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产业迭代造就乡村振兴新样板——乡村振兴看蒋巷系列报道之一

admin2年前 (2023-11-16)常熟产业信息65

  中国江苏网讯 即使放在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中,常熟市蒋巷村也是其中zui引人注目的一个村。

  村强、民富、人和、环境美,是这个小村的显著标签。“村里人舒服,城里人羡慕,外国人信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蒋巷视察,对村子的发展成就称赞不已。

  今天的蒋巷,1200多亩土地生态种植连年高产,转制后的村办工厂平稳发展,三产旅游业异军突起,呈现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喜人局面。可以说,改革开放40年来,蒋巷以一个小小乡村的努力,和谐融入中国波澜壮阔的时代交响之中。

  蒋巷村史展览馆里,一张黑白照令人印象深刻,那是常德盛站在田头召集村民开会的场景。

  1966年,22岁的常德盛当上当时的蒋巷大队大队长,面对的是全县zui落后的一个犄角旮旯,村里开会连个凳子都没有,大家只能站着。身躯瘦小的常德盛喊出一句惊天动地的话:“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其后十多年,他带领村民拿起扁担、挑起箩筐,疏浚河道、平整土地、填高地块,完成50多万土方工程,建成良田1700多亩,硬是把十年九涝的低洼地变成远近闻名的粮食高产田。

  1979年,蒋巷秋季水稻平均亩产超千斤,zui高亩产达到1300多斤,蒋巷村由此成为全省亩产超吨粮的“先进单位”,这顶先进的“帽子”,一戴就近40年。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在蒋巷实地踏看稻田时,对常德盛竖起大拇指:“你们的水稻种得好!”

  靠农业起家,却不能止步于农业。吃上饱饭的蒋巷人不满足于当个“农业先进”,更想着“工业发家”,彻底拔掉穷根。蒋巷人瞄准市场空白,建起了两条彩钢复合板生产线。

  “那时候,常书记在家当书记,出门就是推销员。”常盛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蒋惠明说,老常带头,走南闯北,跑市场,找销路。有时候为了赶时间,连夜出发,第二天一早赶到,办完事立刻往回赶,来回行程要1000多公里。一次赶路不慎出了车祸,常德盛的左眼被撞得差点失明,从此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正是靠着这种“千山万水走、千言万语说、千家万户求、千难万难磨”的“四千四万精神”,从1993年至2003年十年间,村办企业常盛公司的业务量和利税总额每年以40%的速度递增,村里建起常熟diyi家村级工业园,不仅解决村民就业,还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资金。

  工业发了家,旅游来旺家!2004年,蒋巷村在苏州率先打出“发展乡村游”的旗号,在其后几年间成功打造国家4A级景区。

  今天的蒋巷,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相得益彰,全村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在10亿元以上。去年,村级可用财力达2200多万元。

  乡村要发展,首先要学会因地制宜。50多年来,蒋巷村始终坚持吃透“两头”,走出一条上合党的方针政策、下合百姓意愿的发展道路。

  上世纪70年代,江南一带大兴“革命稻”之风,把过去只种一季的水稻田改成种双季,结果不但劳力花费大,产量低,还引起土质退化。常德盛冒着风险,带领村民坚持种单季稻,后来又发明了在稻田套播麦种的“免耕法”。不唯上只唯实,让过去默默无闻的蒋巷村粮食亩产一下子跃居苏州地区前列。

  进入新世纪,面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上级要求”,蒋巷村坚持“不跟风”,而是广泛听取村民意见,拓宽思路,zui终因地制宜,在集中度偏低的680亩土地上种植蔬菜,栽培果园,养殖河塘鱼虾,发展立体农业,建成了生态种养园。

  发展乡村旅游,同样是蒋巷从村情实际出发作出的科学决策。村委会主任蒋玉英说,发展乡村游,蒋巷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投入,积蓄人气,打响品牌。先是从完善配套起步,打造乡村观光采摘游;进而建起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延伸到未成年人社会教育实践游;后来又相继建起江南农家民俗馆、知青馆等文化场馆,拓展农耕文化体验游;现在,根据客源以培训、考察、调研居多等特点,增设大小不等的会议活动室,发展新农村建设培训和乡村振兴考察游等会议旅游项目。目前,蒋巷村每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旅游年收入达1000多万元。

  走进蒋巷村投资600多万元建起的粮食烘干中心,车间干净整洁,清一色的进口设备,一次可以烘干3万斤粮食,由此,蒋巷实现粮食生产一条龙。

  多年来,蒋巷始终没有放松过对农业升级的追求。2016年,蒋巷决定1200多亩耕地逐步种植不施化肥、不喷农药的有机稻。

  推广有机种植之初,种粮大户们有些想不通。村里请来农业科技专家赵亚夫现场上课,又带着大伙到浙江等地学习考察,弄明白一个道理:老农民也要“重新学种田”!zui终,蒋巷人试验出新办法:有机肥加入有益菌改良土壤和抑菌杀虫。

  “种上有机稻,虽然产量降了,但质量提升,价格也上去了,而且打理起来更省事,大家积极性就起来了。”村委会副主任王进明说,现在1亩地收入可达5000多元,比以前翻了一番多,至少为村集体增加200多万元收入。目前,蒋巷有机稻种植面积已达800亩。

  zui近,蒋巷村正在谋划,要把以前流转给16个种植大户的土地“转流”回村集体,由村级农场统一种植,以提高现代化、集约化、专业化程度。“建设现代化的乡村产业,不能光靠一两个‘能人’,也不能由村里一手包揽,必须让专业人做专业事。”常德盛说,进入新时代,乡村振兴要有新思路。

