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积极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admin2年前 (2023-03-29)常熟产业信息108

  前不久,在成都市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表彰活动中,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简称:电子科大科技园)荣获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集体称号,电子科大资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郝钦伟被授予先进个人称号。

  近日,记者来到电子科大科技园,专访电子科大资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郝钦伟,揭秘电子科大科技园在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的探索和实践。

  电子科大资产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郝钦伟

  记者:郝书记,请简要介绍一下电子科大科技园。

  郝钦伟:电子科大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于2001年认定的首批22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科技园与成都市成华区、高新区、双流区、郫都区、温江区等地方政府合作,形成了“一园多区”的产业科技公园体系,拥有3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国家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是成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

  记者:在推动成都社会经济发展中,电子科大科技园有着什么样的功能定位?

  郝钦伟:电子科大科技园围绕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创新,开放,绿色,生态”为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发展导向,创新思维,需求导向,换位思维,目标导向,系统思维,结果导向,战略思维,以创新资源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开放协同发展为核心定位科技园“加速器、孵化器、助推器、充电器、服务器”功能,深度融合政产学研,创新要素集聚完备,创业生态活跃,已形成大学学科特色鲜明,产业科创人才集聚的产业科技公园体系,已成为赋能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集科技、教育、人才三位一体的科创高地。

  记者:电子科大科技园在建设发展中做出了哪些重要的探索?

  郝钦伟:我认为做好“四个服务”,当好“五个家”。

  一是服务好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

  科技园助推学校重大重点项目成果转化,服务学校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赋能学科建设。通过“院园融合”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动校地企产学研合作,助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二是服务好地方推进“科产人城”深度融合。

  打造科创成果转化策源地,发挥大学科技园创新资源和人才聚集优势,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打造产业创新策源地,汇集校友企业、导入创业领军企业,培育中小微创新企业,实现上下游资源贯通,左右岸产业齐备的产业链。

  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突出平台赋能,引进高层次人才,以创业带动就业。

  打造城市科创“网红地”,增强区域创新活力,汇聚教育、科技、人才形成科创生态公园。

  导入专家资源,壮大创业导师队伍,通过校园招聘、联合实习实训、双创思比齐品牌活动汇聚创新要素,产教融合联合培养双创人才。

  对接科技成果,开展“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生态活动。举行专家进园区、企业家进校园的“校企双进”成果对接活动。

  发挥技术引领,对接行业大中型企业,服务产业技术创新,促进学校与企业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联合实验室。

  协调政府人才公寓,打造高品质幼儿园,主动关心人才子女入学,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组织开展企业家沙龙、发展论坛、暑期学校、“互联网+”大赛等,组织学生实习实训,孵化学生创业团队。

  每年开展“9·8”双创导师节,增强创业导师荣誉感和成就感,增加了创业导师与园区企业的黏性。

  科技园在建设发展中,我们坚持做好“五个家”,即在载体建设和平台运营方面,当好“东家”;在服务园区企业方面,当好“管家”;在服务学校成果转化方面,当好“专家”;在服务人才创新创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当好“娘家”;在赋能产业逆向创新,辐射地方“飞地”孵化器建设方面,当好“婆家”。

  记者:在推动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电子科大科技园发挥着什么的价值和作用?

  郝钦伟:电子科大科技园始终坚持与成都市发展同频共振,大学因城市而盛,城市因大学而兴,一直努力做到“六个度”:

  一是赋能地方有广度。在成都成华区、高新区、双流区、郫都区、温江区分别建有科技园分园,赋能成都市在产业生态圈建设有成电身影。

  二是产教融合有深度。科技园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校地协同、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变城市发展的“旁观者”为参与产业功能生态圈的“局中人”,在区域创新与产业升级过程中有成电贡献。

  三是服务国家战略有高度。面向国家战略集聚科技领军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形成跨领域、大协作、高强度的创新态势,对破解关键技术难题有成电力量。

  四是高质量发展有力度。近年来先后与双流区、温江区、金牛区共建未来产业科技园,聚焦做大做强做优园区,聚焦培育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通信、工业软件等产业方向,在未来产业科技园建设有成电方案。

  五是服务成果产业化有梯度。科技园统筹协调,建立了从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到孵化器、加速器、产业科技园的全链条布局,针对创新创业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不同的发展载体和专业孵化资源。积极完善“成果投资+孵化+加速+产业化”服务全链条,协助创业企业高速成长,促进成果转化的成电模式。

  六是服务人才创业有温度。打造“引才+育才+暖才”人才服务模式。如打造“思比齐”、“思董会”、“9·8双创导师节”等双创活动品牌,开设“缤纷世界,冷静创业”创业冰粉角、创业咖啡空间,开展校企双进、就业招聘等活动,建设高品质幼儿园,开放校内资源服务创新创业人才做一个有温度的国家大学科技园,体现成电情怀。

  (四川经济网记者 鲍安华 文/图)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科学网-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招聘副院长公告

科学网-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招聘副院长公告

  地点:江苏发布时间:2023-09-06 14:00:50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招聘副院长公告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江苏产研院)成立于2013年12月,是江苏全面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全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标志性工程。2021年,以江苏产研院为基础,由国...

打造国内蕞具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基地江苏常熟如何发力?

打造国内蕞具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基地江苏常熟如何发力?

  集微网消息(文/春夏)1月11日,上海交通大学常熟新材料产业化联合研究基地正式签约。   (图片来源:常熟国家高新区微信公号)   据常州高新区官微介绍,该基地是落户常熟高新区新材料国际加速器的第二家专业性材料研究所,将打造中国蕞具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基地。   在签约仪式上还首批引进并签约3个项目,分...

先进制造业立市“江南福地”常熟的工业互联网之旅

先进制造业立市“江南福地”常熟的工业互联网之旅

  您现在的位置:天极网IT新闻业内快讯   【天极网IT新闻频道】“七溪流水皆通海,十里青山半入城”。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而得名的常熟,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也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   常熟不仅有江南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旅游业发达,更有“先进制造业立市”的另一面,带有苏州乃至江苏浓厚的制造业底色。   我们可以从一组数...

无锡高新区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业”合作发掘创新应用场景

无锡高新区推动“人工智能+制造业”合作发掘创新应用场景

  在全球智能制造浪潮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源之一之际,无锡高新区(新吴区)正式发布了《关于征集无锡高新区“人工智能+制造业”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的通知》。这一通知不仅标志着无锡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方面的决心,同时也是在响应《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具体措施。   无锡高新区是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之一...

喆塔科技携手国家级创新中心共建高性能集成电路数智化未来

喆塔科技携手国家级创新中心共建高性能集成电路数智化未来

  ——喆塔科技与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共建“高性能集成电路数智化联合工程中心”签约揭牌仪式圆满举行   近日,喆塔科技与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携手共建“高性能集成电路数智化联合工程中心”并举行签约揭牌仪式。出席此次活动的领导嘉宾包含: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等机构领导,此外,中鑫致道、...

常熟市: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不动摇建设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

常熟市: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不动摇建设更高品质的“江南福地”

  1月7日召开的常熟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公布,2021年,常熟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迈上2700亿元台阶,增长10%,增幅高于苏州平均,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县(市)头部方阵。2021年,常熟180个重点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工业投资连续三年位列苏州全市头部。   今后五年,常熟将坚持先进制造业立市不动摇,以产创融合为路径,发展更具动能、更具韧性的经济;以协同发展为引领,打造...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分园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分园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苏州分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区,工业园区仁爱路158号,面积约169.12亩。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深圳市 / 光明区观光路与二十三号路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