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五所学校结为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东方网
整合长三角各地的高校资源,打破校与校之间的壁垒,通过高校团队跨地助推科研成果转化......这些设想将在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的五所高校中成为可能。
10月25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五所高校将积极推进高校科技园区间的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共建成果孵化和转化机制,输出更多科研成果。在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期间,这也是五所高校积极响应“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一次有益探索。
上海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总经理荆勇告诉记者,大学科技园集聚了高校、政府、企业、产业等各方资源,因此也成为高校间资源整合的jue佳平台。通过科技园联盟,长三角高校将打破校与校间的壁垒,加强人才、实验室、学科等融合。“各校间的科技转化项目互通,不仅能够将创业资源共享,还能够跨校解决在科技转化、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此外,联盟还将深入长三角各地,以具体需求为导向,加强各校学科之间的融合。”荆勇说。
据悉,长三角科技园联盟将积极推进高校科技园区间的合作,共建成果转化孵化器,联合开展行业高层次人才培训,共建技术经理人队伍等。未来,联盟将共同探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及机制体制的创新,开展以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的社会服务协作。
早在2015年,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就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该联盟是一个面向工程教育和相关行业产业的开放性组织,旨在对接国家全面实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协同创新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高等工程教育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2016年,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联盟扩展为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五所高校。
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在联盟成立仪式上谈道:“联盟的高校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有着各自优势、行业特色、典型做法和显著成就。希望通过今天的研讨,我们能进一步推进联盟高校更深入、更务实的合作,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输出更多科创成果,为引领和助力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上海理工大学通过科技镇长团、院士专家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生创业大赛等举措,与长三角各地政府、院校、企业的交流愈加频繁。据悉,从2010年起,上理工共派出29名教师赴苏州、启东、常熟等地乡镇,以挂职副镇长、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等方式,开展产学研对接和人才引进工作,并设立遍布长三角地区的29个技术转移工作站。下一步,上理工将继续与五所联盟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共建共享,开展有益的实践探索。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