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板块面对面支塘镇:推动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部门板块面对面 支塘镇:推动形成特色产业集群
支塘镇位于常熟、昆山、太仓三市交界处,是常熟的“东大门”,与昆山、太仓两地人员通勤频繁,产业、企业间交流互动密切。
“这次,苏州市域一体化给支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下阶段,支塘镇将深入对接苏州、昆山、太仓,进一步加强与周边乡镇板块协同合作,捕捉溢出效应、拓宽发展渠道,推进区域发展。”
一是构建便捷通畅的交通体系,推动路网更新。根据苏州统一安排,先期配合启动相石线工程、任蒋路和青阳北路衔接工程,接下来将做好昆山长江北路北延从锡太路延伸至204国道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融入市域一体发展,推动成片更新。以任阳外泾工业区域的特殊地理优势作为落实苏州市域一体化的主抓手,结合存量发展实施优化盘活,提升工业载体,承接周边县市溢出的优质项目,打造市域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样板区。分片分步推进盘活,经初步调查摸底,外泾工业区地块内共有企业72家,总占地1000多亩,计划明年启动diyi期200亩村级土地的成片盘活。
三是结合被撤并乡镇改造,推动面貌更新。被撤并乡镇何市片区,集镇面貌相对破旧,基础设施相对老化,存量企业大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所建的厂房,厂房质量较低,行业传统比较低效,但存量资源较为丰富。下一步将把工业用地盘活和集镇面貌更新相结合,以产业用地的更新改造带动集镇环境面貌的改善,充分放大存量盘活和社会效应。目前,灵丰科技、白玉兰印染共计126亩已经实现了厂房更新,灵丰地块二期、通支公路南侧地块200多亩的更新也在序时推进当中。与此同时,何市农贸市场、何市卫生院等一批民生实事项目也正在同步规划实施。
如何以特色产业为重点开拓品牌空间,
无纺产业是我们支塘特色产业也是支柱产业,按照市委354产业发展规划,在市无纺专班牵头下,支塘镇无纺产业在2020年后迎来了一次快速增长,一批优质的无纺项目得以突破限制,顺利开工建设。下一阶段,支塘镇将坚定信心、立足长远,持续推进无纺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迈开无纺园区建设的大步伐。高标准规划400亩的无纺产业园区,首期200亩已经启动,其中十多万平方米载体已经投用。以贯通上下游协作,全产业链相互配套,产能质量协调为总目标,打造集研发、展示、生产、贸易等功能为一体的无纺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引领区,形成有集聚效应的无纺特色产业基地。
二是加速无纺龙头企业大提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设备研发向高速度、大宽幅方向挺近,设备制造由中端档次向高附加值、高智能化方向发展,民用材料向功能性、消费性的终端制品方向发展,工业材料向净化过滤、阻燃降噪等特殊用途方向发展。研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从空间、人才、设备、资金、奖励等多方面全力支撑重点企业。引导企业探索无纺产业高附加值领域,鼓励设备生产企业向产业链中下游延伸,材料生产企业向产业链终端成品延伸,加快培养出一批超10亿产值的龙头企业和超5亿产值的骨干企业。我们争取通过3到5年时间,支塘无纺产业产值规模能够实现翻番。
如何在蒋巷村乡村旅游品牌的基础上,
近年来,支塘镇立足本镇实际、深挖资源优势,依托扎实的农业基础、丰富的人文资源以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蒋巷乡村旅游品牌,以文旅融合核心项目——支塘风物生活街区为龙头,致力打造“四色游”文农旅品牌,构建集田园风光、农耕体验、乡村旅游、民俗文化、红色教育为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综合体,用产业振兴助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一是以王淦昌故居为核心的“红色游”,立足王淦昌故居、张青莲事迹陈列馆、支塘革命烈士陵园、蒋巷村等一批独具特色的红色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讲好红色故事、扬好红色精神。
二是以盐铁塘风光带为特色的“绿色游”,依托美丽河湖建设、古镇整理更新,沿着白茆塘、盐铁塘打造风光带,争取引入民宿等新业态,使集贤商贸、沿河风光带与王淦昌故居、盐铁塘等形成古镇文旅一条线。
三是以蒋巷生态园为基地的“蓝色游”,规划形成“四园一基地”的基本布局,开发嘎嘎部落亲子游项目,聚焦“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时尚”,让老典型焕发新活力;
四是以千村美居为载体的“彩色游”,目前全镇累计完成千村美居村组334个、苏州特色康居村组95个,何北村面店角、支东村北朱家角、任南村西蔡段泾等一批千村美居点位已经成为我们新的网红打卡点。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