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炼“内功”蓄积创新源动力苏州加快推进科技招商工作
科技招商,“疫”刻不停步。作为相城区60余家离岸孵化器之一,苏州相城(北京)产业创新中心围绕相城区“3+7”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今年4月在京举行“飞地”招商,来自永鑫方舟、英华资本等10余家机构的投资人连线,精准对接,并就项目产品、服务、市场规模、商业模式和融资需求进行交流并提出意见建议。
近年来,苏州坚持把科技招商作为推动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的重要抓手,多措并举,加强科技招商工作系统化、专业化、多样化、品牌化建设。科技招商工作总体呈现出引资总量持续增长、结构积极向好、项目建设速度加快、投资环境不断改善的良好态势。
增强要素吸引力,推动“科技+产业”模式
今年1至4月,苏州高新区新引进创新型企业327家,引进高质量科技项目98个,落地了理想汽车碳化硅芯片、离娄科技总部、镜仁堂科技等30余个重点科技项目
苏州高新区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成立区属一级国企产业招商中心公司、科技招商中心公司,实行企业化运作,开展专业化、市场化招商。去年以来,苏州高新区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创新集群方向,陆续成立了集成电路、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专业化国资公司。各板块也在加快推进科技招商部门或公司,建立专业科技招商队伍,形成了“中心+产业公司+板块”高效联动的招商架构;创新招投联动机制,以雄厚的金融资本激发科技招商活力。苏州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设立了100亿元医疗器械产业母基金、1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母基金,以及总规模20亿元的科创天使投资基金,为科技招商提供有力支撑。
苏州紧紧围绕前沿科技领域和产业发展实际,加快推动“科技+产业”融合的科技招商模式。去年,苏州工业园区新引进科技招商项目1251个,主要集中在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领域;苏州高新区新引进创新型企业1215家、高质量科技项目418个,主要围绕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大数据和高端制造等领域;张家港将科技招商作为全市“一号工程”加速推进,去年完成科技招商项目523个,主要聚焦冶金新材料、新能源和智能装备等领域;常熟聚焦声学、智能制造、新一代通信技术等领域,新增科技招商项目236个,总投资8.61亿元。
布局载体平台,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科技招商中心的同志详细又专业地给我介绍了太仓的创业环境、对科技人才项目的各项扶持政策,还帮助联系了考察。”从diyi次到太仓考察,了解政策、对接资本,到项目完成签约、公司注册落地,来自云南省中科院系统的朱义鑫博士只用了3天时间。
朱博士从事心脑血管疾病药物方面的研究已有15年,找到了很有潜力的候选药物。新药项目投入巨大,项目早期急需天使投资。考察太仓市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当天下午,产业园就安排朱博士和三位天使投资人对接,会谈简单高效,“太仓便捷高效的办事效率着实令我感动。”朱博士说。
科技招商不仅是对资本的招商,更是对创新要素的招商,其核心是强化对人才、信息、项目、资金、创新条件、政策、服务等创新要素和资源的吸引。在建强队伍方面,苏州各地通过市场化招引,组建了专业化科技招商队伍,配备了专职人员,同时大力开展各类培训,提升科技招商人员素质。
好项目要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苏州坚持科技招商全周期服务,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原则,主动对接企业和人才需求,当好创新生态的“护林员”和主动服务的“店小二”。吴中区始终坚持把科技政策大礼包指导及解读等系统服务工程做实、做足、做好,让企业家和科学家知悉政策、读懂政策、用好政策;坚持常态化走访,摸排存量科技企业的技术需求和战略发展导向,持续主动向区内科技企业导入科技创新生态资源,做到撬动存量、缔造增量。
吴中区筑巢引凤搭平台,加快布局完善创新载体建设,抢抓环太湖科创圈、吴淞江科创带建设机遇,今年以来,依托“云洽谈”“云签约”等云招商手段,积极推进科技招商工作。4月底,吴中区成功签约5个大院大所项目,先后引进苏州医用生物材料与再生医学研究所、苏州数字医疗健康研究所和苏州工业大数据研究所为代表的一批数字经济、数字医疗项目。吴江区综合运用“建、购、腾、租”方式,推进解决科技项目落地载体问题,鼓励社会各类主体和社会资本参与孵化器建设,打造创新创业孵化先锋区。
当下,区域科技创新竞争日益激烈,科技招商难度越来越大。纵观国内科技招商成效显著的产业园区,品牌化建设是赢得未来发展的关键。
作为全市科技招商工作的先行军、典范,苏州工业园区早在2006年就成立了全国首家科技招商中心,扎口推动科技招商工作。园区深耕生物医药十余年,科技招商实现了从招募引进到人才项目“慕名而来”的良性转变;聚焦强链补链,先后引进培育了康宁杰瑞、纳维科技、思必驰等一批标杆企业,聚集了中科院纳米所、医科院系统所等平台型研发机构。近三年,园区新增科技项目3153个,年均增速超23%。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纳米项目等三大重点产业项目2552个,占比达80%。
苏州工业园区坚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完善资金链、优化服务链,已探索形成了精准化、创新化、协同化等“六个化”科技招商工作机制。苏州市科技部门梳理总结园区先进经验,今年3月印发相关通知,向全市推广。
据介绍,我市各板块均已成立涵盖科技招商职能的相关部门。包括苏州工业园区在内,已有5个板块成立县级市(区)层面的科技招商部门,乡镇(街道)层面均设有专门的科技招商部门。
当前,我市加快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科技招商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牢牢把握住科技创新工作的主动权,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通过成立一个科技招商联盟,打造一个科技招商云平台,推动N个创新集群数字化、特色化发展,加快构建“1+1+N”的全市科技招商工作体系,以“一盘棋”的大格局推进全市科技招商工作发展。(苏报记者 张晓亮/文 图片由苏州市科技局提供)
版权所有(C)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苏ICP备12032443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010571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518
姑苏晚报爆料电线 订报热线 新媒体广告 报纸广告转相关融媒中心
中小学作文投稿:苏州日报《沧浪》副刊投稿: 苏州日报小说版投稿:szrbsiaoshuo#163.com 姑苏晚报《怡园》副刊投稿:chuxinsz#126.com
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举报邮箱:jubao#subaonet.com本网举报电线新闻行风监督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