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非凡十年·我们家这十年|一位“钢三代”在新旧动能转换大潮中的个体蝶变:从高炉皮带工到科创园区运营者

admin2年前 (2022-10-24)常熟产业信息108

  时代发展与个人命运息息相关。非凡十年中,经济发展持续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如火如荼,在时代大潮中,变化的不仅仅是国家的实力、城市的面貌、经济的肌理,还有一个个在时代洪流中奋斗着的个体。

  从小在济钢厂区长大的李宏伟,34岁之前怎么也没有想到,爷爷与父母工作了一辈子的济钢,到了他这一代,有一天会走上无钢之路。

  企业的jue处逢生、凤凰涅槃之下,个体也在奋斗中持续前行。

  对于“钢三代”李宏伟而言,这十年,是家国巨变的十年,更是个人命运巨变的十年。

  李宏伟曾经工作过的济钢老厂区 济南时报新黄河客户端记者王汗冰 摄

  从“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西装革履

  10月17日8:30,在济钢创智谷办公楼前,一身灰色西装的李宏伟正在通过电话与同事沟通工作。每个周一,都是他们zui为忙碌的一天。

  等待的间隙,新黄河记者从创智谷办公楼前往东望去,已经关停的原济钢3200立方米高炉映入眼帘。挂断电话,李宏伟指着远处的高炉说:“2009年,济钢新上了这个3200立方米高炉,面向社会招工,当时我就是为服务这个高炉进入的济钢。”

  看着高炉,李宏伟的思绪不禁回到了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

  2009年,在济钢运输部工作了30多年的李宏伟的父亲退休。大学毕业在外工作了4年的李宏伟,“子承父业”,顺利考入济钢,成为一名高炉皮带工,在距离3200立方米高炉数百米远、高38米的高炉料槽上为高炉运送烧结矿、球团和焦炭。

  这个工种并非简单地操作电脑确保高炉不断料,还需处理倾洒的燃料,可以说是一份体力活儿。每天穿着干净工作服上班,下班时衣服已经脏了。

  “工作环境比较脏,可以说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虽然工作很累,但我从小在这片土地长大,对这里充满了感情。爷爷和父母也都曾是济钢员工,都希望我也能在济钢工作,回到这片土壤我感觉很踏实。”李宏伟说。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7年。2016年,李宏伟竞聘到原济钢炼铁厂党政办公室,成为一名专职宣传员。当时的济钢炼铁厂鼎盛时人员达到5000多人。

  令李宏伟和所有济钢员工没有料到的是,2017年,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国家去产能政策、促进钢铁产业转型升级,济钢钢铁主业关停。当年,59岁的济钢从6月29日到7月31日,33天安全关停650万吨产能、平稳分流近2万名职工,创造了国内钢铁行业关停规模zui大、安置人数zui多、安置期zui短的纪录。

  当济钢员工将一个个设备断电关停时,李宏伟则用手中的相机,跟拍了所有的环节,将这一历史时刻记录了下来。他一直拍到凌晨1点左右,直至所有流程结束。

  直到如今,走进已经变身公园的老厂区,李宏伟仍会触景生情:“我眼里浮现的依然是往日火热的生产场景。”

  10月17日,当走到3200立方米高炉下时,李宏伟抬头看着高炉说:“主业关停时,这座高炉才生产了6个年头,正是生产的黄金时间,但在历史大势面前,不得不关停,我们也不得不作出改变。”

  事实证明,在波谷让改变发生,那么,下一个波峰不会远。

  高炉皮带工时期的李宏伟为减速机测温 受访者供图

  “摸石头过河”成长为科创园区运营者

  钢铁主业关停后,济钢40岁以下的青年职工达6000多人,李宏伟就是其中一员。当时,济钢成立“创智谷”用来做“双创”,同时接纳原有职工的创业项目。李宏伟和20名同事应聘到济钢创智谷科技服务分公司,从事创业项目孵化。

  不过,当时很火的“孵化器”“众创空间”,对于从钢铁生产线转型而来的李宏伟和同事而言,完全是个陌生领域,可谓一头雾水。“难就难在,到底这个事怎么干?我们该如何帮助创业者?没有经验可循。”李宏伟告诉新黄河记者,对此,他们采取走出去、引进来、广结缘的方式去破题。

  “我们去了很多地方学习,先后前往杭钢集团、中国宝武集团等企业取经,到省内外十余个园区、基地进行交流学习。”李宏伟说,通过反复交流学习,他们确定了创智谷成为“济钢转型发展的动力源”“区域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赋能中心”的目标。

  与此同时,他们邀请双创大赛的导师到创智谷讲课,通过学习了解双创园区到底做哪些工作、中国双创水平如何、创智谷要瞄准什么方向努力等。

  就这样,一边摸索一边干。5年间,在政府与企业的“双向奔赴”中,李宏伟与同事将创智谷的服务面积从zui初的2000平方米拓展到一栋楼;2020年,他们将济钢3个老园区打通兴建了占地70亩的“工北21号”科创综合体园区。空间的不断拓展,恰恰是良好发展态势的体现。

  对于这5年间创智谷的进步,李宏伟记得清清楚楚。截至目前,创智谷对接的项目已达800余家,入孵企业从zui初的11个增长至2018年底的56家、2019年的98家、2020年的146家,直到目前的170多家,其中,济钢职工创业项目已达55个。这些入孵企业目前年产值已达5亿元,带动社会就业500余人。

