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专业“上新”让毕业生更适用实用好用

admin3年前 (2022-11-08)常熟产业信息92

  1027日,江苏省常熟市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内,一台台无人驾驶的收割机正在园区技术人员的远程操作下进行收获作业。“同学们看,运用智慧农场管理模式,在农作物的耕、种、管、收各个环节都开展了基于物联网、无人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精准种植作业。未来,同学们发挥所学,可以让农业更智慧……”扬州大学农学院校外科创导师、园区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文青正在向同学进行课程讲解。这里也是为扬州大学农学院今年新增的智慧农业专业学生们开设的专业课堂。

  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工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新学期开学两个月,江苏不少高校今年“上新”一批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着力探索如何培养适用、实用、好用的创新型人才。

  今年,东南大学首次开设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实验班,成为全国首个启动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大类招生的高校。作为实验班首批录取的863人之一,2022级新生陈林表示,自己从小生长在内蒙古草原,对大自然有着很深的依恋。在他看来,想要实现碳中和这一大目标,就需要在各领域培养一批复合型专业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不是孤立的一个方面,而应该呼吁更多专业的加入。”东南大学教务处处长殷国栋介绍,此次开设的“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大类招生主要涉及5个学院11个专业,旨在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学科领域交叉复合、实践创新能力突出的新工科领军人才。大二分流后,学生们将进入各专业,学习碳中和相关的新能源技术、碳减排与碳负排技术、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先进能量转换技术与低碳建筑能源供应技术等专业方向课程。“面向国家重大战略,我们的落脚点在于培养领军人才,而这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不断探索创新路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建筑能够让居住者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南京林业大学新增的木结构建筑与材料专业呼应了“绿色建筑”发展战略对木结构建筑与材料人才的迫切需求。

  “这一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木结构建筑材料、设计和施工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木结构建筑以及建筑木制品等领域从事设计、生产、施工、经营、管理和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和研究应用型的复合人才。”专业负责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阙泽利告诉记者,发展绿色建筑是中国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主要路径。

  今年7月,来自河南的闫国鑫被河海大学新开设的智慧水利专业录取,他的分数超过了近三年河海大学传统王牌专业的分数线。“我很看好智慧水利这个领域,新专业其实也是社会和行业发展的体现。” 闫国鑫说,“很多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至今仍然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传承古人的智慧,将水利建设与互联网相融合,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使命,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对新时代青年寄予殷切期盼。我自当投身其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智慧水利及智能减灾研究所所长王媛告诉记者,智慧水利专业是全国首批设置的水利类交叉复合型专业,这也是河海大学深化新工科改革,推动传统优势专业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阶段性成果。针对当前水利行业人才专业背景和基础较为单一的问题,河海大学提出“水利+人工智能”培养模式,解决水文预报、水资源配置、水利工程BIM设计、智能建造、智能调度、智能监测等方面的复杂问题。

  今年,扬州大学农学院新增的智慧农业专业招生火爆。“原本一个班招生计划30人左右,zui后因为报考的人数众多,扩招到40人。”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杨泽峰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我们恰逢其时,更应顺势前行,培养出更多顺应时代发展的‘新农人’。在培养方案上,学校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内容纳入专业课,并给学生更多实习机会。同时结合学校新成立的智慧农业研究院的平台优势,为学生提供专业认知、科技创新、实习实训等锻炼。”

  10月12日,南京艺术学院和南京邮电大学联合共建的“元宇宙艺术与设计研究院”成立。“‘元宇宙’时代的来临,6G通信网络应用和社会形态‘虚实共生’双重属性必将催生出新的艺术形式和创作内容,我们希望推动交叉学科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以及产业服务。”南邮科技处副处长戴修斌表示。

  除了在专业设置上紧扣国家战略,不少高校的新专业在人才培养上也下足了功夫,与社会需求接轨。

  针对我国目前应急管理专业人才数量不足、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短缺现状,南京工业大学今年新增的10个专业中,有5个专业聚焦应急管理领域,加上此前开设的安全工程和消防工程两大专业,目前学校已实现7个应急管理类专业的全覆盖。“国家正鼓励各地建设应急管理专业院校和应急管理职业学院,因此我很看好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南京工业大学应急管理专业2022级新生陈秋羽说。

  “应急管理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专业培养涉及公共安全、矿山、建筑、施工、消防、机械与电气、化工等多领域。”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刘睿介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随着我国应急管理机制的完善,应急管理专业亟需从单纯的事后应急发展成为包含灾害减除、准备、应对和恢复的全面研究。

