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1再+1又有高端科创载体落户常熟…

admin3年前 (2022-07-14)常熟产业信息131

  +1 再+1,又有高端科创载体落户常熟…

  【发布单位:常熟市科技局】【信息时间:2022-06-28 9:07 阅读次数:】【字号】【打印】【关闭】

  今天(6月21日),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在常熟会议中心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激光产业联盟秘书长、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陈长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激光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院长周军,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徐剑秋教授等来自相关院校、联盟、协会的专家、教授出席仪式。

  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顾万勇,苏州产研院副院长许博,常熟市委常委、副市长万晓军,副市长、科技镇长团团长李汉中,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科协、科技镇长团、尚湖镇等相关部门和企业家及业界代表参加会议。

  常熟市委常委、副市长万晓军致欢迎辞

  他希望,研究所能够以‘光’为媒,发挥好链接大院大所与地方产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研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发掘新应用,推动激光产业领域zui前沿的研究成果在常熟落地开花。作为属地政府,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拿出zui丰厚的政策、提供zui优质的服务,诚待四海企业、礼遇八方贤才,真诚欢迎每一个有情怀的科学家、有梦想的创业者。

  尚湖镇党委书记金晓推介常熟(尚湖)激光产业园

  尚湖镇交通区位优越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产业配套优质齐全、创新动力优异持续、营商条件优厚舒心,是良渚文化和锡剧发源地之一,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发展百强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镇、中国货架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江苏省文明镇等称号。近年来,尚湖镇按照常熟市委“创新美业”战略部署,围绕激光、人工智能、新材料三个领域开展布局,与上海、深圳、武汉等多家激光企业开展对接合作。希望以光为媒、以光会友、以光聚才,开辟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焊接牢更坚实的产业基础。

  ▲徐剑秋教授介绍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的建设情况

  ▲范滇元院士、苏州产研院许博副院长为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揭牌

  ▲深圳大学二维材料光电科技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常熟(尚湖)激光产业园合作签约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激光产业联盟与常熟科技局、常熟市科协、尚湖镇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

  ▲长三角G60科技走廊激光产业联盟陈长军秘书长致辞

  ▲激光产业园入驻产业项目代表、苏州嘉强自动化OLE方案总监陆高华介绍项目情况

  范滇元院士:激光在智能制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国制造2025》中的重要环节,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研究所建设要抢抓这一机遇,一方面要有自身独创,做出自己的特色和特长;另一方面要以需求为导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苏州市、常熟市对研究所的建设给予了重大支持,相信激光产业在常熟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苏州市科技局顾万勇副局长表示:激光制造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工业发展“倍增器”,常熟先行一步,打造一园(激光产业园)一所(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聚焦激光在航天、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行业的应用,已经走在了苏州、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苏州科技局、苏州产研院将为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衷心希望研究所能够聚焦高功率和智能化两大领域,加快关键技术研发,集聚高层次海外人才,孵化高科技产业化项目和科技企业,早日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发动机”。

  仪式由市政府副市长、科技镇长团团长李汉中主持。

  会后,常熟市委副书记、市长秦猛会见了出席会议的专家、企业家及业界代表。

  苏州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由常熟市人民政府、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徐剑秋博士团队三方共建,是常熟市探索“政府+团队+企业”创新合作模式以来,引进的又一家研究机构。研究所以“技术创新、知识共享、聚焦主业、协同发展”为宗旨,在激光智能制造行业领域,聚焦高功率和智能化两大主题,围绕高功率激光制造技术及其生产线、高功率激光器及核心器件、图像识别和信息处理技术三大研究方向开展高功率激光制造设备、加工工艺、核心器件和技术服务等业务,建设成为具有公共服务能力的激光制造技术平台,引领地域内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集聚,研究所的成立,将在产业孵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为激光产业赋能聚力。

  近年来,常熟在产创融合重点领域,探索企业主导、政府引导、产学研协同的发展新模式,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推动县域科创载体创新发展,探索“政府+团队+企业”的创新合作模式,聚焦打造集资源引进、技术研发、产业引领和人才集聚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合平台。

  今朝“激”流勇进,他日山色湖“光”。让我们执“光”而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消费主张]江苏常熟:全国蕞大的羽绒服产业带

消费主张]江苏常熟:全国蕞大的羽绒服产业带

  我已阅读并同意《央视网网络服务使用协议》   请阅读并勾选同意《央视网网络服务使用协议》   迷雾重重 高铁上行窃的贼究竟是谁?   抗炎饮食 真的可以缓解过敏吗?   走进泉州探索千年古城的传统文化   一道传承上百年的名菜 也可以即食了   探索安第斯山脉蕞引人注目的动物...

