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培君:“三农”工作的“老百晓”奉献余热助力乡村振兴事业
常熟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常熟市政府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公室原主任黄培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zui艰巨zui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作为一名扎根“三农”战线的老同志,我将始终情系农业、农村、农民,为乡村全面振兴多献智、多助力,为建设农村美、农民富、农业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全国示范区奉献余热。
在留下村调研乡村振兴工作、在董浜镇与村书记们商讨强村富民基金相关事项如今,68岁的黄培君依然忙碌在“三农”工作diyi线年退居二线后,他便担任常熟市城乡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持工作的副主任,直至2018年底,并连续三届被聘为常熟市政府专家咨询团成员、市委党校智库专家、市政法委维稳办维稳评估专家库成员。基层干部群众在“三农”方面有啥疑难杂症找到他,他从不推辞,都耐心地释疑解答。他常说:“基层干部群众信任我,能为他们做点好事、办点实事,再难再烦也不悔。”正是因为这份热忱与专业,他被基层干部群众称为“三农”工作的“老百晓”。
“三农”工作是整个农村工作的重要基础,做好“三农”工作对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在常熟市城乡一体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的六年多时间里,黄培君每天早上7时30分就到办公室,接访群众和基层干部,共同探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为他们指点迷津。其间,他对常熟全市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转化、现代农业提升、职业农民培养教育、农村经营主体改革创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及完善提升,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其中,失地农民补偿安置的政策制定就离不开黄培君的努力。“一户中同时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怎么享受政策?”“失水渔民的安置补偿怎么认定?”“房屋建成的年代、装修的价值如何评估?”为了把这些问题研究透、把政策制定到位,黄培君深入调查研究,到周边乡村学习经验,跑遍了常熟大大小小的行政村。在黄培君的努力推动下,常熟全市规划开发示范小区42个,搬迁农户11516户,安置入住示范小区,建设示范小区安置房550万平方米,还完成和完善了全市农民住宅布点规划。
“失地农民补偿安置关乎百姓利益,面广量大,既要让老百姓满意,又要规划合理。”黄培君说,“现在,这些失地农民每个月都能拿到固定的退休金,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医保。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够参与并解决老百姓的许多问题,由衷地感到高兴。”
从2019年1月开始,黄培君担任常熟市“三会”(常熟市老区开发促进会、乡村振兴促进会、农村经济研究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今年又当选会长。他把“三会”工作搞得有声有色,在帮助相对薄弱村转化方面,已在18个村设立强村富民基金,筹款600多万元。强村富民基金不仅减少了村里的刚性支出,而且鼓励乡贤们回报社会,倡导了共同富裕,密切了村民之间的联系。“从联系到争取资金,整个过程都是由三会的老同志们去宣传发动的。”黄培君说,“今年我们准备再新建10个强村富民基金和10个相对薄弱村的增资,让更多农民享受到发展的果实。”
黄培君还围绕乡村振兴积极办好“三会”会刊《常熟老区》,每年围绕“农业现代化”“千村美居”等“三农”热点制定10到12个调研课题,为农业部门献计献策。在调研过程中,黄培君与“三会”的老同志们发现并解决了许多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用电电价的处理,应该按照农业用地收取电价,但原先实际上是按工业用地收取的,增加了合作社负担。在发现问题后,黄培君与老同志们及时将有关问题反映给了相关部门,并协调供电部门处理,为基层解决了实际困难。
对于“三农”事业,黄培君全身心投入,对于个人的得失,他却从不计较。黄培君说:“能够做好三农工作,助力乡村振兴,是我人生中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版权所有(C)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2023002088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姑苏晚报爆料电线 订报热线 新媒体广告 报纸广告转相关融媒中心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