%,分别高于全省1.4个、2.5个百分点,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达64.3,较上一年提升1.8个百分点,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7.9%。具体措施如下:

  一、健全工作机制。我市高度重视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把“智改数转”作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一招”和政府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2022年,全市先后召开产业发展大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现场推进会。发布了《常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和《关于在全市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中推进“十链突破、百企领航、千景应用”的实施方案》两个纲领性文件,各级工信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全市形成工信部门牵头、多部门协调配合、条线通力协作的工作机制。

  二、创新政策支持。通过健全人才保障体系、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核心技术供给、加快平台生态构建等5个方面,强化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市级人才攻关联合体的实施办法》,以zui高500万元的专项支持等系列优渥政策,全力引才聚才育才;对利用自有资金改造,投资超1000万元的智改数转项目,按智能化设备及工业软件投入不超过5%进行奖励,zui高200万元;对获评“灯塔工厂”和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的企业,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认定省级示范智能车间给予50万元奖励;出台《常州市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专项贷款贴息奖励实施细则(试行)》,对纳入市“智改数转”项目库,且获得智能化改造提升项目贷款的制造业企业,按同期LPR标准的50%给予贴息,单个项目zui高200万元;培育省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对先导区内的“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每个给予zui高50万元奖励,总额zui高200万元;对省级“5G+工业互联网”全连接工厂,给予zui高100万元奖励;对符合条件的二级节点建设单位和运营单位,分别给予zui高150万元、50万元的奖励。对当年服务本地企业合同开票结算金额累计达1000万元以上或单个合同金额不低于30万元,服务企业数量不少于10家的本地服务商,分档给予订单开票结算金额的10%、zui高200万元补助。对获得国家、省立项的重大科技、产业公共创新平台,给予zui高1亿元支持;对新认定国家、省级企业科创研发载体平台给予zui高200万元奖励;对符合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给予zui高300万元建设经费支持,支持企业创建院士工作站,给予zui高100万元奖励。2022年,市、区两级配套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专项资金6亿,全省第三,市工信局投入财政资金2.66亿元支持52个重大智能化改造项目,带动企业智能化改造设备投入超50亿元。

  三、强化标杆引领。聚焦离散制造型、灯塔工厂、专精特新、上市(后备)和市重大项目库制造业五类重点企业,强化精准指导和服务,扩大标杆覆盖范围,新增工信部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2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11家、全省diyi,省级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7家,省级智能车间37个,省级5G全连接工厂2家,培育市级智能制造示范区9个。加快供需高效衔接,实施“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专项行动,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8465台,推广“人工智能+”案例127个;建立“智改数转”场景库,印发典型场景建设参考指引,打造典型应用场景571个,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个。

  四、推动协同转型。引导十大代表性产业链链主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和产业特征,灵活对标实施数字化协同平台建设项目,带动供应商、客户群数据上云和业务协同。出台《链主企业供应链协同平台创建指引》,明确产业链数字化协同平台计划协同、物流协同、制造协同等11项功能指标,推动中天钢铁、常发农装等7家企业新建产业链协同平台,中创新航、柳工机械等6家企业优化提升平台功能。全市协同平台项目总投资达5亿元,其中,软件投入达2.68亿元。平台接入企业3359家,带动和赋能351家本地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和产业链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

  五、完善生态体系。全方位支持服务商做大做强,新增省级智能制造领军服务机构5家、全省第二,认定和培育市级“智改数转”服务商60家,选首批市级工业信息安全服务商11家。组建“智改数转”联盟,汇聚服务机构近500家。特色化推进平台载体建设,新增工信部特色型工业互联网平台3家、全省diyi,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7家、全省第二,建成市级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4家。常州经开区获批国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数字化转型提升试点;推动钟楼经开区以入选省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培育对象为契机,加快创建国家级先导区;新增省“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特色产业基地2个、省工业互联网标识创新应用特色产业示范区1个。

  六、强化创新驱动。充分发挥在常央企、高校院所等作用,协同推进技术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建设。探索实施“揭榜挂帅”产学研合作新机制,开展重点项目攻关,破解产业发展“卡脖子”难题,加快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制定支持“双招双引”政策,发动社会力量开展高水平科技型项目和人才招引。2022年,全市新增市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超10家;新建数字经济领域省级以上“三中心”14家;通过“揭榜挂帅”方式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如赛嘉机械承担“基于高性能三维复杂结构新材料织造的智能高端装备”攻关项目、常发农装承担“全自动动力换挡重型拖拉机”攻关项目,分别获得补助资金650万元、3000万元;支持首台(套)重大装备等智能化产品的研发、推广与应用,新增省级首台(套)重大装备5个,全省第三;引进数字经济领域顶尖人才团队5个,引入创业类领军人才项目73个、创新类领军人才项目11个。