打造尚湖科创高地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项目签约

打造尚湖科创高地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项目签约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打造尚湖科创高地,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项目签约   昨天举行的2022年常熟金秋经贸洽谈会(尚湖镇专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瑞煜华&上海交大产业和创新联合体项目代表与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葛昊旻签约。   此项目...

古里镇两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古里镇两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

  日前,古里镇举行医疗器械、智能制造两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此次集中签约的项目共有13个,以医疗器械和智能制造产业为主,计划总投资12.3亿元人民币。(2019-11-15《常广新闻●晚高峰》播出)(如需转载请获得授权,并注明来自《常广新闻》)   日前,在梅李镇师桥村发生惊险一幕。一位老人不慎失足坠入河中,危急关头,热心村民黄惠宗伸出了援手。请听融媒记者黄骎的报...

经开区抓抗疫抓经济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794亿元

经开区抓抗疫抓经济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794亿元

  受疫情影响,常熟外出交流洽谈的步伐受阻,但常熟抓招商、促投资的热情没有变,求合作、谋发展的决心没有变!4月28日下午,常熟市重点项目“云签约”活动在市融媒体中心(小蛮腰)5G云客厅举行。总投资151.4亿元的一批优质项目以“云”为媒、以“网”为桥签约落户常熟。其中经开区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79.4亿元。市委书记周勤第,市委副书记、市长秦猛出席活动。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王建国...

【常熟高新区】世界500强贺利氏集团新项目签约落户常熟高新区

【常熟高新区】世界500强贺利氏集团新项目签约落户常熟高新区

  12月16日,贺利氏集团金属陶瓷基板项目落户常熟高新区视频签约仪式举行。项目总投资1600万欧元,达产后年产值超3亿元。   贺利氏集团是一家全球化的家族投资企业,创建于1660年,总部位于德国黑森州法兰克福以东的哈瑙市,2022年在世界500强中排名第408位。集团业务涵盖环保、电子、健康和工业应用等领域,在贵金属、齿科、传感器、石英玻璃及特种光源的市场及技术方...

2023常熟市金秋经贸洽谈会举行签约项目总投资877亿元

2023常熟市金秋经贸洽谈会举行签约项目总投资877亿元

  11月3日,“常来常熟共创未来”2023常熟市金秋经贸洽谈会举行,嘉宾企业共聚一堂、共商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签约项目总投资877.46亿元。   常熟坚持以实业为基,孕育产业集群的“枝繁叶茂”。当前,常熟正以牵头苏州汽车、新能源、声学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建设为着力点,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加速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产业体系。其中,汽车...

总投资12亿元!又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落户常熟!

总投资12亿元!又一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落户常熟!

  近日,科森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举行。市委书记周勤第出席并见证签约落户,市委常委、常熟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史红亮出席活动。   由英利达高新科技发展(苏州)有限公司投资设立。项目总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197亩,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电池防护系统及精密结构件的生产、销售。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额达20亿元以上,年税收达1亿元以上。  ...

常熟牵手相城推进苏州市域一体化

常熟牵手相城推进苏州市域一体化

  苏州市副市长施嘉泓, 相城区委书记沈志栋,相城区委副书记、区长张伟,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常熟市委副书记、市长秦猛出席签约仪式。   双方将坚持“交通先行、优势互补、聚焦重点、长期合作”的原则,紧抓市内全域一体化发展契机,提升省、市级重大项目服务能级,完善县、镇级跨区域路网体系,探索城市运营治理新模式,推动两地铁路、轨交、道路、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