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从世界园区到常熟新中心中新昆承湖园区正蓄势待发!

admin2年前 (2022-11-12)常熟产业信息98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从世界园区到常熟新中心,中新昆承湖园区正蓄势待发!

  打开世界版图,产业园区如奔腾翻滚的潮水,推动着全球经济澎湃发展,于是,一场发展大潮激荡开来。

  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是世界十大著名高科技工业园之一,也是德国zui为突出的鼓励高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园区。园区现拥有数百家电子工业公司,宝马、安联保险公司等品牌总部坐落于此。是德国一流工程技术的重要依托,也是德国慕尼黑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更是世界公认的“慕尼黑新地标”。

  一个世纪之前,加利福尼亚的旧金山湾区还是一片果园。硅谷是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微电子技术高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并以有雄厚科研力量的美国一流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大学为依托,以高技术的中小公司群为基础,成长为IBM和苹果公司、谷歌总部、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聚集地,一跃成为世界zui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区,以不到全国1%的人口创造美国5%的GDP。

  新加坡裕廊工业区zui初为海滨的荒芜之地,是亚洲zui早成立的开发区之一,世界著名的“花园工业镇”,新加坡政府上世纪60年代起步发展临港经济,重点培育石化、修造船、工程机械、物流等主导产业。建设成全国zui大的大宗货物集散港,国际性海港,全球炼油中心,世界性造船厂,7000多家企业汇聚于此,以10%的国土面积,创造新加坡超20%的GDP。

  德国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美国硅谷、新加坡裕廊工业区……当我们谈及这些世界园区的时候,zui直观的概念便是一个个产业特色鲜明、科技气息浓厚、多功能叠加融合的高新产业王国。它们代表着城市发展的中心,也助推着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改变着世界的经济社会格局。

  当新一轮全球竞争蓄势待发,科技兴国、人才强国,已经成为国家和社会的共识。当我们将视线拉回国内,苏州工业园区作为中新两国首次合作旗舰项目,借鉴新加坡园区经验,创新、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28年锐意进取,实现了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化配置资源”的华丽蝶变,以苏州3%的面积,创造了全市约15%的GDP和规上工业总产值、16%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的进出口总额。(数据来源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1994年2月26日,中新两国政府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作为中国和新加坡政府合作项目,以新加坡裕廊工业园区为蓝本的苏州工业园区,就此开始绘制未来蓝图。位于苏州东部的工业园区,从创建初就承担着改革开放“窗口”和“试验田”的功能。

  从一片荒芜之地,到如今高楼林立,园区之于苏州的意义,正如浦东之于上海的意义。它用10年再造了一个新苏州,用15年实现了“四个超千亿”,用22年跃居国家级经开区diyi。

  截止2021年,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经开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评实现六连冠,园区生物医药综合竞争力全国TOP1,五个单项排名中产业、人才、技术竞争力均位居全国TOP1;获批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成功跻身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坐拥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三大产业集群,坐享苏州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东南大学苏州校区等33所中外知名院校,依托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苏州纳米城等创新载体,引入超4000家领先的高新技术企业,集齐信达生物、同程艺龙、苏大维格、康宁杰瑞、华为、思必驰等31家上市企业,更坐拥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等15家“国家队”科研院所,华为、微软苏州研发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成为比肩世界的智造高地。(数据来源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在园区这片开放包容的创新创业热土之上,截止目前,已经引育国内重大人才工程专家219名,其中创业类约占全国的7%,省双创人才(团队)333名,累计招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约6万人,园区不断做大“招财引智”的朋友圈,并打造成为高层次人才聚集的强磁场。(数据来源于:苏州工业园区发布)

  城市因业而建,因业而兴,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特色产业和资源要素的集聚。每一座产业园区对高端资源、高精尖人才都具有极大的吸附力,从而促进产业升级,为区域的发展拓宽更多的可能性,成为助推城市跨越式成长的强大引擎。

  聚焦1200平方公里的常熟,同样也需要一座比肩世界级的园区作为名片和引擎,而中新昆承湖园区正在以磅礴之势,被打造成为常熟未来的世界窗口。近日苏州市委常委会会议上,官方定调常熟城市向南发展。以昆承湖为中心,高水平规划建设中新昆承湖园区,作为未来城市新中心,这里必将成长为苏州极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区域之一,昆承湖园区蓄势待发!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尚湖园区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尚湖园区

  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尚湖园区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苏州市常熟市翁庄路与342省道交叉口北50米,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本报告将帮助政府产业园区规划、开发及运营商准确了解产业园...

