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聚力“招才引智”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_龙虎网
龙虎网讯(实习记者 吕瑞雪 通讯员 顾杨乐)创新是diyi动力,人才是diyi资源。围绕加快集聚高端人才和创新资源,南京江北新区充分发挥产业协同优势,广泛拓展招才引智路径,深入推进创业就业,打造系统化、体系化的人才政策体系引领新区高质量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招才引智”的基础工程。如何构建供需精准匹配的就业服务机制,是招引人才的关键。江北新区坚持政府和市场同向发力,线上和线下优化服务,推动人力资源合理有序流动和精准高效匹配。
2023年11月30日,江北新区举办冬季就业促进交流论坛暨专场招聘活动。当天,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南京亿高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80余家企业参加,覆盖轨道交通、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行业,1200多个岗位吸引了近万名求职者前来参加,微信视频号、抖音号等新媒体矩阵账号同步直播。通过“面对面”和“屏对屏”的优势互补,推动就业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促进供需精准匹配。同时,“论坛+招聘”的创新模式,为高校、企业、人才三方协同互动、供需洽谈提供了交流对接平台。现场,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在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等辖区8所高校设立“引才工作站”,拓宽人才就业创业创新渠道,为新区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2023年以来,江北新区针对不同群体需求,高频次、分行业、分产业共举办各类线家次,累计提供就业岗位97150个次。未来,将围绕服务企业和人才创新创业持续开展冬季引才系列招聘活动,扩容人才“蓄水池”,通过“引、育、留、用”全链条服务,实现人才赋能新区高质量发展。
人才因产而聚,产业因才而兴。人才与产业之间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发展经济必然要坚持“人才是diyi资源”的理念。作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江北新区围绕产业规划和主导方向,优化人才政策、提升人才服务质效,尤其是在招引留学归国人才领域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
近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2023年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和创新创业示范园名单,南京两家园区入选,且全部来自江北新区: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入选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园,南京生物医药谷科技留学人员创业园入选江苏省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示范园。
截至目前,研创园已建成23个孵化器及众创空间、40个新型研发机构及剑桥创新中心等联合创新组织,先后孵化了楚航科技、芯视界等多家留创企业。留创企业中,培育和引进国家重点人才计划人才48人,入选江苏省“双创计划”29人。另一家入选的南京生物医药谷科技留学人员创业园,引进两院院士10名,累计培育和引进国家重点人才计划人才47名,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99名、南京市科技顶尖专家15名。依托江北新区及南京生物医药谷完善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环境,创业园为新药研发、医疗器械、服务外包等科技企业提供空间载体、实验室综合服务、信息咨询等孵化服务。可以说,留创人才集聚效应为不同产业开展科研、创新提供了优越条件。
留创园是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的重要平台,也是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的重要基地。江北新区以国际化视野为切入点,打通人才与产业之间的“zui后一公里”,开启了“双向奔赴”的全新发展空间。
产业发展派生人才需求是人力资源需求增长的基本动力。产业快速调整,而教育培训系统在短期内无法及时跟进,导致高端人才短缺与科技企业用人难的结构性矛盾。对此,江北新区通过挖掘校友资源链接人才、引进项目,为新区产业汇聚“科创动能”。
“校友组织一端联动高校,一端联动广大科技企业和高层次人才,是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也是名副其实的科教资源、招商项目、高端人才宝库。”江北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5月27日,江北新区北大“双创”企业联合科协成立大会暨首次科技创业沙龙举行。不久后,新区成功引进上市公司诚迈科技专注数字孪生和智慧水利的子公司——星际云图等校友企业。
据了解,江北新区正致力于打造高水平校友组织创新创业友好区,重点聚焦有海外技术和管理经验的领军人才、一线城市专精特新企业家以及充满活力的青年人才等三类人才,通过校友组织加强招引。同时,重点推动北京大学生物医药领域、南京大学环境领域、东南大学集成电路领域的人才、校友企业向新区集聚,助力产业发展的“高峰”。依托校友会联系,吉林大学南京校友会与江北新区合作建立的校友企业孵化基地已吸引南京冠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麒蒙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科技型公司入驻。2023年11月25日,南京江北新区举行西安交通大学校友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同期正式揭牌“南京江北新区高水平校友组织创新创业活动基地”,新区“校友经济”模式更加稳健、成熟,激发出区域创新生态优化和高质量发展澎湃动能。
江北新区以自主创新先导区和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为定位,从搭建就业平台、优化公共服务、扩大招引范围、撬动校友经济等方面综合发力,构建人才引、留、育政策体系,为人才培育“成长沃土”、搭建“发展阶梯”、挖掘“资源潜能”,服务新区高质量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