  蒋巷的另一个新思路是,引进社会力量共同开发乡村资源,“蒋巷书院”就是典型一例。“以前村里自建的民宿土里土气,游客兴趣不大。现在,我们引进专业人士投资管理,重新装修设计。”村旅游公司副总张卫清说。经过专业改造的精致民宿,自今年5月试营业后一直爆满,村里再也用不着为运营发愁。眼下,离中秋还有一段时间,28间民宿早已被预订一空。

  常德盛透露,眼下村里还要“干件大事”:投资2500万元建设一个医养结合的护理院,规划250个床位,发展养老产业,也是交给专业机构管理。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必须把提高乡村产业发展质量放在更加突出位置。”苏州大学马列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导方世南教授在蒋巷村调研认为,蒋巷村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集聚多种发展要素,并善于抢抓机遇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些做法值得借鉴推广。

  本报通讯员 盛 峥 徐瑞雅 王俊杰

  标签:蒋巷;乡村;迭代;发展;产业;常德盛;农业;村里;种植;一个

  即使放在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中,常熟市蒋巷村也是其中zui引人注目的一个村。村强、民富、人和、环境美,是这个小村的显著标签。“村里人舒服,城里人羡慕,外国人信服”,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蒋巷视察,对村子的发展成就称赞不已。今天的蒋巷,1200多亩土地生态种植连年高产,转制后的村办工厂平稳发展,三产旅游业异军突起,呈现出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喜人局面。

  徐州京城问计高质量发展 1300多亿元投资项目签约

  娄勤俭参加中俄地方领导人对话会并发言 充分发挥江苏诸多优势 务实推进中俄地方合作

  2023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

  2023第二届紫金网络评论大赛

  学习贯彻******江苏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精神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信箱:举报电线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苏ICP备07000608号

  国新网许可证3212006001号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1,B2-20110153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常熟西站蒋巷工业园区要拆迁吗

常熟西站蒋巷工业园区要拆迁吗

  二零二二年常熟这几个地方呢会拆迁,好好看一看啊。那蕞近呢,常熟二二年搬迁计划任务通知书啊,发布了两个重点的区域,还是比较值得关注的。头部呢是花溪片区,六到十七的搬迁,大概呢会涉及四百三十六户,那建筑面积整体是在十二点二万方。 那给大家呢,也整体画了一下拆迁的大概区域啊,大家可以看一看。那二一年的时候呢,花溪片区一到五期呢,已经完成了拆迁,拆迁的区域呢,位于花溪的西片区。那从之前的规...

《人民日报》之后苏州这个地方霸屏央视《晚间新闻》2分20秒

《人民日报》之后苏州这个地方霸屏央视《晚间新闻》2分20秒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人民日报》之后,苏州这个地方霸屏央视《晚间新闻》2分20秒   昨晚的央视《晚间新闻》都看了吗?苏州这个地方又足足霸屏了2分20秒!   没错啦 说的就是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央视为啥拿出版面为一个小小的苏州乡村点赞?一...

江苏常熟蒋巷村建设新农村见闻:强村富民促发展

江苏常熟蒋巷村建设新农村见闻:强村富民促发展

  新华社南京5月22日电(记者周晓农 刘羊旸)这里是乡村中的大花园,又是一个产金吐银之地。生态种养园中,地上果树、水里鱼蟹;工业园中,钢构件、轻质建材生产热火朝天。江苏省常熟市蒋巷村走出了一条全面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村民们的别墅楼,电话、宽带、有线电视、太阳能热水器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村民蒋玉玲在她家装修好的别墅楼里,高兴地对记者说:“我们村186户...

上海人即可到达这个“后花园”品美食赏美景!

上海人即可到达这个“后花园”品美食赏美景!

  大闸蟹、叫花鸡、沙家浜、虞山尚湖……从长宁出发,乘高铁30分钟就能享受如此多的美景与美食。这个距离上海约100公里的好地方,就是常熟。   在昆承湖风景区品味江南水乡风情;在平巷里花海风景区感受四季花开的浪漫;在南湖湿地公园欣赏生态之美;在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享受集文化、旅游、度假为一体的休闲之旅……这些美好体验在常熟便能“一网打尽”。...

小康百村行|常熟蒋巷村:从“样板村”到“网红村”老典型又有新追求

小康百村行|常熟蒋巷村:从“样板村”到“网红村”老典型又有新追求

  四月,是蒋巷村蕞有生机的时节:温暖的阳光洒在鳞次栉比的“小洋房”与干净的路面上,仿佛在发着光;同在阳光下的农民,正在千亩良田中忙碌着春耕备耕事宜;生态园内,工人们操纵着机械化设备为基础设施更新换代这样的蒋巷,早已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村”。   打好“生态牌”“老典型”的共同富裕路越走越宽   常熟市蒋巷村位于常熟、昆山、太仓三...

常熟蒋巷村:小康路上的田园牧歌

常熟蒋巷村:小康路上的田园牧歌

  洋房别墅成排,稻穗金黄饱满,江苏省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桂花飘香,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这里曾是有名的“洼地恶水”贫困村,如今已发展成全国文明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   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老人有养老金,孩子有奖学金,村里提供免费的老年公寓,还额外报销一定比例的医药费。蒋巷村的福利比大城市都好。   ...

蒋巷村:一个看得懂学得会的新农村

蒋巷村:一个看得懂学得会的新农村

  蒋巷村位于常熟、昆山和太仓三市交界处,有186户、760人。生态种养园、村民新家园、蒋巷工业园、农民蔬菜园和无公害粮油生产基地是这个村的基本格局。   蒋巷工业园。无工不富,仅靠单一的农业很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星罗棋布、村村点火的工业同样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用农业原始积累发展壮大起来的江苏常盛集团是蒋巷村的工业主体,去年的产值超过10亿元。近十年来,常盛集团已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