江苏常熟:打造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

江苏常熟:打造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

  近日,江苏省常熟市启用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江苏省人社厅,苏州市、常熟市人社等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85家合作企业负责人,烟台城市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等46家高校负责人参加了启用仪式。   “实训中心是一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常熟市现代产业技能实训中心董事长吴加富介绍,实训中心围绕产业需求...

常熟铁片区松下产业园欢迎您丨2024松下产业园-楼盘详情-价格-面积-户型

常熟铁片区松下产业园欢迎您丨2024松下产业园-楼盘详情-价格-面积-户型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常熟铁片区松下产业园欢迎您丨2024松下产业园-楼盘详情-价格-面积-户型   【常熟城铁片区松下产业园-楼盘简介-项目信息-项目亮点-周边配套-项目优势-户型图-样板间-总结】   位于常熟城铁片区的松下产业园,占地1...

产业载体分析:中南高科·常熟现代智造产业园苏州常熟董浜

产业载体分析:中南高科·常熟现代智造产业园苏州常熟董浜

  项目地处苏州常熟南北交通核心位置,是长三角一体化东进桥头堡。坐落于常熟经开区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内,是常熟市千亿级产业——汽车及零配件产业确定发展的专业功能区,所在区域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常熟市经开区重点规划的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内,总规划占地面积80余亩,建筑面积8.2万平方米,首期规划占地60亩。   · 项目定位...

常熟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介绍课件

常熟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介绍课件

  常熟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介绍课件.ppt   常熟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介绍课件.ppt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CHANGSHU 投资优势 近城优势 高新技术产业园 ◆ 高新园紧邻城区,从园区任何一 点至市区只需 8 分钟 车程。 生活、商贸、餐饮、文化娱乐、教 育等各项社会配套功能完善。 国家 5...

常熟市光伏产业园-园区聚焦-光伏产业观察网-光伏行业的领先资讯网光伏产业观察的官方网站

常熟市光伏产业园-园区聚焦-光伏产业观察网-光伏行业的领先资讯网光伏产业观察的官方网站

  近年来,辛庄依托光伏龙头阿特斯,重点布局于其配套企业,相继引进了包括国内蕞大的EVA生产企业福斯特和国内蕞大的层压机生产企业奥瑞特等在内的一大批知名光伏配套企业,迄今为止,已有超过30家国内著名光伏行业上下游企业落户园区,形成了以阿特斯为龙头,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产业链不断丰富、相互配套不断完善的光伏高新技术产业集群。2010 年,整个园区实现销售收入80亿元,在同类园区中处于领先地...

常熟中新昆承湖园区获商务部点名支持

常熟中新昆承湖园区获商务部点名支持

  11月7日,商务部发布了《支持苏州工业园区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的若干措施》,锚定园区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其中,关于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节点,商务部支持推进中新昆承湖园区等合作项目建设,这意味着中新昆承湖园区与苏州工业园区的紧密合作与发展潜力得到了商务部的认可和大力支持,对园区的未来发展将是一个重大利好。   中新昆承湖园区是常熟市政府与中新集团合作开发的项目...

全国首个老龄智能科技产业园建立 选址江苏常熟

全国首个老龄智能科技产业园建立 选址江苏常熟

  日前,全国老龄办在江苏常熟正式建立全国首个老龄智能科技产业园——华龄智能科技产业园,以探索智能化养老模式,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据了解,全国华龄智能科技产业园由老年创意园、体验功能区、老龄智能科技产品生产基地、智能化养老实验基地等组成,集产品研发、生产、交易、展示、培训等功能于一体,旨在探索把信息科技产品融入养老服务,推动养老服务方式的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