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全力打造更高品质“江南福地”中心城区
秋日融融,桂香盈袖,在中秋国庆期间,常熟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内人潮涌动,共接待游客46.69万人次,较2019年增长80.2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821.5万元,较2019年增长75.6%。
八方游客热拥“一城山水”,这是虞山街道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绩单。虞山街道是常熟山水城一体独特格局的核心承载地,更是常熟的生态之核、文化之魂。虞山尚湖古城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让常熟这座千年古城素有“世上湖山、江南福地”的美誉。
今年以来,虞山街道围绕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传承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空间资源价值转化、历史文化名城有机保护更新、美丽乡村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质提升等协同推进,努力实现文化有传承、生态高价值、生活优品质、产业深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打造更高品质“江南福地”中心城区。
文脉传承弦歌不辍,推进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
历史文化是源,城市发展为流,唯有源远方能流长。在常熟虞山街道,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灵动交融,汲古润今、与古为新,为“江南福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首留在常熟兴福寺的题壁诗,其描绘的诗意今天在常熟仍然触手可及。徜徉在诗人构建的美妙意境中,可以遇见常熟画家黄公望笔下《富春山居图》似的山水,可以品味琴学正宗严天池的余音,可以聆听“南方夫子”言子的礼乐教化历史文化赋予这片土地以风雅、风情与风骨,千年不辍。
7月10日,位于虞山脚下的常熟院士馆正式开馆。从一县之地走出了26位常熟籍两院院士,常熟的文教之盛,可见一斑。细细梳理古城传承千载的文脉就能知道,这种盛景jue非偶然。
3000年前,泰伯和仲雍“让国南来”,带来了当时先进的农耕技术与民同耕,由此开启吴地文化的大幕。仲雍又名虞仲,葬于常熟山下,因此常熟的十里青山便得名虞山,虞山也成为“吴文化diyi山”。
春秋时期,常熟人言子是孔门七十二贤中weiyi的南方弟子。他是孔子礼乐教化思想的继承者和践行者。晚年言子回到家乡传道讲学,以儒学教化乡民,以礼乐重塑桑梓。“弦歌之治”被后世尊崇千年。
文脉源远的虞山不仅滋养了这方水土,也延伸出诗、画、琴、印等诸多以虞山命名的文化流派:“元四家”之首黄公望开创浅绛山水派,清“画圣”王翚开创虞山画派,以林鹤田为代表的虞山印派,以严天池为代表的虞山琴派,以钱谦益为代表的虞山诗派等,无不浸润襟怀,彪炳史册。
如何在新时期做好历史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
虞山街道利用西城楼阁闲置空间成立第三代虞山篆刻馆,向市民免费提供培训学习机会,传承弘扬虞山篆刻文化;利用21公里虞山生态步道,串联兴福寺、言子墓等文化“珍珠”,打造环虞山文化走廊;原貌恢复的清代山前街祠堂作为策展空间“山前坊”对外开放,成为街区“会客厅”;实施言子墓至书台公园区域“亮石”工程,推动石梅园盘活打造融山水实景于一体的沉浸式吴文化体验新空间
一项项务实举措,一条条文化走廊,一个个崭新空间,这是虞山街道提交的优质答卷。
山水城村四位一体,勾勒高品质生态空间
绿色是常熟给人的diyi观感,也是zui鲜明的发展底色。
从空中俯瞰,虞山、尚湖呈椭圆形状,大小相当、基本对称,恰似“城市绿肺”,一呼一吸间,城市的绿色脉动怦然跳动。
今年以来,虞山街道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决扛起“看好一座山、守好一片湖、修好一座城”的职责使命,统筹“一山一策”“一湖一策”工作,不断优化提升“虞山、尚湖、古城、村落”四位一体生态空间品质。
登高望远,守住虞山的“只此青绿”
按照“两轴三点”基本思路,虞山街道以寺路街、破龙涧路为两大主轴,完成3处共66亩林相改造试点,营造通透空间,栽种挺拔树种,优化景观效果。对森林生态系统和功能相对脆弱的区域,开展林相改造和森林抚育。在土质条件较好区域,进一步推广“林茶间种”复合经营模式,增加茶树面积,扩大林下经济规模,实现“以林养林”。
