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园区到常熟新中心中新昆承湖园区正蓄势待发!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从世界园区到常熟新中心,中新昆承湖园区正蓄势待发!
打开世界版图,产业园区如奔腾翻滚的潮水,推动着全球经济澎湃发展,于是,一场发展大潮激荡开来。
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是世界十大著名高科技工业园之一,也是德国zui为突出的鼓励高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园区。园区现拥有数百家电子工业公司,宝马、安联保险公司等品牌总部坐落于此。是德国一流工程技术的重要依托,也是德国慕尼黑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世界公认的“慕尼黑新地标”。
一个世纪之前,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湾区还是一片果园。硅谷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并以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成长为IBM和苹果公司、谷歌总部、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聚集地,一跃成为世界zui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以不到全国1%的人口创造美国5%的GDP。
新加坡裕廊工业区zui初为海滨的荒芜之地,是亚洲zui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世界著名的“花园工业镇”,新加坡政府上世纪60年代起步发展临港经济,重点培育石化、修造船、工程机械、物流等主导产业。建设成全国zui大的大宗货物集散港,国际性海港,全球炼油中心,世界性造船厂,7000多家企业汇聚于此,以10%的国土面积,创造新加坡超20%的GDP。
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美国硅谷、新加坡裕廊工业区……当我们谈及这些世界园区的时候,zui直观的概念便是一个个产业特色鲜明、科技气息浓厚、多功能叠加融合的高新产业王国。它们代表着城市发展的中心,也助推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改变着世界的经济社会格局。
当新一轮全球竞争蓄势待发,科技兴国、人才强国,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共识。当我们将视线拉回国内,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两国首次合作旗舰项目,借鉴新加坡园区经验,创新、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28年锐意进取,实现了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化配置资源”的华丽蝶变,以苏州3%的面积,创造了全市约15%的GDP和规上工业总产值、16%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的进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1994年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作为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合作项目,以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为蓝本的苏州工业园区,就此开始绘制未来蓝图。位于苏州东部的工业园区,从创建初就承担着改革开放“窗口”和“试验田”的功能。
从一片荒芜之地,到如今高楼林立,园区之于苏州的意义,正如浦东之于上海的意义。它用10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用15年实现了“四个超千亿”,用22年跃居国家级经开区diyi。
截止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经开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评实现六连冠,园区生物医药综合竞争力全国TOP1,五个单项排名中产业、人才、技术竞争力均位居全国TOP1;获批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功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坐拥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集群,坐享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东南大学苏州校区等33所中外知名院校,依托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苏州纳米城等创新载体,引入超4000家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集齐信达生物、同程艺龙、苏大维格、康宁杰瑞、华为、思必驰等31家上市企业,更坐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15家“国家队”科研院所,华为、微软苏州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比肩世界的智造高地。(数据来源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在园区这片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热土之上,截止目前,已经引育国内重大人才工程专家219名,其中创业类约占全国的7%,省双创人才(团队)333名,累计招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约6万人,园区不断做大“招财引智”的朋友圈,并打造成为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强磁场。(数据来源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城市因业而建,因业而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特色产业和资源要素的集聚。每一座产业园区对高端资源、高精尖人才都具有极大的吸附力,从而促进产业升级,为区域的发展拓宽更多的可能性,成为助推城市跨越式成长的强大引擎。
聚焦1200平方公里的常熟,同样也需要一座比肩世界级的园区作为名片和引擎,而中新昆承湖园区正在以磅礴之势,被打造成为常熟未来的世界窗口。近日苏州市委常委会会议上,官方定调常熟城市向南发展。以昆承湖为中心,高水平规划建设中新昆承湖园区,作为未来城市新中心,这里必将成长为苏州极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区域之一,昆承湖园区蓄势待发!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