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条赛道跑出“高新”速度
常熟高新区围绕“六美集大美、高新高质量”发展主线,壮大新产业,积蓄新动能,提升新能级
地区生产总值由2015年的301亿元增至2020年的461亿元,累计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98家,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上升57位,获批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十三五”时期,常熟高新区硕果累累。
展望“十四五”,围绕“六美集大美、高新高质量”发展主线,以数字经济和氢能源为两大重点主业,壮大新产业,积蓄新动能,提升新能级,常熟高新区铆足“牛”劲,斗志昂扬。
打响新时期开局“项目赛”,新兴产业拔节
自制精密模具,超薄卷料自动上料,800吨压机快速精密冲压,机器人自动送料到切边机“首条千万片产能金属极板产线diyi块单极板顺利产成!”今年3月28日,随着一阵欢呼,目前全球zui大的一条金属极板产线在常熟高新区投产。
该产线由上海治臻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投建,总投资2.6亿元,该公司主要从事车用氢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氢能是能源利用的新潮流。近年来,常熟高新区抢抓机遇,主动融入长三角“氢走廊”建设,一条集氢燃料电池创新研发、核心零部件制造、储氢加氢、检验检测、示范应用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已然成型。
今年1月,16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交付投运。新一批“氢公交”进行了整车升级,百公里氢耗5.5公斤,加满一次可续航400公里,相比diyi批氢耗降低20%左右。
以氢能源产业为代表,常熟高新区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变化,数字经济、健康医疗、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拔地而起。
位于常熟高新区的弘云科技(常熟)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互联网企业,今年年初,新项目顺利取得施工许可证。项目现场,几台挖掘机正在施工。未来,这里将引进1万多台高功率机柜,建成高标准数据中心。公司瞄准以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化转型为代表的数据驱动技术市场,为国内外大型科技集团及互联网企业提供数据储存、开发等服务。
当前,常熟高新区众多企业争相增资扩产,“踩足油门”冲刺“开门红、全年红”。今年,常熟高新区有常熟市级重点项目49个,总投资超300亿元。其中,一季度计划开工项目15个,总投资64.8亿元。
在项目开工、有效投入上求突破,常熟高新区全面提速抓报批、统筹要素抓保障,深化产业用地更新“双百”行动,加快推进老旧工业区(点)更新改造,加快盘活存量用地,高标准推进中日创新合作产业园、UWC+创新岛、中挪(北欧)创新产业园等面积超100万平方米的产业载体建设,努力形成载体建成、项目入驻的良性循环。
今年以来,常熟高新区经济运行呈现质效并举、持续向好态势,一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预计同比增长64%。
领航智改数转“培育赛”,驰骋数字新蓝海
走进海力达汽车系统(常熟)有限公司,仿佛置身于一个未来空间,数字化气息扑面而来。12条产线上所有的装配工序均由机器人完成,并配备自主研发的在线检测系统确保产品质量,理论上可24小时不间断运转。
海力达是一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各种自动变速箱控制系统。2019年以来,公司大力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通过使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管控集成平台等,实现了生产效率提升30%、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3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30%。2020年,海力达成长为常熟市亩均税收工业企业榜单diyi名。
“接下来,我们智能化改造的重点方向在自动化送料和自动收货环节,逐步把公司全域打造成一个整体的无人工厂。”公司IT主管鲍新程说。海力达是常熟高新区推进全区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2017年起,常熟高新区积极推动制造业从“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拓展,累计完成企业“智改数转”项目396个,“机器换人”4231台套,完成投资46.8亿元,获批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11家、苏州市级21家、常熟市级36家。
“未来我们要在每个细分行业打造1到2个标杆示范,让企业看到实际效果,真心实意想转型、快转型。同时,总结经验教训,帮助中小企业降低成本、少走弯路、加快步伐。”常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芮卫国说。
驰骋数字新蓝海,常熟高新区做优存量、做大增量,跑出加速度。今年初,位于常熟高新区的常熟国家大学科技园获评苏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园。近年来,园区累计引进数字经济相关企业超200家,初步形成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智能网联、金融科技、工业互联网五大产业集群,2020年园区数字经济产业产值超50亿元。
“常熟高新区要成为展示常熟综合实力的重要窗口,智能制造是zui精美的展品之一。”在日前召开的常熟高新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进大会上,“智改数转”的号角越发高亢。今年,常熟高新区聚焦“规定动作接得住、自选动作有创新”,新增机器人1500台套以上,完成项目建设150个,努力为常熟市提供“智改数转”高新样本。
打赢营商环境“服务赛”,提升企业获得感
日前,苏州羚控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将一面写着“情系企业,热情服务;鼎力相助,廉明高效”的锦旗,送到了常熟高新区管委会。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常熟高新区办事员一对一帮办代办,全程跟踪,遇到任何问题,都能在diyi时间给出回应并协助解决。”苏州羚控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段晓军说,公司智能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项目3月19日取得施工图审查合格书,3月25日就取得了施工许可证,仅用了6天时间。
不仅如此,常熟高新区积极为企业解决日常困难。今年3月26日16时30分,羚控地块突发地下冒水,场地上溢水严重。常熟高新区接到消息后,立即安排专人现场勘察,20时20分完成抢修,保证了3月28日公司新项目顺利奠基。
一步步提升办事效率,一次次优化办事流程,催生出贴心优质的“高新速度”。今年年初,同期办理的正力新能项目和智享生物科技(苏州)项目,从选址到zui终土地挂牌,分别仅用时7天和8天。
拿出“店小二”服务精神,在精准服务、优化环境上再争先,常熟高新区以“zui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打造全方位服务网络,做到一站式审批、全程式代办、跟踪式联系、保姆式服务。进一步完善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企业获得感。
常熟高新区还将继续加大人才招引与产业对接,做长人才链,构造“产才融合、以产引才”的人才招引模式;制定专项引才政策,高规格建设人才特区。同时,强化人才培养与企业对接,探索人才培育“1+X”模式,建立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机制,积蓄产业人才“后备军”和“储备库”。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美丽常熟”建设的起步之年。常熟市委常委、常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国表示,将坚持“精细极致、担当干事、争先进位、争当标杆”的工作导向,努力在“十四五”拔头筹、做表率,奋力展现“六美集大美、高新高质量”的现实模样。
版权所有(C)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2023002088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姑苏晚报爆料电线 订报热线 新媒体广告 报纸广告转相关融媒中心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