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常熟产业信息 > 正文内容

1再+1又有高端科创载体落户常熟…

admin3年前 (2022-07-14)常熟产业信息137

  +1 再+1,又有高端科创载体落户常熟…

  【发布单位:常熟市科技局】【信息时间:2022-06-28 9:07 阅读次数:】【字号】【打印】【关闭】

  今天(6月21日),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成立揭牌仪式在常熟会议中心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激光产业联盟秘书长、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苏州大学教授陈长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激光产业联盟副理事长、江苏省激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南京先进激光技术研究院院长周军,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徐剑秋教授等来自相关院校、联盟、协会的专家、教授出席仪式。

  苏州市科技局副局长顾万勇,苏州产研院副院长许博,常熟市委常委、副市长万晓军,副市长、科技镇长团团长李汉中,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科协、科技镇长团、尚湖镇等相关部门和企业家及业界代表参加会议。

  常熟市委常委、副市长万晓军致欢迎辞

  他希望,研究所能够以‘光’为媒,发挥好链接大院大所与地方产业的桥梁纽带作用,不断研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发掘新应用,推动激光产业领域蕞前沿的研究成果在常熟落地开花。作为属地政府,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地拿出蕞丰厚的政策、提供蕞优质的服务,诚待四海企业、礼遇八方贤才,真诚欢迎每一个有情怀的科学家、有梦想的创业者。

  尚湖镇党委书记金晓推介常熟(尚湖)激光产业园

  尚湖镇交通区位优越便利、生态环境优美宜居、产业配套优质齐全、创新动力优异持续、营商条件优厚舒心,是良渚文化和锡剧发源地之一,先后荣获全国科学发展百强镇、国家卫生镇、国家生态镇、中国货架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江苏省文明镇等称号。近年来,尚湖镇按照常熟市委“创新美业”战略部署,围绕激光、人工智能、新材料三个领域开展布局,与上海、深圳、武汉等多家激光企业开展对接合作。希望以光为媒、以光会友、以光聚才,开辟出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焊接牢更坚实的产业基础。

  ▲徐剑秋教授介绍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的建设情况

  ▲范滇元院士、苏州产研院许博副院长为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揭牌

  ▲深圳大学二维材料光电科技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与常熟(尚湖)激光产业园合作签约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激光产业联盟与常熟科技局、常熟市科协、尚湖镇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

  ▲长三角G60科技走廊激光产业联盟陈长军秘书长致辞

  ▲激光产业园入驻产业项目代表、苏州嘉强自动化OLE方案总监陆高华介绍项目情况

  范滇元院士:激光在智能制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国制造2025》中的重要环节,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研究所建设要抢抓这一机遇,一方面要有自身独创,做出自己的特色和特长;另一方面要以需求为导向,服务国家重大需求。苏州市、常熟市对研究所的建设给予了重大支持,相信激光产业在常熟会取得更好的发展。

  苏州市科技局顾万勇副局长表示:激光制造是信息技术和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工业发展“倍增器”,常熟先行一步,打造一园(激光产业园)一所(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聚焦激光在航天、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行业的应用,已经走在了苏州、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苏州科技局、苏州产研院将为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衷心希望研究所能够聚焦高功率和智能化两大领域,加快关键技术研发,集聚高层次海外人才,孵化高科技产业化项目和科技企业,早日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发动机”。

  仪式由市政府副市长、科技镇长团团长李汉中主持。

  会后,常熟市委副书记、市长秦猛会见了出席会议的专家、企业家及业界代表。

  苏州产业技术研究院高强激光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由常熟市人民政府、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及徐剑秋博士团队三方共建,是常熟市探索“政府+团队+企业”创新合作模式以来,引进的又一家研究机构。研究所以“技术创新、知识共享、聚焦主业、协同发展”为宗旨,在激光智能制造行业领域,聚焦高功率和智能化两大主题,围绕高功率激光制造技术及其生产线、高功率激光器及核心器件、图像识别和信息处理技术三大研究方向开展高功率激光制造设备、加工工艺、核心器件和技术服务等业务,建设成为具有公共服务能力的激光制造技术平台,引领地域内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集聚,研究所的成立,将在产业孵化、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为激光产业赋能聚力。

  近年来,常熟在产创融合重点领域,探索企业主导、政府引导、产学研协同的发展新模式,集聚高端创新要素,推动县域科创载体创新发展,探索“政府+团队+企业”的创新合作模式,聚焦打造集资源引进、技术研发、产业引领和人才集聚等功能于一体的融合平台。

  今朝“激”流勇进,他日山色湖“光”。让我们执“光”而行,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打造区域产业发展新标杆——启迪之星(常熟)生命健康加速器项目在海虞签约

打造区域产业发展新标杆——启迪之星(常熟)生命健康加速器项目在海虞签约

  【发布单位:常熟市海虞镇】【信息时间:2021-01-27 14:25 阅读次数:   1月13日,启迪之星(常熟)生命健康加速器项目签约在海虞镇举行,标志着常熟生物医药及健康产业发展迈向新征程。   该项目启动后,将利用启迪之星遍布全国的孵化网络,把创新模式、资源、人才、技术引入常熟,重点围绕生命健康产业,打造高端产业链,在积极培育新动能的同时...

