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高质量融入“一体化”全方位对接上海“溢出效应”
中新网上海新闻7月10日电 素有“江南福地”美誉的常熟目前雄踞全国百强县diyi方阵,是GDPzui先突破2000亿元的四个县级市之一,又是全国为数不多的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省级开发区的县级市,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日前表示,抢抓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契机,常熟要在布局上先人一拍、快人一步,要全方位对接,zui大限度承接上海等核心城市“溢出效应”。
2019常熟市(上海)营商环境推介会9日在沪举行,超过350位客商出席本次交流会,与当地政府、沪上境内外投资界精英互话合作,共谋发展。推介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常熟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在数字经济、智能制造、车联网、政务服务等领域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外,24个制造业、数字科技、城市经济产业的高质量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
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处长孙华强,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常熟市长焦亚飞,常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杨崇华,常熟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韩卫兵等领导出席,华为云中国区总裁洪方明,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CEO王斌在会上发言。
今年6月19日,苏州市2019年二季度重点项目现场推进会在常熟举行。当天,常熟集中开竣工项目76个,涵盖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汽车零部件、生态环保等领域。今年,常熟将组织4次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推进总投资近1000亿元的229个项目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毗邻上海,因“土壤膏沃,岁无水旱之灾”而得名的常熟,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素有“江南福地”的美誉,以文化兴盛、经济富庶、山水优美闻名。连年雄踞全国百强县diyi方阵,是GDPzui先突破2000亿元的四个县级市之一。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24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210亿元,人均GDP超过3.3万美元,综合实力一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前四位。
常熟产业链条完整,拥有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纺织服装三大千亿级产业,总产值占比超过全市工业产值的一半。常熟产业载体完备,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省级开发区的县级市,并拥有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常熟港、常熟综合保税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和常熟科创园。常熟民营经济发达,开放型经济领先,累计注册资本超过2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70亿美元,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常熟也是一座宜居宜业的“休闲雅城”,沙家浜、芦苇荡是江南风情的记忆,恬静与雅致是常熟市民的生活方式。归心尚湖,放怀虞山,“山湖同城”是常熟城市的魅力,虞山尚湖与古城新城浑然一体,浸透着江南韵味,凝结着世代匠心。常熟城市“青山入廓、三湖簇拥”的自然形态得天独厚,城市三大湖面积相当于5个杭州西湖,山与湖相映成辉、水与城融为一体,构成了城市绿色三角湿地生态圈,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4%。城市内累计建成260多公里的生态步道,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驿站,是座名副其实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面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机遇,常熟精心布局“四园两城”,“四园”,是指氢能源汽车产业园、人工智能产业园、中日创新合作产业园、昆承湖金融科技产业园;而“数字科技新城”“服装城”构成了“两城”。打造“四园两城”,并非“另起炉灶”。常熟人用开阔视野,在现有基础上顺势而为,生长出一番“新风景”。
风景秀丽的昆承湖畔,一座科创新城飞速崛起,不仅有着全国首个设立在县级市的大学科技园,更是云集世界联合学院常熟分校等知名学府。利用丰厚的教育资源,常熟挥毫泼墨,尽书豪情,发力氢能源汽车、数字科技、人工智能、科技金融等先导产业。与此同时,利用已落户的丰田汽车研发中心,延伸汽车产业链,已吸引国内外4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
当下,数字经济正成为带动经济发展高质量的核心力量,常熟现有数字科技企业206家,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按照“产城融合”定位,围绕“数字产业、数字生活”两个方面,布局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科技产业资源,集聚数据存储基础设施、航空航天数字资源、常熟“数字门牌”和政府数据等核心资源,华为、万国数据、易华录等著名企业正在落户中,推动数字科技在高铁新城深度融合发展。
“云裳小镇”前身是莫城工业园,在对老厂房改造后,就地建起了优秀服装设计师集聚创业的江南时尚创意产业园、解决中小微物流企业上下游难题的产业互联网集聚区和设有智能生产线的智敏智能综合体等新平台;打造氢能源汽车产业园,充分发挥丰田研发、重塑科技等企业带动作用,加大关键技术招引力度,近期目标是建设氢燃料电池整车生产基地,先期开工建设2座加氢站,打造氢能示范专线,推进氢能示范城市建设,中期目标是实现具有影响力的整车企业量产,产业规模突破百亿,远期目标是培育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城市;打造臻迪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园,将发挥臻迪科技先行示范效应,引进一批行业旗舰项目,形成原创成果集中、研发营销集聚的人工智能策源地。同时,打造昆承湖金融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硬科技、数字应用产业,积极引进科技+金融项目,注重制度创新,打造金融科技产业新高地,做大做强城市经济。
从1994年diyi家世界500强日资企业夏普公司落户常熟以来,已有200多家日资企业落户常熟投资兴业,总投资额近70亿美元,当前常熟正在规划建设中日创新合作产业园,重点布局发展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打造日本企业在华新能源及智能汽车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和人工智能示范区,建成江苏省内zui大的日资企业集聚地。
如果说“四园两城”精准勾勒出“产业繁华图”,那四个“半小时”通道则描绘出一条别致的风景线。常熟正加速建设现代交通体系,形成对接上海、苏州主城区、无锡硕放机场,以及内部板块到常熟主城区的半小时交通圈,从而提升交通运输服务能级,吸纳和集聚更多优质资源。
常熟正积极深化与上海重点园区合作,探索“一区多园”“飞地开发”运营模式,打造若干个沪常合作的“区中园、园中园”,加快融入上海“半小时经济圈”。积极承接上海数字科技溢出效应,加强创新资源、高端要素对接,在融入一体化中拓展发展空间,在推动一体化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完)
版权声明:本文由常熟厂房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