乘船摇橹,护好尚湖的“在水一方”
持续推动尚湖环湖带绿化整理和景观提升工作,以“亮出美丽山水”为目标对尚湖进行“微整”,逐步在环尚湖岸线打造春、夏、秋、冬四季主题的景观带。如今,一条全长16.8公里的健身步道惊艳呈现,阅湖小驻、碧潭湖风、夏树花径步道沿线个景观节点各有千秋。
走街串巷,追寻古城的“人间烟火”
走进西泾岸历史文化片区,斑斑驳驳的白墙、爬上屋檐的枝蔓、高低错落的老民居。这里有古城墙残址、赵园曾园、笛在月明楼、石梅园、赵用贤宅处处留有时光的印记,流淌着古城和谐安宁的气息。虞山街道首创“房屋使用权集中”概念,“腾换”类经修缮后用于街区原住民居住,“腾空”类用于市场化运作的产业植入和功能生态更新,为后续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街区整理更新提供空间基础。
充分挖掘山、水、城、村相融的独特城乡形态,虞山街道借助常熟“千村美居”工程东风,整合虞山北部自然村组优势进行连片抱团,高标准推进“常熟虞山风景片区”特色田园精品示范区建设,绘就环境优美、功能融合、文化凝聚、产业引爆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青山入廓,半城幽翠;绿意水色,诗情烟火;山水城村,相映如画。
城山水自在生活,擦亮文体融合新名片
山湖徒步、古城慢游、露营野餐中秋国庆假日期间,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推出了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在点燃度假区人气的同时带动消费需求持续旺盛。
不久前,波司登2023第七届常熟尚湖铁人三项赛刚刚落幕,来自国内外的“铁三勇士”相聚尚湖之滨,体育的激情律动在园林秋韵中尽显魅力。
文化、体育、旅游“资源禀赋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虞山街道的底气所在。近年来,虞山街道积极打造以“一城山水,自在生活”为主题的文化旅游度假区。
以“文化+产业”理念持续推进山前坊文旅创意街区、蓝原葺森林文旅产业园、山湾里文化创意园等载体的旧改更新,打造环虞山文化创意产业带。
通过打造方塔夜秀、尚湖“遇尚夜宴”、虞山公园音乐喷泉等夜游品牌项目以及塔弄夜巷、山前坊夜市、南苏院创意市集等夜间消费集聚区,持续点亮古城夜经济。
推出一批以日斜林西、天凝安禅为代表的主题民宿,建成一批以虞山文化为主题的假日休闲酒店。
打造文化体验、山地康养、水上运动、绿色骑行、生态徒步、湿地高尔夫等一批特色产品,让更多游客体验沉浸式深度旅游的魅力。
不负绿水青山,终得金山银山。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荣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获评zui美绿色生态旅游胜地、2023国民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持续攀升,下一步这片文旅宝地又该走向何方?
随着“虞山、尚湖、古城、村落”四位一体品质空间的持续推进,何如让山水城村各类资源从“物理融合”向互为依托、共同促进的“化学反应”转变,成为虞山街道努力的方向。
日前,《常熟市虞山尚湖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片区规划》发布,虞山街道将以虞山尚湖山水资源为依托,以“茶禅体验”及“湖甸虞田”为特色,将自然地理、生产生活、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等资源要素融合,构建“三带九组团多节点”的总体空间结构,围绕高质量发展,紧盯山水城村的保护和利用,着力产业振兴,打造常熟市乡村振兴片区化建设工作标杆。
虞山街道党工委书记苏利刚表示,街道将紧紧围绕“看好一座山、守好一片湖、修好一座城”三件大事,紧扣虞山尚湖古城保护和利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去理解和推进山、水、城、村的保护利用,全力打造更高品质“江南福地”中心城区。(苏报驻常熟记者 商中尧 陈洁)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预计年底基本贯通 苏台高速公路(七
版权所有(C)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2023002088号-1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330073
姑苏晚报爆料电线 订报热线 报纸广告转相关融媒中心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