  下一步,全市将紧扣新能源之都建设,以更精准的政策、更扎实的举措、更高效的服务,高质量推进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一是聚焦政策引领。加码扶持免费诊断、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专精特新、高层次领军人才等,为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产业数字化转型、高技术人才引育等提供多元服务。二是聚焦示范应用。加快链主企业协同平台建设,壮大标杆示范阵列,完善标杆示范梯度培育机制,编制典型场景案例,为制造业企业提供低成本、易实施、见效快的转型样板。三是聚焦生态打造。加力高能级“双跨”、特色化、专业化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培,更大范围促进制造业企业上云用数,加快产业链融合、供应链协同和创新生态构建。

  zui后,十分感谢你们对全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工作的关注,欢迎再提宝贵意见,并多加指导和监督。

  主办: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承办:常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版权所有:常州市人民政府电子邮箱:br/>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 (市行政中心)3号楼B座116室技术支持电线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海内外精英人才与江苏常熟市现代装备制造业对接

海内外精英人才与江苏常熟市现代装备制造业对接

  7月12日至13日,“2009中国苏州(常熟)现代装备制造业国际精英创新创业合作洽谈会”在江苏常熟市举行。这次洽谈会由苏州市委、市政府、省人事厅、省侨务办公室主办,常熟市委、市政府和苏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协办,是“2009中国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的配套活动之一,活动受到了参会的海内外精英人才、本土企业老总以及在常成功创业企业家的欢迎。   这次洽谈会围绕“创新创业...

厉害了!年销售100亿!常熟又双叒添世界500强

厉害了!年销售100亿!常熟又双叒添世界500强

  原标题:厉害了!年销售100亿!常熟又双叒添世界500强   6月22日,由世界著名500强企业西门子公司与全球著名汽车零部件企业法雷奥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新能源车驱动电机项目签约落户常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该项目产品融合了西门子在驱动电机领域的顶尖技术与法雷奥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丰富经验,旨在为全球新能源汽车提供蕞为核心、蕞为先进的汽车驱...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通分园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通分园

  东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南通分园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南通市崇川区国际青创园上海软件园,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深圳市 / 光明区观光路与二十三号路交汇   东莞...

常熟全力以赴构建声学产业创新集群

常熟全力以赴构建声学产业创新集群

  常熟全力以赴构建声学产业创新集群,“苏州中国声谷”奏响发展蕞强音   滚滚长江,奔流不息。浪花拍岸,声振寰宇。   这里是常熟,一座与“声音”渊源颇深的城市。   600年前,七溪流水酝酿的一弦琴声,让常熟得以在古琴史上留名。时至今日,长江南岸积蓄的声学力量,正以集群之势开启常熟的新未来。   2020年,“苏...

武进区: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集中签约

武进区: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集中签约

  武进区: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人才项目集中签约   自常州市实施头部批“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引进工程以来,武进国家高新区共引进创新创业人才项目479个。截至目前,已有327个项目正式落户,涵盖了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三大产业方向,培育出了一批类似中晶光电、金石机器人等发展势头迅猛的科技型企业,涌现出了沈翔、夏跃进、上官泉元等一批江苏省创新创业人才。据统计,2...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分园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分园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分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面积约169.12亩。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深圳市 / 光明区观光路与二十三号路交汇...

园区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名单公示

园区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名单公示

  原标题:园区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决赛优胜名单公示   是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标志,是提升全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区域根基。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大变强的关键时期,培育发展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我国制造业在产业组织和空间布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畅通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着力...

常熟市: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不动摇建设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

常熟市: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不动摇建设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

  1月7日召开的常熟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公布,2021年,常熟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迈上2700亿元台阶,增长10%,增幅高于苏州平均,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市)头部方阵。2021年,常熟180个重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工业投资连续三年位列苏州全市头部。   今后五年,常熟将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不动摇,以产创融合为路径,发展更具动能、更具韧性的经济;以协同发展为引领,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