总投资70亿长城新能源及智能化项目落户江苏常熟

总投资70亿长城新能源及智能化项目落户江苏常熟

  9 月 7 日,长城与常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简称 常熟市经开区 )就智能座舱、氢燃料电池、智能网联等签署系列核心零部件项目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包括:诺博汽车系统有限公司常熟智能座舱项目、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氢燃料电池基地项目、长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智能网联产业基地项目,项目累计总投资 70 亿元。   具体来看,此次诺博汽车将建设集研发、生产和品牌运营为一体...

常熟董浜镇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7个项目落户总投资158亿

常熟董浜镇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7个项目落户总投资158亿

  苏报讯(驻常熟记者 袁鼎)近日,常熟董浜镇举行汽车轻量化新材料产业对接交流暨项目集中签约。海鑫新能源车电子连接件生产项目、盖兹汽车车标及轮毂加装件生产项目、通优新材料车用防火阻燃新材料研发及生产项目等7个项目总投资达15.8亿元。   近年来,董浜镇大力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发展,目前辖区已聚集汽车零部件企业近30家,产品涵盖了车用冲压件、高档模具、车用内饰件、...

【科技镇长团在行动】广结“团”缘拓渠道科技招商结硕果

【科技镇长团在行动】广结“团”缘拓渠道科技招商结硕果

  常熟金秋经贸洽谈会(尚湖镇专场)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本次集中签约活动,共签约产业园项目、创新项目、人才项目、产业项目等亿元。其中,苏州瑞煜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交大产业和创新联合体项目,由常熟市科技镇长团引荐至尚湖镇,成为科技镇长团为地方对接优质创新资源、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又一重要新证。   常熟市金秋经贸洽谈会(尚湖专场)签约仪式现场   科技...

科学城事 从产业聚集到产业升级你不了解的常熟产业大爆发即将到来!

科学城事 从产业聚集到产业升级你不了解的常熟产业大爆发即将到来!

  原标题:科学城事 从产业聚集到产业升级,你不了解的常熟产业大爆发即将到来!   企业产业的升级或调整、居住人口逐渐增多......高新区工业区的形象正在逐步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承担常熟城市副中心功能的“活力CBD”。区域的进化中,产业升级是蕞为重要的环境,其发展态势已成为一城关注焦点。   而正在踏步前进的高新区为何近年来能发展如此迅速?201...

我行成立江苏首家“服务新市民创新网点”

我行成立江苏首家“服务新市民创新网点”

  6月17日,我行与常熟市新市民事务中心党建共建签约暨“服务新市民创新网点”揭牌仪式在我行小康支行举行。常熟市东南街道领导吴勇,新市民事务中心领导吴伟、沈午、平江,我行领导庄广强、薛文、陈稔、陆鼎昌及相关部门、机构负责人参加仪式。   吴伟主任指出,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是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希望双方依托党建共建,...

新闻动态--中集产城

新闻动态--中集产城

  高品质建设新起点,为扬州经济发展注入新动...   3月10日上午, “峯聚江广 鼎划未来——中集江广中心首批封顶庆典暨‘双招双引’招商发布会” 在扬州中集江广中心盛大举行。本次封顶楼栋包括江广融合新地标龙川之窗在内的T3-T7号楼、商业P7-P8号楼,共计7幢约8.8万平方米,标志着中集江...   新闻详情   中集产城20...

现场签约总额42723亿元常熟精英创业联盟大会顺利举行

现场签约总额42723亿元常熟精英创业联盟大会顺利举行

  (原标题:常熟举行精英创业联盟大会,现场签约总额427.23亿元)   今天(6月12日),2021常熟精英创业联盟大会举行。两院院士翁宇庆、范滇元、李颉,招商局集团原董事长李建红等在外常熟籍经济、科技、金融、文体旅等领域专家学者和各界精英代表260余人出席大会,共叙友情、共话发展,为常熟新一轮发展献智献力,助力“美丽常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