  金陵科技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新开设的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专业,重在“嵌入式培养”。“我们的专业有一半都是实践课程。我们将会比其他同学更早进入企业、工厂实践。更多的企业负责人将走进我们的课堂。”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专业新生杜玉杰告诉记者。

  “‘嵌入式培养’是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一所应用型大学,学校已与多家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金陵科技学院智能科学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杨忠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我们此前也对长三角区域物联网产业及行业需求进行了调研,学校将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聚焦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突出产学研合作,力争培养出‘金工匠’。”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谢诗涵 郑焱 叶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美制造下半场冲突,这次势必拉中国入场,2个马前卒却被做空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常熟高新区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集群

常熟高新区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集群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这是我国首个氢能产业中长期规划。   常熟高新区紧扣规划,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双向融合”,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领域正形成龙头带动、配套完善、集群发展的高质量产业格局。   日本丰田、美国AP、德国大陆集团康迪泰克、国家能源集团等一批国内外氢能头...

周勤第会见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蔡簦合

周勤第会见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蔡簦合

  4月15日,市委书记周勤第会见新加坡驻上海总领事蔡簦合、新加坡驻上海政务领事孙依蕊。市委副书记、市长秦猛参加会见。   周勤第对蔡簦合一行来访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常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中新昆承湖园区建设情况。他说,苏州工业园区是中新两国政府合作的旗舰项目,今年迎来了30岁生日。中新昆承湖园区是中新合作的又一项目,当前园区建设、招商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希望双方能以...

常熟高新区:建设零碳智慧园区实现绿色持续发展

常熟高新区:建设零碳智慧园区实现绿色持续发展

  近年来,常熟高新区根据绿色发展五年行动方案,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生态、绿色产业、绿色技术“三绿融合”发展,以昆承湖为生态基底、以氢能源为产业核心、以新型研发机构为技术源头,持续完善绿色发展工作保障体系,探索具有常熟特色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路径。在重大项目招引、重大载体建设方面,突出绿色低碳发展主题,不断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城市功能。   日前,常熟高新区与西门...

国家级榜单常熟9个

国家级榜单常熟9个

  01 常熟市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域面积2.1万亩,涉及中泾、翻身、永红等5个行政村。自2015年成立以来,产业园着力构建以“高效低碳、绿色生态、都市休闲”为特色的都市生态农业产业园。园区目前已经形成了花卉栽培、种苗繁育、特色果品、优质稻米四大特色产业,入驻各类农业企业20多家,培育打造“天狼月季”、“勤川大米”、“恒洋澳龙”等多个农业特色品牌。...

江苏苏州:立足常熟辐射周边深化合作实现共赢

江苏苏州:立足常熟辐射周边深化合作实现共赢

  苏州常熟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三角经济中心带,紧邻上海、苏州、无锡等大中城市,是中国的县域经济百强县。这里是创业者的天堂,营商环境一流;这里拥有常熟科创园、常熟溪橙科技产业园等众多园区;这里有坚实的产业基础,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光电信息、节能环保、汽车等领域配套成熟。   近年来,常熟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沪苏同城化”战略机遇,积极推动“沪虞”协同创新,同频共振。...

凝心聚力学本领经济发展启新篇——常熟市举办新经济新产业专题研讨班

凝心聚力学本领经济发展启新篇——常熟市举办新经济新产业专题研讨班

  8月11日,由市工信局、市统计局联合主办的常熟市干部教育主体班次常熟市新经济新产业专题研讨班圆满结业。   (一)学理论“充电续航”能力再提升   本次活动邀请苏州市统计局、苏州工业园区相关领导,南京理工大学知名教授及安永中国、雅博西尼医疗公司优秀企业家,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开展专题授课、案例教学,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助力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能力水...

常熟⇌苏州工业园区架起“双湖联姻”桥梁!

常熟⇌苏州工业园区架起“双湖联姻”桥梁!

  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与常熟市人民政府   中新集团签署中新昆承湖园区商务总协议,   开启了两地全面深化合作的新篇章,   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沈觅,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林小明,苏州市人大常委会苏州工业园区工委主任张永清等苏州工业园区领导,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

苏南首个!常熟建成全国绿色化工园区

苏南首个!常熟建成全国绿色化工园区

  日前,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绿色化工园区”认定专家评审会在常熟召开。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认定,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成功入选国家级绿色化工园区名录,成为苏南首个国家级绿色化工园区。   江苏高科技氟化学工业园(江苏常熟新材料产业园)还是省内首个化工行业省级生态工业园区,曾连续9年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对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