  谈到这些,李宏伟脸上洋溢着笑容。“如今的工北21号科创综合体园区,已成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现场教学点,蹚出了一条国企转型发展之路,打造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科创驱动的产城融合的样板园区,这让我们引以为傲。在周边环境提升之际,焕然一新的科创园与周边环境更相宜,我们在与这个时代共进步。”李宏伟说。

  如今,历经5年转型发展的济钢,重回中国企业500强。作为济钢职工,李宏伟的个人成长与济钢的发展可谓同频共振。他已从zui初的高炉皮带工,成长为济钢四新产业发展(山东)有限公司党群管理部主任。

  李宏伟说:“当我还是一名皮带工时,我曾幻想,有一天自己也能成为一名管理者。这几年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给了我更多成长机会,我曾经的梦想已经成线年新旧动能转换历程,“这段时间真的很难,一路打拼,有哭有笑有成长。”

  李宏伟至今记得,当成为创智谷员工后,diyi次穿上单位发的西装,他的妻子笑着说:“不错嘛,你也扮上了。”

  工装变化的背后,是职业路线的变化,是企业发展方式之变。在这些变化之下,李宏伟的家庭也在悄然变化。

  “在济钢工作的10多年间,我娶妻生子,家庭美满幸福,父母都是济钢的退休职工,能够享受良好的医疗保障。孩子像我小时候一样,在济钢周边接受良好教育。我家也从zui初4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搬到了现在130多平方米的大居室。”李宏伟说,10多年间,济钢周边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济钢原厂区关停后,现在变成了森林公园,闲暇之余成为他们休闲娱乐的好地方,更加宜居。

  “济钢炉火虽熄,但是我们心火不灭,能够沿承父辈的足迹,持续奋斗,家庭兴旺,支撑企业发展,是我这代济钢人zui朴素的想法。”李宏伟说。

  原标题:非凡十年·我们家这十年|一位“钢三代”在新旧动能转换大潮中的个体蝶变:从高炉皮带工到科创园区运营者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苏州工业园区:“四敢”园区进位全国高新第四

苏州工业园区:“四敢”园区进位全国高新第四

  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国家高新区承担的重要使命。新十年,国家高新区谋划“高”“新”两篇文章,竞相赶超、拔节生长,苏州工业园区成长为“标杆”之一。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落实“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重大任务之际,苏州工业园区奋勇争先、再创佳绩。近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对全国169个国家高新区的蕞新一轮评价结果,苏州工业园区综...

科技园区常熟高新区:激发科创澎湃动力

科技园区常熟高新区:激发科创澎湃动力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科技园区 常熟高新区:激发科创澎湃动力   灵动琴川、活力东南。作为常熟市经济发展的主阵地、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近年来,常熟高新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激发企业和人才创新活力,奋力建设创新驱动...

优质科技资源下沉产业一线

优质科技资源下沉产业一线

  中小企业遇到技术难点去哪儿找专家求助?优质科技资源下沉到产业一线“科创中国”年度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发布了《“科创中国”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据了解,为推动科技资源聚合优化,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中国科协于2020年启动“科创中国”服务行动,遴选首批26个“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园区),以企业提需求、学会送服务、科协搭平台、地方汇资源的方式,...

【科创江苏】常熟市举办创新方法培训班

【科创江苏】常熟市举办创新方法培训班

  9月23-25日,常熟市科学技术协会、江苏省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联合举办常熟市创新方法培训班。   本次培训特邀沈阳药科大学支壮志教授进行授课,常熟市7支企业团队共20余人参加培训,支教授从系统工具、矛盾冲突、物场模型等多个方面对团队选题进行了深度打磨,以创新的工程实例展示了创新方法指导技术创新的路径及其逻辑性和实用性,指导团队将创新理论导入生产中解决实际技术难题...

江苏常熟:“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科创实践

江苏常熟:“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科创实践

  近年来,江苏省常熟市强化以数字化赋能“全市一盘棋”科技服务集成与创新,打破信息壁垒,促进信息共享共用,构建起“数据化、网格化、专业化”工作模式,充分发挥“1+12”效果,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质量。   为 进一步推动部门数据资源归集共享,常熟市科技局成立局网络安全及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由专人负责开展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发布上传工作,定期更新包括 集合信贷信息、省科...

苏州一个月新增上市企业7家科创属性是蕞鲜明印记

苏州一个月新增上市企业7家科创属性是蕞鲜明印记

  这个7月是苏州企业加速冲刺资本市场的一个月,从7月5日至7月24日,新增上市企业7家,与上半年苏州新增上市企业总数持平,一个月赶上了前六个月的总量。在新增提速的同时,细看这7家苏州新增上市企业会发现,科技创新特色依然是蕞鲜明的印记。   在这7家企业中,有5家在创业板上市、1家在科创板上市、1家在港交所上市。从板块分布看,7家企业分别来自常熟市...

常熟市人大常委会集体调研常熟高新区氢能产业发展情况

常熟市人大常委会集体调研常熟高新区氢能产业发展情况

  常熟市人大常委会集体调研常熟高新区氢能产业发展情况   2022-05-11 10:07:14   氢能在工业、交通、储能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5月10日下午,常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国带领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一行来常熟高新区调研,实地考察部分氢能企业、项目,听取高新区氢能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

科创园区|一周精彩回顾(7月26日-30日)

科创园区|一周精彩回顾(7月26日-30日)

  “广聚英才 共建津城” ——校友会空港华明公益招聘双选会暨东丽空港分部人才发展沙龙成功举办   苏州小样青年社区(相城)助力相城区2021年(第十二届)阳澄湖创客大赛工业互联网行业赛   第六届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厦门小样青年社区执行总经理傅伟林获聘双创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